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孩子学业压力重,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选择了辞职陪读。
根据中国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有36.8%的家庭存在陪读现象,这种现象甚至上升到了大学。
的确,特定年龄段的孩子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陪伴,对他们的身心发育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是超出了这个年龄段的陪读则对孩子有害无益。
我当然理解每位家长望子成龙的殷切心情,但是教育到最后拼的是舍得,纵使你的孩子有多么过人的天赋,若作为父母的你将其紧紧拴在身边,他注定难成大器。
有位做公关的朋友曾谈起她以及同学们的故事,她说她所有上寄宿学校的朋友,没有一个说后悔的。她还说如果不是因为离开家去读了寄宿学校,她没有机会成为现在这样,曾经的她连和别人说句客套话都困难至极,更别说公关了。
寄宿学校最早出现在英国,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在《给莉莉的信》中提到,英国人设定寄宿学校的初衷,是因为发现了孩子如果一直黏在父母身边,不一定会成长得特别好。
英国人为了让孩子得到更优质的成长和教育,于是设立了寄宿学校,像存在至今的温彻斯特公学、伊顿公学,都是闻名世界的寄宿制学校,从这些寄宿制学校出来的孩子,大都成为了杰出的人才。
原因一、寄宿学校是个空间魔盒。
在寄宿学校读书,天然地拉开了孩子和家庭的距离。这样的空间距离给孩子营造了一个不被过多介入的世界,他们可以自由的探索领悟自己想探索的知识。
为人父母看到孩子什么做得不好,总会不由自主地去纠正,从而挤压孩子自己的思考,导致孩子时刻被迫处于紧绷状态,长期如此他们的自我意识被压迫,主动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而在寄宿学校这个空间魔盒里没有人24小时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每一件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有足够的时空间从头到尾的去琢磨感受。
自我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到良好的发展。
原因二、寄宿学校是个小社会。
一个人或早或晚都逃不了进入社会,承担社会角色,创造社会价值。
但很多父母往往在孩子的学生生涯,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导致他们在进入大学或者社会工作以后,遇到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问题,且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和他的学习能力、智能活动、语言发展等相辅相成的。
而寄宿学校实际就是一个小社会,它能倒逼孩子去主动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相同年龄段的孩子交流起来障碍更少,对交际能力的提升更有益。
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说:“一个职业人士成功的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所以孩子的社交能力多早培养都不算早,那是孩子融入社会的桥梁。
原因三、人格独立。
一个没有真正独立人格的人在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时候,会产生难以忍受的无聊。
他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对任何事情都得过且过,孩子如果成长为这样的人,对家长和孩子自己来说都是非常悲剧的。
每个人的人格都深受父母家庭的影响,但通常情况下父母由于所处的阶级、知识涵养而有方方面面的缺陷。那么孩子在形成人格的过程中读寄宿学校,则能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养分,从而使得自己的人格更加丰厚,于社会中更能游刃有余。
曾在网络上看过一些寄宿学生写的心得,大部分孩子都从寄宿生活中获得了成长,其中一位写道:
“一开始觉得很酷,可是生活了一段时间就觉得也没什么。只是做了一些原本就应该是自己做的事情。和同学的共同学习、生活的日子让我获得很多快乐,感觉比以前走读的日子更充实。”
类似此类的感悟心得很多,也就是说通过实践证明,寄宿生活对大部分孩子来说结果是正向积极的。
当然以上结果寄托在孩子前期的成长教育有比较良好的基础,且选择的学校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上相对先进。
我国很多基层的寄宿学校,完全是因为很多乡村城镇的孩子在当地没有学校可供读书才出现的,因此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基础设施、教育资源等方面不能提供良好的供给。
此类学校对很多翻山越岭读书的孩子来说,只能实现知识的获取,像前面提到的性格品质方面的培养则微乎其微,那么在这一问题上家长自己要懂得权衡。不过这也是局部现象,相信通过我们教育部门的改革逐渐会有所改善。
关于寄宿学校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则是:在送孩子去读寄宿学校以前,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寄宿学校。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总有一些孩子需要不同于普通孩子的教育方式,去引导他发现真正的自己。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孤僻且难以和同龄人交流,那么一定不要把他送到寄宿学校,那只会加重孩子内心的恐惧和绝望。
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和依赖感,在他们的内心建立起信任以后,再慢慢有针对性地培养其他能力,切勿操之过急。
认为自己孩子内向直接丢进寄宿学校,要知道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排挤、欺凌。
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在家孤僻,但和同龄人相处比较轻松,应该选择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里他与人相处的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如果家长里爷爷奶奶对孩子特别溺爱,那最好送去寄宿学校,然后家长们实行每周相聚一次的方式,给孩子情感依赖,同时物理隔离以免他养成骄纵的习惯。
如果你有孩子,你会不会送她去寄宿学校?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Anthony, E. J. (1987). Risk,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n overview. The invulnerable child,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