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会书单|如何培养出自律又自由的孩子?

本文发于书洒,转载请申请授权

本次组队读书任务要读完五本书:

1、《自驱型成长》

2、《陪孩子终身成长》

3、《不管教的勇气》

4、《父母的语言》

5、《正面管教》

我们要知道现代家长教育的四个错误观念

1)第一个错误观念叫作“通往成功的途径是一座独木桥,而孩子万万不能被别人挤下来。”

2)第二个错误观念叫作“如果你想拥有好生活,在学校里就得拥有上佳表现,太多的孩子不是被逼得太过急躁,就是自己破罐子破摔,放弃了所有能尝试的机会。”就是因为被逼急了,所以这些孩子们说随便吧。

3)然后错误观念三,就是“催得越紧逼得越狠,我们的孩子就能越成功,长大后就越有出息。”像《虎妈战歌》这样的书对吧,他只是短期内看到这个孩子拿到了多少个证,但是长久,往十年、二十年以后看,你会发现,给这些孩子内心所造成的伤害和他内驱力的损伤,是无法计算的代价。

4)第四个错误观念就是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要凶险得多,家长必须一直紧盯着孩子,才能确保他安全。

家长要做的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要爱他、尊重他、等待他、感谢他。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和父母有一场战争,如果父母赢了,那就是悲剧,如果孩子赢了,那就是喜剧。

更多的自杀是来源于长期的慢性压力,而不是来自于急性压力。慢性压力的来源是掌控感的缺失,也就是说孩子他在哪个地方都没有自己掌控自己的能力,没有自己选择自己的能力,没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感。

你让孩子做主的时候,有三句话要学会讲,

1)你特别懂你自己,你是你自己的专家(你可以自己做选择);

2)你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脑袋(你有能力自己做选择);

3)你希望所有的一切有条不紊。

怎么来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满足他的三个基本需求,一,自主需求,二,胜任需求,三,归属需求。

让孩子,健康、阳光、爱学习、有内驱力,这才是真正做教育的本质。

在青春期以前,你对待孩子的方法有多么的简单粗暴,多么容易搞定他,你就会收获一个多么残酷的青春期。因为他在跟你学习所有处理问题的方法。——无条件的爱

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发现孩子做对的事,并解释原因,即便是做错了事,也要去发现对的动机——价值感

要想能够提高孩子的价值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对抗你内在的原始本能,不要整天为孩子担心,为孩子焦虑,看到任何一个事都想到坏的方向。相信并告诉孩子,他能做到,他可以应对他遇到的事。——价值感

当父母整天拿孩子跟别人比较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发现,维护我的自尊体系最重要的东西是赢过别人,比过别人。在比较的体系里,他去赢别人,他会有终身成长的心态吗?——终身成长

你在肯定一个孩子的行为的时候,你肯定的是这个行为所带来的结果,还是这个行为背后的那个动机。肯定一个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结果是暂时的,但是这个动力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终身成长。

孩子成长的三大支柱

1)无条件的爱 这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而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威胁或交换的方式来让孩子按我们的要求做,殊不知这么做破坏了孩子心中的爱,学会了威胁或交换。怎么做呢?温柔而有边界,温柔是爱,边界也是爱。

2)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即归属感。 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我能掌控自己。怎么做呢?情感引导,在孩子做对事的时候,告诉他这个叫什么,,他拥有这个美好的品质,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从错的行为背后找到孩子的好的动机,鸡蛋里挑骨头的表扬他的好动机忽略行为。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对抗你内心的焦虑,焦虑不是表达出来才是,而是你本身的状态呈现。

3)终身成长的心态 拥有终身成长的心态就拥有了抗挫能力,不会被一时的成功与失败影响。怎么做呢?不给孩子贴标签,肯定做事的动机而非结果,家长要有一颗包容的人生本身就是体验的过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爱是用感谢来交换的

成年人为什么会说,如果我当年听我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就会怎么怎么样,是因为他自己对自己做了一定的反思,但是这种反思只是浅层次的,他没有想到他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为什么不愿意配合父母亲,为什么不愿意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好,因为他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对付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

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没有解决的时候,所有的批评都会变成他做坏(错)事的动力。因为每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父母的关注和认可

如果我们用不断的表扬的方式来鼓励孩子的话,孩子就会把表扬当做一个衡量对错好坏可否的标准

感谢孩子对自己的配合,能让孩子产生特别大的价值感。爱能够给他归属感,感谢能够给他价值感

看到孩子不爱学习,你可以坦诚的对孩子说,我看到你这段时间没有学习,我有点担心,如果孩子告诉你,我就是不想学习,那么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告诉他,好吧,那等你想学的时候再去学吧,因为你的人生是你自己做的

对孩子的体罚其实是一种报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麻醉与消毒的区别,麻醉是用来止疼的,止当下的痛苦的,消毒是为了以后不让自己痛苦的,所以大家一般时候很少能注意到消毒的重要性,而是更多的去关注麻醉。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的家长选择了重视麻醉、忽略消毒。

孩子学习一件事情的方法,是尝试和看反应。有多少家长会认为让孩子少走弯路、少遭受痛苦而“包办”(从方法到行为)孩子的事情。

共情关注,充分交流,轮流谈话,是父母语言的核心。当一个孩子跟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感觉到了无轻无重,不知道别人的感受的时候,很很多时候是这三方面的缺少(比如说从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

如果父母总是用命令型的语言对孩子说,孩子的自控力就会下降。因为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也不知道是什么边界,所以你要改成建议行和询问型的。让他自己去探索,让他自己去尝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人的自律水平来源于他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低,他的自律水平自律能力越低。

严厉会破坏孩子的自律水平,会破坏孩子的自尊水平。对孩子的严厉、督促、鞭策自认为是在帮助孩子,其实是在破坏他的自尊水平。

骄纵的孩子会让孩子没有没有自信。因为骄纵的孩子没有边界,他不知道什么行为该做什么行为不该做。

父母对自己的定位,是要把自己定义为导游,而不是定义为主人、领导、管教者。也就是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候,我们是作为导游去给孩子解释这个发生的一些事情,介绍一些事情,而不是去管控他。

题外解释:

看看Zoe怎么用骑自行车来解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帮助大家面对亲子关系不再烦恼。

一、前轮是行大于言。

行——榜样的力量,多做少说。

很多家长苦恼,孩子怎么不听话呀?

那么请问家长言行一致吗?要求孩子讲礼貌自己却说粗话的有没有?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从来不看书的有没有?孩子大多数时间总是照家长做的做。

最好的教养是父母的自我成长,一个不断成长的父母,心态是开放的,灵动的,这既是给孩子最好的带动,也能创造一个爱和知识流动的家庭氛围。

多做少说,具体来看,还是避免啰嗦、指责和顶嘴的良方。比如,孩子睡醒忙着玩,衣服没穿够,家长可以微笑看着他,指指衣服;比如约定的看电视时间到了,家长指指钟表提醒;比如孩子不收拾玩具,家长拉着他的手到玩具中间一起收。

二、后轮是鼓励。

大多数人知道,一个懦弱消极的孩子需要鼓励,但很多人不知道,一个看上去破坏力强,行为不当的孩子也是丧失信心的、缺乏鼓励的孩子。因为他们觉得正常的行为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愿望。

孩子哭闹,也许是要一个爱的证明,孩子让你气得牙痒痒,也许只需要一个鼓励。

我们应该关注孩子做到了什么,而不是关注他们没做到什么,这就是鼓励。

鼓励三大类型:关注型鼓励、感谢型鼓励和赋权型鼓励,对应人类希望被看到优点、希望有价值、希望被信任的心理需求。通过鼓励,去发掘孩子内在驱动力。

鼓励能带给孩子勇气和自信,鼓励得好,如同给自行车后轮增加了一个飞轮,类似山地车的效果,助孩子轻松翻山越岭。

三、链条是连接。

纠正前先连接,连接是一切的前提。

亲子间也是如此,心连在一起,爱在家庭成员间流动,就会合作愉快。有了链条,车子才能正常运转,一旦“掉链子”,先做的事是连接上。亲子间也是如此,如果因为打骂说教而缺乏感情连接,就无法继续沟通与合作,孩子还容易故意和家长唱反调。家长可以通过道歉、拥抱等方式找回连接,放心,孩子是非常大度的哟。

四、刹车是积极暂停,是情绪管理。

会正确的刹车,这是个安全问题。

我们都知道过度刹车会翻车,把正在发脾气的孩子关起来打一顿,长期看将培养一个懦弱或暴力的孩子,安全感一定不足。而积极暂停角是安全的,情绪可以自由流淌。孩子需要积极暂停,父母更需要。当孩子看到一个发怒的大人暂时离开,回来又恢复平和,这是最好的示范。在孩子未来的生活中,将有许多负面情绪,如果从小培养情绪管理的能力,这是相当大的情商财富!

“正面管教”有个金句:感觉好才能做的好!

五、把手是和善并坚定的态度。

骑自行车时,新手看上去总是摇摇摆摆,不停调整左右方向。如同家长在和善和坚定的态度中摇摆,先骄纵再严惩,或先严格再放任,想象一下身在其中的孩子吧,不知所措、毫无界限。高手的做法是,稳住把手,看似不动,其实两只手同时都有作用,和善和坚定并行。和善并坚定意味着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及平和的态度,同时,家长也坚守着底线,这样的孩子才会有归属感和界限感。

六、脚蹬是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和面向过去的惩罚,最大的不同是,能否教给孩子有用的生活和社会技能。脚蹬是“给力”的部分,“猛踩狂蹬”看似能立竿见影地有效加速,但骑车者累,也损伤车子,容易“掉链子”,一旦失去连接,说啥也没用了。因此惩罚,不但学不到技能还会有损亲子情感连接,只是单纯地宣泄家长的情绪罢了。

解决方案一定是互相尊重的,是合作的,就像两个脚蹬互相给力,达到共同目的——让车子前进。解决方案一定是面向未来的,没有人看着后面的路骑车,总是根据前面的地形判断如何发力吧?

知识点普及了,我们认识了自行车的各个部件,接着可能跃跃欲试,想要开始骑车了吧?

那么要如何开始呢?

首先得有好师傅,这需要体验式的学习,只听是学不会骑车的。

其次得有一群小伙伴互相督促结伴练习才比较愉快。

最后修行还得看个人。

回想一下自己学骑自行车的过程,有三个关键点:找车感、不怕摔、看长远。

一、找车感。

不论骑自行车还是开汽车,问“老司机”传授经验,总是甩来一句话,车感要好。

问:什么是车感?

答:那是一种有技术无意识的自动反应。有了知识点,不去骑,既没技能也没意识。刚刚开始学,没有技能但已经有了点意识。

终于学会了,在找车感,有技能也有意识。

完全熟练啦,车感来了,有技能而无意识。总之就是多运用。比如,我运用得比较好的是鼓励。鼓励真的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原本觉得别扭的话,现在已经能无意识地脱口而出,主要句型有三种,千变万化。

“妈妈看到你…

妈妈谢谢你…

妈妈相信你…”

就像骑车,熟练之后经常意识不到自己是怎么骑的,这就是车感。有了车感,怎么骑都不会出大问题,比如有了鼓励的惯性,打击和指责就越来越少。

二、不怕摔。

骑自行车大部分人一定会摔几跤,经过一段时间吸取教训的练习,终究能学会。如果大家骑车都会摔跤,那么摔跤就不值得恐惧,关键是这一跤摔得有没有收获,那需要我们去思考积极的一面……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正面管教”和“父母效能”也一样,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反应,反而故意试探你的底线;遭遇周围的人的质疑,认为对孩子太宽容了或太有界限了;发现自己可能还是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情绪……于是退缩了,过去的焦虑和权力之争又卷土重来……

我们只要不断练习运用,坚持从错误中学习,带着不怕摔的勇气前行,教育就像骑自行车一样,终究能得心应手。

三、看长远。

我刚学自行车时,练了很久还是歪歪扭扭,很容易摔跤,看着一起练的小伙伴骑得蛮好,有些泄气。

有一天妈妈去看我练习,她说,你眼睛怎么盯着前轮?你得看远了,看路而不是轮子!我心中豁然开朗,就这么“容易”地学会了!看远了,就不偏了。目光放长远,看似容易,却又不容易。我为什么我们总是没法忍受孩子的一些小问题呢?因为我们容易把眼前的问题等同于将来的问题,害怕轮子稍稍向左就一路左下去,这可能吗?“正面管教”是关注长期效果的一种教养方式。看长远,就不会盯着孩子眼前的一些“错误”、“缺点”,也不会太急于让孩子“改正”。而是去观察“错误”行为背后的信念,去思考自己的做法能否培养孩子长期的优良品质。静待花开,关注培育长期的优良品质,就不会把新的教育理念当做“改变”他的工具。过去我很在意我这句鼓励的话说出来有什么效果,现在我知道,坚持这样鼓励他,他的身心成长都会更好就行了。反过来看,一个长期被鼓励的孩子,不当的行为也越来越少,良性循环。

“父母效能”有个核心观点,运用长远的眼光培养孩子,把孩子的问题留给孩子,通过积极倾听,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包办代替,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信、自律的一切优良品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把眼光放长远,也是人生的真谛。

...End... 此文有料,点亮在看

关注书洒,把书中有价值信息,像花洒一样,轻轻地洒向你的世界。

标签: 正面管教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