作者:路汐
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01
最近,看台剧《茉莉的最后一天》,里面有一幕让人很心痛。
16岁的林茉莉跳楼自杀,而离世前最后一句话竟是:反正也没人爱我,可悲又可怜的林茉莉,再见。
从小到大,妈妈对她都十分严格,要她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可即使茉莉很拼命去学习,达到母亲的要求,依然换来的只有妈妈的否定:“要不是我逼你,你以为你可以考第一名啊?别太得意,小心下次就掉下去”。
林茉莉认为自己短短的16年里,几乎没有感受过母亲的爱。
等她考的不好时,妈妈不会安慰她,只有失望,还用冷漠的语气责怪她“哭?你还好意思哭?”
妈妈的一切行为,都让她觉得自己不够好,妈妈才不会爱她。
因为妈妈常常给她的否定,让她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妈妈的要求,所以只能选择去死。
很多人不以为然。
就连心理学家都说:当孩子缺少自我认同感,就没有了内在的动力,对自我要求也会降低,失去把握人生的方向。
确实,父母一次次的否定会让孩子越来越看不上自己,失去对自己的认同,更会没有勇气奋发向前,甚至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
02
得不到父母赞许的孩子,无法产生自我认同感
前段时间刷微博时,看过一个令人心酸的新闻。
南京一个13岁的男孩天天,因为成绩不理想被父亲责备,而爸爸又总拿自己和别的孩子相比,于是,男孩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了。
被民警找到时,天天诉说自己的“伤心事”,“爸爸觉得我这不行那不行,还经常拿我和别人家孩子比,他不喜欢我,我就走。”
天天临走前还不忘贴心为爸爸留便条:“亲爱的爸爸,你不用找我了。以后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你不该有我这样的儿子,再见了爸爸。”
短短几句话,写尽了孩子的心酸和失望。
孩子离家出走,不仅仅是因为父母的责备,更重要的是父母经常拿别人家孩子比较,让孩子的内心极度不安全。
其实,不止是这位男孩遭受父母的不认可,有很多父母习惯否定孩子,让孩子失去了信心,活在无法认同自我的痛苦中。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拥有他人的赏识。
别看孩子年纪小,不会表达,但他们的内心是很敏感的。
每个孩子都在期待被父母、被大人真正的“看见”,只有拥有大人的认同,他们才能认同自己。
一个没得到过父母认可的孩子,他们不会觉得父母有什么不对,只会认为是自己不好。
当孩子将归因内化,便会瓦解了自我信念体系,丧失了自我认同感。
也就失去了勇往直前的底气和力量,彷徨无助,只能被动地受制于人。
03
孩子能够认同自我,是他前进的动力
心理学表明:
一个孩子的自信,是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对自我的认同。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只有持续的自信、认同自我才能看见自己的闪光点和价值。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少年马飞因为成绩差,被校主任劝退。为了能让马飞继续留在学校,爸爸马皓文和校主任立了赌约,要让马飞从倒数考到年纪前十名。
妈妈不仅不相信,还在领孩子回家的路上,当众羞辱:“还年级前十名,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长了那年纪前十名的脸吗?”
听到妈妈的辱骂,马飞一句话也没有,沮丧地躲在了另一边。
回家后,马飞还闷闷不乐地跟对爸爸说:“绝对不可能,我不可能是年级前十名,爸爸,我不想给你丢脸,但我真的好蠢,你会被我蠢哭的。”
看到孩子对自己的不认同,开始自暴自弃,马皓文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称赞他,引导他,给他自信的力量。
正是爸爸对马飞的认可,让马飞重拾自信,开始努力学习。
最后,马飞不但实现了由学渣到学霸的华丽逆袭,而且还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陪孩子终身成长》一书中所说:
当孩子在与父母相处过程中,被塑造出正确行为时,他的自我评价会越来越高,也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能自控的人。
正确的教育是唤醒,而不是改造。
其实,每个孩子的未来,都藏在父母的嘴里。
你越是贬低孩子,孩子就越不自信,就算孩子原本有潜力,最后也会被骂得只剩下卑微和无力。
只有你鼓励、赞赏孩子的时候,才能唤醒孩子心中的自我认同感,他才会向你期待中的方向前进。
可如果孩子不具备自我认同感,就无法自律,人生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04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作家三毛曾写道:我一生的遗憾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
没有人天生就带有自我认同感,孩子对自己的高认同来自于后天的积累和父母的肯定。
我们终其一生培养孩子,最应该做的事是让他拥有自信,能够认同自己。
父母能给孩子快乐,他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1.鼓励,让孩子有前进的动力
傅首尔对孩子的教育就非常棒,是父母们的好榜样。
在节目中她辅导儿子写作业时,不仅不会全程围观陪同,也没有严格要求,还会各种“彩虹屁”,夸儿子“写字有进步”、“这字写得不错,果然是我的儿子。”
在她的夸奖和鼓励下,儿子表现非常好,很快就完成了作业。
傅首尔不仅能够鼓励儿子,还用自己的夸夸教育感染着别的孩子。
在《亲爱的小课桌》里,别人都对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头疼,而傅首尔辅导作业时,凭借“夸夸教育法”很快就俘获了孩子们的心。
一向写作业拖拉的孩子们完成效率立马变高,脸上都挂上了自信的笑容。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孩子被鼓励后,会用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
2.肯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杨迪在《青春环游记》节目里,跪谢自己的父母,感恩他们一路对自己的支持和肯定。
在成长的路上,不论亲戚怎么指责他“好高骛远”“不懂事”,父母都给予他肯定。
是父母的认可和支持让他变得自信,认同自己,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杨迪终于成功了,成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天底下,谁都可以质疑、否认孩子,但父母最不该。
因为父母的肯定是孩子首先看重的,也是最看重的。就算他人都否定孩子,只要有父母的肯定在,孩子内心就有一种定力给自己好的认同。
父母给孩子的那份好评和鼓励,让他有了力量,去形成属于自己的认同感。
就像《麦兜的故事》里说的一样:
“全世界的人不爱你,我都只爱你;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都只信你;我爱你爱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脚趾头里。”
愿所有的孩子在父母爱与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认可自己,自信自律自强,一往无前。
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
喜欢别忘了将我们设为星标
并在文章右下角点“在看”喔
这样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情商好文了
感恩支持
期待与您的每一次相遇
点击在看,很快与你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