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呵护“最柔软群体”,向“幼有善育”目标不断迈进

普陀区长征镇建德花园的居民们欣喜地发现,秋季学期开始家门口的四季艺术幼儿园开出托班了。建德花园,是普陀区一处大型居住社区。这个家门口的公办园开出托班,不仅满足了年轻家长们对托育服务“普惠而优质”的需求,也结束了整个长征镇没有公办托班的历史。

儿童是“最柔软的群体”,理应得到家庭和社会最温柔的呵护。实现“幼有善育”,破解 “老、小、旧、远”民生难题,“十三五”期间,上海把托幼工作和小学生放学后看护作为民生大事摆在重要位置,全力聚焦3岁以下幼儿托育、3至6岁学前教育以及小学生下午3点半后校内课后看护等服务,为沪上不少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上海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和早期教育服务需求、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安全优质发展,持续提升新时代上海托幼服务工作水平。

家门口的“普惠托班”越来越多了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施行,社会对于多元化的家庭育儿指导、普惠型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更为迫切。托育点少、离家远、收费高,曾是不少上海年轻家长的育儿“痛点”。如今的家长很多是80后、90后,他们既处在职业发展的上升期,也处于子女抚育的关键期,如何帮助他们解决托育难题,是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一大民生问题。

位于华泾广场的新徐汇华泾托育园,是一所普惠性托育园,2018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由徐汇区华泾镇妇联委托相关公司负责运营。每月3000元的收费标准,能为大部分家庭所接受。在这个充满童趣的托育园里,三个独立的活动室宽敞明亮,还专门开辟了大型的室内活动空间。除了供孩子们集体游戏、跳韵律操的场地外,圆形海洋球池、绘本阅读角也是孩子们最爱的场所。

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从2017年起,上海连续多年把普惠性托育点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每年新增50个普惠性托育点。2018年4月,上海率先在全国颁布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1+2”文件,从确保安全、强化保障、加大供给、建立机制、加强队伍等五个方面推动托育服务有序发展。

在上海开放大学,2018年至2019年已陆续培训托育服务从业人员近6000人。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开放大学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陆续开展了11场“幼有善育,我们在行动”在线课堂,帮助广大托育从业人员“停工不停学”,吸引了30余万人次积极参与。

今年9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未来三年,上海将继续开展每年新增至少50个普惠性托育点的实事项目。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不低于85%的目标,力争全市一半以上的幼儿园都开设托班。这也是全国首个托育服务行动计划,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托育服务需求。

遵循学龄前成长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乐中学”

在徐汇区梅陇六村和梅陇四村两个老小区内,有一所被幼儿称作“城堡”、家长称之为“像家一样”、社区居民称之为“小洋房”的“宝藏幼儿园”——徐汇区梅陇幼儿园。与幼儿园所在老小区风格完全迥异,梅陇幼儿园的两个园所的庭院空间设计,优美雅致,巧妙地将嘈杂喧嚣阻挡在墙外。在这所幼儿园的户外,孩子们可以支上帐篷,在花园里和好朋友一起 “野餐”、喝 “下午茶”,也可以照顾动植物、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是上海学前教育的一贯坚持。对于3-6岁的幼儿而言,所谓的“学习”,并不是投身学科知识学习,而是要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经验,促进习惯养成,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十三五”期间,上海积极打造“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基本格局,向“幼有善育”的目标不断迈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远郊金山,市级课题“区域化幼儿园田野课程的架构与实践研究”经过15家幼儿园500多位老师3年半的共同努力,已初见成果。在朱行幼儿园,孩子们会利用胡萝卜、菠菜、枸杞等植物研磨取色,通过扎染把白布加工成一幅幅时装作品;在阳光城幼儿园,孩子们把核桃、桂圆、花生等农产品用布包成小球,作为掷球、木射的小游戏道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金山的幼儿园临近农村,有丰富的田野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一位幼儿园老师告诉记者,过去,让幼儿走出“围墙”、走进自然的课程实践并不多。而最近这两年,随着市级课题的开展,金山区将田野资源充分融入到幼儿园日常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中学、乐中学”,目前已形成了3本田野活动课程成果集、8册特色书。

另据了解,在最近一期全国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遴选中,上海有37个案例入选,占全国总数的28%。

破解“330”接送难题,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便利

小学生下午3点半放学,父母还在上班,如果家中没有老人可以帮忙接送,该怎么办?“十三五”期间,上海直面这一民生难题,出台完善的解决方案。

自2015年起,对家庭接送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放学后看护服务已逐步覆盖全市的所有公办小学。2019年,上海又出台了小学生免费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在提供原有到下午5点课后服务的基础上,对家庭按时接仍有困难的学生,将免费课后服务延时至下午6点,为很多双职工家庭提供了便利。目前,上海还在研究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升级版。

在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快乐330”的拓展活动,不仅有本校专职教师执教,还聘请了校外各类专业教师共同授课。科技组教师开设了深受学生喜爱的各类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如编程、机器人和电路制作;体育组请来多个“外援”教练,教授孩子们体育舞蹈、篮球、国际象棋;艺术组聘请了上海音乐学院专业老师、青少年活动中心专业老师共同执教民族舞、弦乐、歌舞剧等课程。

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着眼学生、家长的需求,老师们积极探索“330+课后服务”新模式:在解决家长接送困难的同时,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让“融合创新”课程的快乐体验在课后得以延续。

一路探索中,学校也发现一个问题:有时,活动结束后,仍有少部分学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准时被家长接走。怎么办?人性化的“晚看护”在这里顺势推出。虽然每天需要参加课后晚看护的孩子人数不固定,多则数十人,少则三四人,但只要有学生报名,学校都会安排老师集中看护。在温馨的看护教室里,学生们可以做作业、静心阅读,或是和老师、同学小声交流。在安静温馨的氛围下,学生的作业效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学生们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

作者:王星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学校提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