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随着冬日的临近,全国各地的温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们不光把自己裹成了“肉粽子”,就连家中的小神兽,也是穿着厚厚的衣服,走起来一步一晃地,像是只小企鹅。
可气温变化带来的不光是穿衣脱衣这件小事,气候的变化也会带来身体的变化。不少宝妈表示,入冬后自家的宝宝出现了积食现象。
其实,冬季向来都是0~3岁宝宝积食的高发期。为此医生建议,积食这种大多是从吃上引发的问题,解决方法最好也是从吃上入手。
为什么冬季会成为宝宝积食的高发期?
俗话说:十个孩子九个积,还有一个在路上。
这里的“积”,其实指的就是积食。之所以宝宝积食在冬天有这么高的发生率,其实和天气、宝宝自身和父母这三个方面有脱不掉的关系。
原因一:气温变化
气温的变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的活动量减少,并且由于外界气温的降低,为了保证体内温度,人的肠胃活动能力也会相应减弱。这一点放到孩子身上也是如此。
宝宝的活动能力减弱,对于吃进去的食物也不能做到很好的消化吸收,如果父母没有做出适当调整,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就会堆积在宝宝的肠胃中,造成宝宝积食的现象。
原因二:宝宝自身
医生表示,冬天宝宝很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这是因为随着天气转凉,宝宝因为身体发育没有成年人成熟,不能很好地应对气温变化,出现脾胃虚弱的现象。
脾胃虚弱也会导致宝宝出现积食。
原因三:吃得太多太油腻
有些宝爸宝妈觉得,冬天正是宝宝为来年长高,储备能量的关键时期。于是会选择许多滋补食物让宝宝吃。像是蔬菜汁、水果汁、排骨汤等等,但很少有人父母意识到,这些油腻的食物,宝宝根本消化不了。
反而让宝宝落得个消化不良,胀气,甚至是积食的现象。
粗粮、鸡蛋登上“辅食黑名单”,越到冬天越要少给孩子吃
宝妈想知道宝宝冬季的辅食应该吃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排除法,特别是这些已经登上“辅食黑名单”的食物,越到冬天越不要让孩子碰。
1)蔬菜汁、水果汁
许多父母在给孩子做辅食的时候,常常会将蔬菜水果榨成果汁和菜汁,这样既能减少做辅食的压力,也能让宝宝补充影响。
实际上,蔬菜和水果在榨汁过程中,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就已经被破坏掉了,孩子喝得更像是一杯没有营养的糖水。
最糟糕的是,蔬菜水果在被榨成汁后,草酸的含量上升,和宝宝体内的钙离子结合成为难以消化的草酸钙,增加了肠胃的负担。导致宝宝出现积食现象。
2)粗粮、鸡蛋
随着健康饮食的观念的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父母更关注宝宝营养的充分性。这时候,粗粮作为一种营养丰富而多元的食物,开始广受宝爸宝妈的欢迎。
但宝妈们忽略了一点,宝宝,特别是0~3岁的宝宝几乎很难消化掉粗粮中的粗膳食纤维,反而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出现积食。
对于鸡蛋,则是需要分开对待。1岁左右的宝宝可以适当吃一些蛋黄,但是高蛋白质的蛋清并不适合宝宝食用,因为蛋清中的蛋白质,会透过宝宝的肠壁,造成宝宝出现不适。
3)高脂肪补汤
一些父母总想着为宝宝来年的长高“打基础”,殊不知这些看起来营养丰富的补汤,营养价值实在是少得可怜。
研究发现,煮了一个小时的骨头汤,从骨头上析出来的蛋白质含量仅为骨头蛋白质含量的6%~15%,补汤中更多的成分为脂肪和嘌呤。
如果宝宝冬天长期喝这种补汤,不光因为营养不足长不高,还会因为脂肪的摄入量过高,影响到宝宝身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大大缩短宝宝的长高区间。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