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是落实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是智力援藏、精准援藏的重大创新,意义重大。按照教育部等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浙江对口支援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
这一步,牵起了浙江和那曲的不解之缘。
我在努力解构高原上第二个冬天
琐碎的小事变成漫天而来的箭矢
虽不致命,却让我疲于应付
诗情画意像渐入深冬的落叶林
把最后一星点绿色还给了大地
老想象抚摸着疮疤已平复的伤口
想象那一刻的闲情逸致
偶尔一支箭矢扎得我鲜血直流
缺氧的寒气连同灵感一起凝住
等待下一个春天前来解冻
我从未萌生过哪怕一丝后悔
我数次抵达云端自己的高度
我见过这一辈子最纯的蓝色
我在静坐中陷入最深的沉默
我确信自己已经更换过骨头
——向守国
《我沉默在高原上的第二个冬天》
西藏最难熬的是冬季,漫漫长夜,万物凋零,滴水成冰……援藏教师向守国迎来了他在拉萨的第二个冬天。2019年8月,向守国随浙江省第二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入藏,因为热爱文学,在他的眼里,“西藏”意味着诗和远方,而既然选择了援藏,向守国准备将自己这“一滴水”,汇入广大援藏教师队伍的“大海”,为帮助西藏地区提升教育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他在雪域之巅寻找诗和远方
采访当日,杭州最低气温10℃+,拉萨最低气温低至零下。和向守国的通话中,对面会一直传来呼呼的风声和老师边走边讲话急促的喘气声。
和来到拉萨那曲高级中学的很多援藏教师一样,理想并不“丰满”,而教育现状更令大家忧心。初入学校,向守国担任高一两个班的历史学科教学,在开始的摸查中发现,两个班120名学生,大多基础薄弱。向守国告诉记者,已经预想到学生的学情比浙江的学生要弱,但真接触下来,比预想的基础、底子还要薄一些。
面对这样的基础,向守国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教得需要更细心:“考虑到学生课堂上记笔记速度慢和不规范,影响教学进度,每一课讲完后,我会把该课的知识进行精心梳理,然后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作为学习资料利用。”教得需要更耐心:“在没有安排历史课早中晚自习的情况下,则利用每天早早读的碎片时间和第三节晚自习,主动去两个班轮流进教室辅导”。
正是这样的耐心和细心,学生们更愿意和他交流,“我的手机,几乎成了学生们跟家里沟通的公用电话。”向守国开玩笑说。
今年4月复学返藏,因疫情影响,按学校规定要在援藏宿舍楼隔离14天。“有一天我下楼扔垃圾,以前教过的学生看到我,纷纷和我走来打招呼,我连忙阻止,告诉他们我还在隔离期,不能太靠近。隔着老远跟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因为工作岗位的变动,新学期,向守国不再担任一线教学,专门负责援藏办公室宣传工作,“听到我不教他们历史课了,有两位女生还哭了,后来几位同学还拿来了几条哈达搭在绿化带栅栏上,让我等他们离开后去拿来,其中还有一条黄色哈达。”
“当地的孩子充满了活力和阳光,不在一线教学,其实我也很舍不得他们。”脱离了一线教学,向守国身上的“担子”却并未减少。
除了教育学生,先进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传帮带”也尤其重要。援藏前任教于乌镇中学的他把乌镇中学的校园智慧建设也带到了当地。“我把互联网技术引入主题教研活动中,让本土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让本土教师学会并习惯运用希沃EN5软件备课,用希沃白板5授课软件进行课堂讲授,希望由纸质备课向无纸化备课转变,减轻教师重复备课的负担。”
言传身教的力量使援藏的 “薪火”代代相传。他很骄傲地向记者坦言:“女儿今年医科大学毕业,4月份就开始申请国家西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经过层层筛选面试,目前已经在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参加西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
正如向守国在诗中所写的 “我从未萌生过哪怕一丝后悔”,说起援藏事业,他很坚定:“既然选择了援藏,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初心。”
她是藏族孩子的“浙江阿妈”
“老师,现在我们可以叫你‘阿妈’了!”
这句话,朱丽说她能记一辈子……
去西藏之前,朱丽是青田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到边远地区奉献自己绵薄之力的想法,彼时便已常常浮现在她的脑海。
心之所向,万里如邻。当机会出现在眼前时,朱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条通往雪域高原的路。2019年8月,她跟随浙江省第二批组团式援藏教师的队伍前往拉萨那曲高级中学,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支教生活。
查资料、做课件、备课……出发前的日子,朱丽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面对即将到来的支教,她的心里有些忐忑,但目标也异常坚定——让浙江先进的教育理念在雪域高原生根!
来到西藏后,朱丽被学校委以重任,将备受关注的“浙江实验班”交付予她。虽然做足了准备,但这里的情况还是给了她一个“下马威”。走进教室,看到一群陌生的藏族孩子,朱丽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我是高二才接手这个班的,算起来是学生们的‘后妈’,俗话说‘后妈难当啊!’”由于之前的一年多,学生和班主任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刚开始,大家难免对更换老师有些排斥,表现得并不那么配合。“对待孩子我们就要多一些耐心和爱心,多一点包容和鼓励。”没有太多豪情万丈的话语,朱丽直接用行动给出了回答。
为了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浙江班”班主任的那天起,朱丽就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每天早上赶到教室陪孩子们跑操、吃饭,一直到晚上就寝,始终与他们的生活节奏保持同步!
头痛、缺氧、失眠、流鼻血、思念家人……适应平均海拔4000米之上的生活,并不是几粒红景天就能解决的。但即便走路气喘、心跳加速,朱丽从未停下过每天早晨6点就开始前行的脚步。为此,她常常错过与女儿约定的通话时间。好在,此前为了让女儿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朱丽特意趁孩子暑假让她来到西藏体验过生活,懂事的女儿并没有太多抱怨。
真心定能换得真情,日复一日的亲密接触,朱丽逐渐走进了孩子们的心。她清楚地记得,那次,当她如常踏进寝室看望同学们时,一条洁白的哈达挂到了她的脖子上:“老师,现在我们可以叫你‘阿妈’了!”这瞬间,朱丽的内心感慨万千“我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
相处变得融洽了,学习的劲头自然足了。朱丽接手的“浙江实验班”是2018年高一新生入学报到后从700多名新生中自愿申请组建的,该班级的学科除了藏语文课程外都由援藏教师担任。朱丽发现孩子们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普高的教材不太适合他们。于是,她将浙江职教版英语教材引入了校园,和本校老师一起探讨适合本地学生的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改变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同学们看到了26个字母中的广阔天地。自从接班以来,“浙江班”的英语成绩一直保持着第一的位置,朱丽也获得了教学明星的称号。
“我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一直都是年级第一。”谈起自己的学习,高三(14)班(浙江实验班)的文昌措有些抑制不住的小欢喜。“老师来了以后,我们的上课模式变化很大,教学方法很独特也很有趣,还经常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区思考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大家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复习和总结知识。”
不愿让群山遮蔽孩子们的双眼,放下课本时,朱丽会给大家讲讲励志的故事,说说山外面的世界。知识丰富了,眼界开阔了。进入“浙江班”的这些日子,文昌措也有了自己敢去憧憬的未来:“我想继续提高自己的口语,考上理想的大学,然后做我喜欢的事,比如成为一个地质学家。”
不仅仅是英语学科,朱丽和其他同事带领整个“浙江班”的学生来了一个大翻身。朱丽坦言,刚接班时自己的压力好大:“我们第一次考试成绩是第七名,一次次开会,一次次分析,终于从第七到第五到第二,再到现在的第一了。”
作为“浙江班”唯一的藏族老师,坚才次仁时常关注着援藏教师的上课情况,课下也积极与各任课老师进行交流。“我带的是藏语文课程,授课基本上是传统的满堂灌,学生的主动性较差,思维方式也比较局限。”在他看来,“浙江班”的成立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新的突破,在藏学生和老师都能感受到不同往常的教学方式。两年的努力下来,坚才次仁欣喜地发现和之前相比,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变好了,主动性变强了,学习兴趣也变浓了。“很高兴,我们的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目的了。”
如今,朱丽所带的“浙江班”正在为6月的高考全力以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她的这些孩子都能插上理想的翅膀,走出大山,逐梦飞翔!
他是重返羌塘的“白杨树”
藏族学生白玛在自己的随笔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初中时,老师经常给我们讲故事,虽然不是很多,可是常常让我们的思考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我仿佛还没有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走出来,仿佛还沉浸在郁达夫《故都的秋》的况味里,还留恋着李乐薇的《空中楼阁》。设想自己就是赵丽宏笔下的大雁,为了自己的信念毕生飞翔,毕生拼搏。在您的课堂上我从没有感到紧张,我常高举双手回答问题……”
白玛笔下的“何老师”正是目前担任拉萨那曲高级中学高一汉语教学的何天亮。看到孩子们因为自己的语文课堂而热爱上汉语学科,何天亮感动不已:“我希望因为自己的一点点努力,学生能够喜欢汉语学科,能够喜欢援藏教师,进而能够理解波澜壮阔的援藏事业。”
2018年3月,温州市龙湾中学语文教师何天亮主动请缨,跟随浙江省“组团式”教育援藏轮换教师团进藏,而就在第一次援藏快结束的时候,他又选择继续成为第二批三年的援藏教师。
问及原因,他告诉记者,当时援藏教师提到想为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搭建互联网+远程教育平台,为受援学校引进更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几位援藏教师商量最好有人留下来牵头这个事情。“刚好浙江省第二批“组团式”援藏教师开始选派,自己已经适应拉萨那曲高级中学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就选择了继续援藏。”于是,新学期伊始,当踏进校园的那一刻,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大家眼里“仿佛高原上白杨树”的何老师,又回来了。
两年多来,身体已经逐渐适应拉萨的高海拔,但初到拉萨因为高海拔带来的强烈反应,何天亮至今还记得,“当天就晕倒了,差点“铩羽而归’。”何天亮告诉记者,“治疗后,走两步就气喘,脚步虚浮无力,含氧量一直上不去,最低只有50。” 因为有早期肺水肿征兆,他被迫返回内地治疗,在休整半个月后,再次进藏,重返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援藏老师向守国提起何天亮,也十分担心,“何老师第二次援藏,援藏时间长,对心肺功能都有影响,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高反特别严重的时候,有萌生过离开的念头,但是咬咬牙就挺过去了。”比起身体上的不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也相当“棘手”。“初次援藏,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了解学情,我尝试用学生擅长的歌舞结合语文,来提升他们的自信。”何天亮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开展古代诗歌欣赏活动,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播放优秀电影,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一眼见到何老师,就觉得他很厉害。”虽然第一次一年半的援藏时间很短,但在曲达同学印象中的何老师一直笑眯眯的,“何老师讲课很激情的时候会出现高反,但喝口水缓一下就好,即使身体不舒服也不会把情绪带到课堂上来。”
再次进藏,何天亮又遇到了新问题。
“第一次援藏教的是高二学生,高二年级是老教材,处理起来相对容易。这次进藏,新高一和内地同步使用新教材,备课难度相对较大。”对比两次援藏的教学任务,何天亮表示:“第一批的援藏教师,在拉那一高建设起了‘四步’课程模式,在这次的支教中,我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改进,在综合性实践性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开学推迟一个多月,不能线下教学,何天亮只能借助钉钉群打卡功能开展阅读活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翻看他发来的作业,“严肃”中不乏透着些亲切:
“群里有没有谁还没有手机?没有的说一下。”
“今天推荐余光中的几篇文章……如果大家不欣赏余光中的散文,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名著。加油!”
“这两天我们学习了赵丽宏的散文《致大雁》,……其实只要我们张开隐形的翅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顽强坚韧的大雁。”
……
“何老师讲课和当地老师不一样,讲课非常轻松。而且最重要的是,老师会采纳和尊重每个人的意见。课后还会询问我们讲课方面有什么问题。”目前正在陕西师大就读学前教育的达娃卓玛回忆何天亮老师这么说道,直到现在,她还一直会用何老师常说的一句话“要对自己严格!”来勉励自己。
“都是孩子给我照的!” 何天亮给记者发来几张和学生的合影, 看着他和孩子们的笑容,用“亦师亦友”这个词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如果说第一次援藏还是有点客人的感觉,那么第二次过来感觉就是和朋友,和亲人般齐心协力并肩战斗!”
从一马平川到雪域之巅,一批又一批的浙江教育人克服高寒,扎根羌塘,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雪山的广袤,用满腔的热情点燃着那曲的希望。
2016年8月,浙江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向西藏那曲派出首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团,45名教师肩负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和浙江人民的期望,远离家乡亲人,奔赴西藏,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了那曲。目前,浙江先后共158名援藏干部和教师,带着国家的重托和对那曲羌塘草原人民的关心厚爱,奔赴雪域育人才,扎根羌塘作贡献,为那曲教育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援藏团队进驻学校后,积极融入“浙那教育发展”命运共同体,为受援学校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教师管理规范》《增量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让教师发展有章可循。紧紧围绕学校教学改革、师资建设、特色打造、理念提升等现实需求,全面发力,多措并举,实现了变“输血”为“造血”,真正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浙江援藏教师的大力扶持下,受援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攀升,2020年拉萨那曲高级中学高考考生共649人,总体上线率为100%,重点本科率同比提高了13.7%,本科率同比提高了4.88%,均创历史新高。
“在西藏,教育好一个学生,把他送入理想的大学,改变的不仅是这个孩子的一生,更是改变了他整个家族的命运,会被铭记感恩一辈子。”校长巴旦顿珠的一段话曾深深触动了援藏教师们的心。
但无论是否会被铭记,浙江教育人都将把最好的教育送到每个家庭,让格桑花开在每个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