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听到一位学生家长抱怨自己“刚毕业的儿子找不到工作”,据她介绍,儿子上的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四年下来,花了将近20万,但今年毕业的儿子,至今没找到工作。她认为儿子没有找到工作与“民办本科院校文凭”有很大关系,她非常后悔自己让儿子读民办本科院校,她说,“早知道让儿子复读一年,或让儿子读专科,再专升本走个公办本科院校,一定比现在强”。
这位家长的话让我想到八月份填报志愿时,某个刚过本科线的高考生准备填报一所民办本科院校,被家长阻拦,父母看了看报考指南上的学费金额后说到:“学费每年27000,毕业了还不好找工作,这样的本科不读也罢!”
那么,“每年学费27000”的民办本科究竟能不能读?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聊聊民办本科的现状。
二本三本合并之前,民办本科被人们称为三本,涵盖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校749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419所。民办高校多元化的办学定位和多样化的办学类型,丰富了国内高等教育的形式,也让更多的高考生有了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
不过,因为师资力量整体较弱,学费较高,民办本科教育不被很多人看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只有那些考不上公办本科院校的学生,才会去填报民办本科院校。事实也的确如此。基本上,能上公办本科院校的考生不会主动去填报民办本科院校,而主动填报民办本科院校的高考生,都觉得自己上不了公办本科院校。这造成民办本科院校分数线普遍较低,整体生源质量不如公办本科院校。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均处于劣势,直接影响到民办本科院校的社会认可度,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上自然就比较吃亏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是民办本科院校的整体水平,个别而言,存在有少数民办本科院校办学实力不输公办本科院校的情况,它们的录取线和声望也超过了部分公办院校。
回到前面提到的“每年学费27000的民办本科”该不该读的问题,其实只需搞清楚读民办本科是为了学知识,还是为了混文凭?
如果是为了混文凭,那对不起,在民办本科院校混四年,花了大量资金,结果一定得不偿失。而选择一个公办专科院校,至少能省下不少开支。但如果是为了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读民办本科院校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毕竟这是本科教育,毕业后拿的是全日制本科文凭。
当下社会,本科文凭似乎是一个“基本门槛”,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一般提出的条件都是“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无论是公办本科院校学生,还是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只要是正常毕业,都具有报名资格。
倘若准备考研,民办本科可以直接考研,专科生则不可以,他们可以在毕业后两年,以同等学力人员的身份报名参加考研,而同等学力人员考研通常都会经历加试的过程,考上研究生的难度较大。很明显,与专科相比,民办本科在考研上有巨大优势。
也就是讲,专科生,既不能在考研中与全日制本科生享受同等待遇,也不能以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身份参加体制内招聘考试。他们要想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只能参加统招专升本考试,进入到本科院校,再进行两年学习。可是专升本“3+2”的学习模式,比普通本科多了一年学习时间,况且专升本考试,不是说考就能考上的。所以,分数能上民办本科的学生,放弃民办本科院校,选择公办专科院校,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上民办本科院校,不如复读一年,或考公办专科院校再统招专升本,但这里面有着很大风险。
复读一年,能不能让高考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如果第二年高考成绩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了下滑,该怎么办?参加过复读的人都清楚,复读很苦、很累,压力很大,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那么大的压力。而且复读也有很多变数,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正向回报。
参加统招专升本考试同样如此,在三年的专科学习生涯中时刻保持努力的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者,就算一直很努力,也不一定能保证会通过统招专升本考试。
我们所处的世界充满变数,而青春又很宝贵,赌上一年的时间,不仅浪费了青春,也非常有风险。在实力只能达到民办本科的现实情况下,不妨做出一些妥协,只要不放弃奋斗,就一直有成功的机会。不过,若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就选择专科院校或复读一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