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顾明远:这些悖论破解了,中国教育才会更健康地发展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转自:中华好学者

文章导读

教育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未来;

对一个家庭来讲,关系到一家的幸福;

对学生个人来讲,关系到一生的前途。

尽管大家都希望教育越办越好,但教育领域还存在许多悖论。

作者简介

顾明远,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顾问。

教育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未来;对一个家庭来讲,关系到一家的幸福;对学生个人来讲,关系到一生的前途。尽管大家都希望教育越办越好,但教育领域还存在许多悖论。

悖论之一

近年来教育形势大好,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均有较大进展。但一些有条件的家庭仍然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每年以两位数的比例增长,而且出国孩子年龄越来越小。

过去是怕考不上大学而送孩子出国学习,现在是优秀的孩子选择出国学习。许多家长反映,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对孩子要求过多,限制过死,束缚孩子潜在能力的发展。因为怕影响孩子的发展,所以要早一点送到国外去学习。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质量?许多校长、教师口头上说提高教育质量,但把教育质量停留在考试分数上,实际上做着违背提高质量的事,增加学生负担,进行机械的训练,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悖论之二

某些地方干部一方面高喊素质教育,另一方面给学校、教师施加压力,把升学率作为自己的政绩。要知道,升学率是一个常数,每年全国升学率都有一个定数。甲学校提高了,乙学校就会降低,不可能每所学校都年年提高。追求升学率就会像盲目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一样,污染了环境,将来治理要付出成倍的代价。

悖论之三

一方面规定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小学低年级不留作业,另一方面教师又布置许多家庭活动,甚至需要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让许多家长觉得苦不堪言;

一方面学校减少了学生的家庭作业,另一方面家长又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学生负担日益加重。总之,教师和家长一起,不让学生有空闲的时间,不让孩子有自由的游玩活动,不相信孩子需要在玩耍中成长。

悖论之四

教育部门一方面规定减少学生的考试,另一方面又布置各种测评,虽说是抽样的,但学校班班要准备,结果反而增加了学生负担。

教育质量的监测是需要的,但要不要用考试的方法来测评?用这种方法监测还是一种分数思维,依然是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国家明文规定不要以分数排队,但有些地区仍然半公开地按分数对学校排队,学校也按分数对学生排队。学校、老师和学生因而感到很大的压力。

悖论之五

大家都说要培养创新人才,从小要打好基础,但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又处处限制学生思维。许多小学限制学生的自由活动,这也不许干,那也不能做。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得不到自由发展。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又不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事事都设标准答案。

悖论之六

天天说要把爱心献给学生,要热爱每个学生,却常常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继续评选所谓的“三好学生”。要知道这样只能鼓励一部分学生,却伤害了大部分学生。学生正在成长中,发展不是线性的,有时是会犯错的,人的一生就是在犯错中不断成长。我们天天在讲宽容,但对孩子的犯错却不宽容。学生是需要激励的,是需要榜样的,但不能把学生定格在谁是好学生、谁是差学生上。

悖论之七

大家都认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尊师重教,但教师群体却得不到社会应有信任和尊重。许多家长对学校抱有“托管”思维,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要负全部责任,缺失家庭教育,“校闹”事件时有发生。

一方面家长希望孩子有好老师,因此不仅要择校,还要择老师,另一方面很少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学师范。这说明在我国,教师职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尊师重教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口头上。

悖论之八

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在压抑孩子,让孩子埋在作业堆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练习题”,使孩子养成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还美其名曰“为了将来的幸福,只好牺牲童年的幸福”。事实上,没有童年的幸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格,孩子将来也不可能幸福。

教育领域类似的悖论还有不少。笔者认为,这些悖论破解了,我国教育必能更健康地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