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秋招海王”疯狂参加笔试的季节,这边央行笔试刚刚结束,一转眼国考笔试也开始倒计时啦。算起来,两者笔试时间也差不多,那么问题来了?面试该不会撞车吧?
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完!全!不!会!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近三年的面试时间。
人行整体时间段先于国考一截,近两年人行面试时间都集中在12月中上旬,今年基本也不会出意外,而国考一般1月中下旬才会陆续开始面试,时间刚好完美错开,中间还富裕了一个月!
但是!这一个月,你可不能闲着,毕竟两者面试题型题量、侧重点都不同,同时报考的你,可别傻傻地准备同样的回答啦,那具体都有什么区别?接着往下看吧。
一、考查形式大不同
国考面试形式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面试、结构化小组和无领导小组,一些热门岗位比如海关、证监会、银保监会采用的都是结构化面试。
央行面试主要形式是结构化与无领导小组,但形式经常变化,还存在结构化随机“追问”的可能。
2018年开始随机出现“材料结构化”形式
结构化、无领导形式可能出现变化,比如2019年青海、吉林、山西多地中心支行突然考察了无领导形式,而此前一直是结构化。
陕西省则结构化、无领导在不同的年份中穿插出现。
注意:
央行面试形式多样且随机,大家在备考的时候每种形式都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不变应万变,备考全面,考试就十拿九稳啦!
二、考试时间分配、题量不同
各地国省考大多为4道题目,平均五分钟一道题目,央行会更加紧凑,往往是10分钟三道题或15分钟四道题;2019年12月央行考试中,无领导的形式甚至还出现了时间“包干制”,即考生自由分配各个无领导环节的用时。
三、央行热点覆盖更全面
在国考结构化面试中,多以政府工作、社会问题为背景进行考察,例如教育话题中“大学生作弊”“青少年近视”等,扶贫话题中“贫困户等靠要”等。
而人行面试除了考察上述通用社会热点外,还会增加考察经济金融热点话题,如金融机构行业自律公约、征信问题等,还可能考查给定银行身份的一些题目,比如银行大厅出现的争执纠纷、投诉的化解等。
注意:
人行除了会额外考察人行金融话题,今年还会重点考察:青年就业、教育、脱贫攻坚、新经济、抗疫话题哦~这对于非经济金融行业出身的同学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定要加紧练习啦。
四、央行创新性更强
国考面试的题目设置相对稳定规范,而央行近两年的题目创新性显著提升,出现了图表类综合分析、反驳类题目和微材料题目,还出现了之前考查较少的统筹协调类题目。
此外,近几年央行面试的测查要素杂糅的情况越来越多,除了测查有公职类基础能力,还会额外增加考察专业能力以及岗位匹配性,即要求大家掌握运用金融知识,懂得如何解决工作常见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