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莎士比亚曾写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
父母对孩子的爱,可谓是既无私又无畏的,从辛苦的怀胎十月,到分娩时的“十指之痛”,再到后面“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带大,其中的付出和心酸可想而知。
为人父母为孩子毫无保留地付出,自然大部分父母都会收到孩子的回报,但有些孩子却一点都不知道心疼父母,着实让人伤透了心。
妈妈生病,孩子连一杯水都不愿意给倒
最近,宝妈小青遭遇了一件让自己十分糟心的事情。最近由于天气转凉,小青不小心着凉感冒了。虽然每天很难受,但依旧是早晨起来给儿子做早饭。
就在前几天,儿子放学回家,小青躺在沙发上实在难受得不想动,就让儿子帮忙倒一杯水,谁知儿子却说:你自己倒吧,我上学一天都累死了。
小青听到儿子这样的一句话,瞬间就满心的委屈,想到自己辛苦地养大儿子,最后连一杯水都换不过来,情绪瞬间控制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和小青有同样的经历,面对辛苦养大的孩子,一点都不心疼自己,父母着实是十分寒心。
而像小青儿子这样的孩子也不在少数,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学生中,只有一半的学生知道父母的生日。
那么你家孩子为什么不懂得心疼你?
父母付出过多,孩子认为理所应当
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表现在不懂得拒绝,而是一味地满足,让孩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看似对孩子的疼爱,实际上却是在给孩子灌输父母不懂得拒绝的思想。而等到父母在将来的某一天不得不拒绝的时候,这样拒绝的伤害,将会大过孩子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所以有时候,孩子不懂得心疼大人,不是父母付出得少,而是付出得过多,让孩子当成了理所当然。
溺爱换来冷漠
同样,孩子也不是天生的“白眼狼”,而是父母无限度地宽容的结果,说白了就是“溺爱”。
父母习惯对孩子“大包大揽”,帮孩子完成各种各样的事,这样只会让孩子受之无愧,进而更大限度地去“剥削”父母。
所以,如果父母不想将来孩子的作为都是伤心和失望,那么就要打造正确的亲子关系,不要让溺爱成灾。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1. 懂得适当“喊苦叫累”
在孩子面前,父母的形象是强大伟岸的,甚至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因此孩子自然就不会对父母有太多的关心情绪。
因此,父母可以适当在孩子面前“示弱”,“喊苦叫累”,这样经常性地和孩子“索要”一些照顾和关心,让孩子共情到父母的感受,体会到照顾人的不易。
这种被需要能激发出孩子内心的保护欲和责任感,让孩子获得一个健全的人格。
2. 给孩子表达爱意的机会
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时,父母自己也要反思,是不是在某些时候,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心。才会让孩子变得这样自私和不懂得关心人。
另外,当孩子对父母表现“爱意”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回应和关注,这样才能更加激发孩子表达“爱”的兴趣。
3. 永远不要“无私奉献
母爱的精髓就是对孩子要“无私奉献”,但往往这样的奉献,只会让孩子误解:父母就应该“奉献”自己,把好的东西都给我。
把父母的恩情当成理所当然,自然就不会有感恩的心了。
写在最后:
任何一种健康的关系,都不需要牺牲一方来完成的,包括亲子关系。
因此,父母要学会爱孩子的同时也要爱自己,这样孩子才能学会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