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456字,预计阅读3分钟
历次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过后,我国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呈增加趋势,二级学科则持续减少。这次调整后,又会呈现怎样的变化呢?
图文无关
作者 | 王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一封咨询答复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拟于近期启动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
这份《关于公共政策与管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近期有无计划的咨询》中问道,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中,公共政策与管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近期有无计划。
教育部则答复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拟于近期启动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将在尊重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成立相应的专家组织,稳步推进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论证工作。下一步,拟对包括公共政策与管理在内各方提出的专业学位类别设置需求进行统筹研究论证。
教育部官网截图(来源:“创新教育”南财号)
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由研究生目录和本科目录组成,研究生一般称为学科专业目录,本科一般称为专业目录。
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三个层级。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过了四次修订。
第一次是1983年,将学科分为10个科目: 文学、理学、法学、农学、工学、医学、经济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
此前,经济学归于法学科,这次学科目录调整将经济学从法学科中独立出来并取消商科,商科的有关学科归于经济学科,同时增加了教育学、哲学、历史学。
1985年增加了军事学,这样,最早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包含11个学科门类,64个一级学科和647个二级学科。
第二次调整是1990年,适当归并了划分过细偏窄的专业,增加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新兴、边缘学科与反映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趋势的专业。共设置了11个学科门类,72个一级学科和620个二级学科。
第三次是1997年,增加了管理学门类。共设置学科门类12个,一级学科89个,二级学科386个。
第四次是2011年,增加了艺术学门类,共设置了13个学科门类、109个一级学科,对2个一级学科进行了更名,没有设立二级学科。
可以发现,历次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过后,我国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呈增加趋势,二级学科则持续减少。
据报道,今年8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结束后第二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并将其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提案。集成电路专业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待国务院批准后,将与交叉学科门类一起公布。
但学科门类总量是否增加存在变数。
有专家认为,为了与国际接轨,可以减少学科门类的数量,提高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程度。
比如,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学三个学科门类,在日本属于人文学科领域;中国的法学和经济学学科门类,在日本被划分到社会科学学科领域。
因此,我国亦可以参照进行门类整合。
专业学位类别也将进行重大调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今年9月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编制专业学位类别目录。专业学位类别目录由国家统一编制,主要用于学位授权和学位授予,每五年集中修订一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论证批准后,即在当年进入目录。专业学位类别一般下设专业领域。除临床医学等行业规范要求严格的类别外,专业领域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其清单每年统计发布一次。
该方案还指出,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
在9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表示,要完善放管结合的学科专业目录管理机制,缩短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周期,从现在的十年一轮缩短到五年一轮。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推动学科专业目录向指导性、统计性转变。
来源 | 一读
编辑 | 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