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一种具有顽强且巨大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主宰孩子的一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孩子脚踏实地的向着目标奋力前行,不偏离轨道,能给他带来享受生活的乐趣与成功时的自豪。
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对于帮助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家长帮助、引导孩子培养良好习惯。
01
在全民提倡阅读的时代,特别是现在新一代的父母,大多有文化有知识的妈妈、爸爸们都希望孩子从小都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深知阅读带给孩子终生的好处。
但不是所有的小朋友生来都喜欢读书,比起游戏和户外活动,安静地坐下来阅读对于不少孩子来说似乎是件十分无聊的事情。
前阵子,琪琪在绘本馆遇到这样一位妈妈: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她每天都坚持带孩子到绘本馆看书,还制定了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目标:一周读完十本绘本。
平均下来,每晚也就两本左右,不算多。结果却不如人意,就算来了绘本馆,大多数就是看上两三页就放回去拿另一本书,如此反复好几次,根本无法做到安静的看完一本书。
于是我建议她先尝试一个小小的策略。
策略很简单,就是把之前的目标改成:每天在绘本馆呆足五分钟后允许孩子自由玩耍。
孩子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十分欢快的就立马答应下来。
第二天,孩子破天荒没有被妈妈硬拽过来,之后,他找了个小凳子坐下,开始认真看书。五分钟到了,我提醒他,他还很惊讶,“五分钟这么快啊?”
第三天,五分钟到了,他提出要再看一会,又过了五分钟,我说,“今天你很棒哦,足足看了十分钟书,超额完成目标!我得奖励你一颗小星星。”然后,我给了他一张星星贴纸,孩子显得特别高兴,特别有成就感……
就这样,孩子每天都能来绘本馆安静的看会儿书,有时五分钟,有时十分钟,最长的一次竟然有半小时!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实,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我们都需要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帮助我们开启教育孩子良好习惯的思维。
而建立「微习惯」则是帮助我们养成这种思维的有效策略之一。
02
《微习惯》一书是美国斯蒂芬.盖斯的代表作,全书详细诠释了微习惯策略,并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人们无法长期养成很多习惯的原因。
「微习惯策略」就像走到圆圈的边缘,然后向外迈出一步。这是一个相对不舒适的地方,但因为你知道退一步就可以回到舒适区里,所以差别不会很明显。
也许在前几次尝试时,你可能会退回舒适区里(在只实现了微目标后)。可当你继续向圆圈外走去时,你的潜意识就会逐渐适应,接下来你的圆圈就会拓宽。
随着每天轻而易举地完成目标,你会越来越不满足于目前的挑战,会主动地给自己增加任务,一旦任务增加并且完成,你就是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区。
渐渐地随着你不断地给自己增加任务,然后不断地完成并且适应,你会惊讶于想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如此简单。
其实微习惯体系的基础就在于“微步骤”,就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你需要每天自己完成它。
由于微步骤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因如此,才不会给孩子意志力的负担,让人动力十足。
所以当坚持到一定的时候,小步的积累可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收获意外的惊喜,也就是所谓的“量变引起质变”。
安东尼·罗宾曾经说过:“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微习惯,设定一些微小的积极行为,确保它每天完成,持续行动,激发动力,感受成功,提升意志,提升自信。
最终通过「微习惯策略」都能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让孩子变得更优秀,同时也会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大的价值主导作用。
03
了解了什么是微习惯以及微习惯策略以后,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何通过「微习惯策略」帮助孩子又好又快地养成一个个你期望中的好习惯。
首先,选择适合孩子的微习惯和计划
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在制定和执行微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保证孩子能够不间断地执行并且坚持下去。
比如你的目标是让孩子每天读两本书,那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先降低要求。设置成让孩子每天看半本书,甚至看三张纸,甚至把翻开一页书、把书拿在手里看看封面都可以当成孩子完成了今天的阅读了。(不要笑!这很重要!!)
记住:让孩子坚持下去是因为他做到了,觉得自己成功了,这样宝贝们才会更愿意去做这件事。
第二,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当我们为孩子实施「微习惯策略」时,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它的内在价值是什么?比如坚持阅读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动作注意力训练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等等。
第三,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培养习惯的常见依据有两种,时间和行为方式。
如果是你根据时间来培养习惯,你可以是早上8点阅读或者下午7点阅读,如果是根据行为来培养习惯,你可以是吃完饭后阅读或者睡觉前阅读。
对于根据时间选择,会比较固定,对于上班族爸妈可能会比较好,但是不够灵活,比如说你本来安排晚上7点陪孩子阅读,可是突然加班,就导致你错过了习惯依据。
而依据行为方式,制定日程安排比较灵活,但比较含糊,无法判断一项活动什么时候结束,另一项活动什么时候开始。
其实无论选择的依据是具体习惯还是非具体习惯,这都取决于你的需求,个人觉得只要能帮助孩子完成微目标的,那么这个依据就是适合的。
第四,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孩子的成就感
建立习惯的诀窍就是把它想象成教孩子骑自行车。刚开始,你一边让孩子蹬自行车一边向他保证你在稳稳地扶着他,可是在某个时候你把手松开后,孩子没有你的扶持也能继续骑车了。
与此类似,刚开始在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给予孩子一些奖励,让孩子感觉良好,孩子也乐意继续重复习惯,渐渐的孩子自己能从好习惯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就不再需要奖励了,只是需要时间而已。
当孩子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取得进步,就要适当的给予孩子奖励,这里的奖励最好是非物质的,比如对孩子的一句夸赞,一朵小红花等等。
回报能激励孩子继续行动,帮孩子恢复意志力继续坚持好习惯。
第五,记录和追踪完成情况
日历的效果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是要比手机记录好,孩子可以每天看见日历,也可以看见日历的记录。
如果孩子会写字了,就让孩子有想法自己记录,如果孩子还小,就帮孩子记录,每天的微习惯完成情况都记录在日历上。
第六,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你一定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孩子明明每天都可以超额完成这个微习惯,但是还要制定这么小的习惯?
因为万事开头难,尤其是与意志力有关的事情,只有开始行动,才能慢慢强化。
比如孩子的微习惯是能安静看5分钟的绘本,但是一拿起书就不止5分钟了,所以每次都是超额完成,当下就能取得进步。
碰到生病不舒服,也能完成每天5分钟的阅读。由于孩子每次都能感觉自己超额完成,就会有满满的动力,明天接着完成。
孩子习惯的设定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定,来调节,要让孩子每次都能超额完成。
第七,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我们可以对孩子有期待,但是尽量避免对某种具体行为规律产生较高的期待值,比如每天看8本书或每天写作3000字。
太高的期待值会让孩子一看到8本书或3000字就没有了开始行动的勇气。我们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在坚持目标上,而不是对任务量有较高的期待。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因为这是让行为变成习惯的唯一途径,当非习惯变成习惯,也就意味着你确实从与大脑对抗变成合作了。
第八,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微习惯策略效果很好,可是如果你在孩子的行为真正成为习惯之前就停止,继续添加下一组习惯,那么你可能会前功尽弃。代表孩子的行为已成为习惯的信号有:
1、没有抵触情绪:该行为似乎做起来容易,不做反而更难。
2、身份:现在你认同该行为,而且可以信心十足地说:“妈妈,我想看会儿书”等。
3、行动时无须考虑:你不想要做出执行的决定就能开始该行为。
4、你不在担心了: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担心自己漏掉一天会早早放弃,可当行为变成习惯后,你知道你会一直做这件事,除非出现紧急情况。
5、常态化:习惯是非情绪化的。一旦一件事成为习惯,你不会因为“你真的在做这件事”而激动不已。
6、它很无聊:好的习惯并不会让人兴奋,他们只是对你有好处而已。你会因为它们而对生活更有激情,但别指望行为本身也是如此。
留意以上习惯养成的标志,确定你的孩子是否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同时我们在完成这8个微步骤的时候,一定不要自欺欺人,如果哪点没做到,就及时返回,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孩子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要及时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