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批啃老族的父母相继去世,“无人可啃”的他们晚年如何?

编辑:贝贝豆

审核:贝贝豆

“啃老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英国,后流入到其他国家逐渐地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

它指的是无所事事依靠父母生活的那群年轻人,年纪在23-30岁之间,到了可以独立的年纪但却未实现真正的“断奶”。

有社会学方面的专家也称啃老族为“新失业群体”,甚至有推测说,啃老族或可能成为未来社会中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有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的“啃老族”群体中,没有文化和技能同时又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占了30%的比例,眼高手低对工作不满意的大学生、创业不成功却也不愿意打工的青年分别占了总体比例的20%。

可见,没有养活自己能力的“啃老族”们对于家庭的依赖性过强,是父母们为之头疼不已的负担。

名牌大学毕业生,父母本以为是“光宗耀祖”,没成想结局却落得个一地鸡毛

人到中年的小王成了镇上无人不知的“名人”。

当年,小王是镇上的高考状元,考入名牌大学的他一度被父母们当成是光宗耀祖的期望。可是没成想,如今的他却成了亲戚朋友们避之不及的“不速之客”。

小王大学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但是,有着一颗“不甘愿打工”的心的他执意要辞职创业。

小王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虽然都在镇上的工厂工作,但是也因为没有过硬的技术工资并不高。但是碍不住小王的坚持,父母还是抵押了房子后向亲戚朋友们借债给小王拿了“启动资金”。

但是因为没有社会经验,盲目创业的小王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

好在当时他还年轻,即便是背着一身饥荒,也可以脚踏实地地继续工作挣钱还债。但是一向优秀却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他却无法接受创业失败的事实。不愿意给别人打工的他整天把“创业”挂在嘴边,一事无成后心安理得地当起了啃老族。

多年过去了,小王仍然抱着自己的创业梦一心啃老,当年名牌大学的光环也早就褪尽了光彩。而他的父母也因为一边要还债,一边要养儿子而积劳成疾。亲戚朋友们更是听够了小王的“创业大计”,不愿意再与小王来往。就这样,小王和父母靠着微薄的养老金紧巴巴地生活了多年,成了当年第一批啃老族的一员。

直到前年,小王的父母相继去世了,没有了父母的照顾,小王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起来。小王开始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家产,也抱怨自己命运多舛时运不济。最后实在是没有钱吃饭的他开始靠捡废品生活,过起了吃着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谁也没想到,当年镇上的高考状元最后居然沦落成了流浪汉。

我国第一批啃老族最终的“悲惨遭遇”,并没有换来网友的同情,反而更多的是讥讽,更有甚至骂他们“活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一批啃老族的现状是什么样子的?本该奋斗的年纪真的不该“偷懒”

1. 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养活自己的能力

啃老族们在年轻的时候没有经验的积累,技能的提升,到了中年自然也只能是碌碌无为。空有着一腔的志向报复,但是却也只是眼高手低,抱着不切实际的空想,最终不得不成为自己曾经最看不起的人。

2. 没有家庭责任感,只能是父母晚年生活的负担

啃老族们到了中年也仍然抱有对于家庭的高度依赖,缺乏家庭责任感的他们把啃老当成了天经地义的事。父母老了,啃老族们本应该承担照顾父母晚年的赡养义务,可是没成想,他们反倒成了父母晚年生活最大的“悲哀”。

3. 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最终只能社会性死亡

到了中年的啃老族们没有与自身年龄相匹配的能力和担当,所到之处必定会遭到人们的鄙夷。所以大多数啃老族们的社交圈都比较狭窄,无法获得社会认可和尊重的他们早早地就迎来了社会性死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想让孩子成为令人不齿的“啃老族”,父母们应该早做打算

1. 注重孩子身上独立性的培养

父母们有必要尽早地培养孩子生活技能,向孩子传递生活独立的概念,让孩子身上的独立性可以得到适当的培养。父母们有必要意识到自己的庇护终究有一天是护之不及的,真正能够让孩子变强大的只有他们自己。

2. 适当地培养孩子身上的抗挫力

当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制造的“保护罩”里,孩子自然会经不起不如意的打击,所以父母有必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挫折常有,只有正确地面对和看待,才能够从挫折中有所得,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

3. 给予孩子更中肯的能力评价

父母对于孩子抱有过高的评价,很有可能会让孩子自视甚高,导致孩子身上多出了眼高手低的毛病。所以父母们切记不要对孩子捧杀,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能力水平,这才能够让孩子脚踏实地。

啃老族是父母教育的败笔,越是舍不得孩子吃苦,最后反倒让孩子吃了苦。父母教育不是只有爱的付出就可以的,让孩子们获得真正的成长很有必要。

大家对于啃老族是如何看待的呢?一起留言讨论吧!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