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取得职称的四种方式!
职称表明一个人在某行业的技术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事业单位直接和工资挂钩,备受关注。但事业单位取得职称有四种方式,你都知道吗?
职称是能力和水平的象征。一是职称评审。即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取得职称的一种方式。一般程序是个人申报、单位民主评议、单位推荐委员会推荐、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最后,提交到当地的人社部门组织进行评审。提供的主要材料有:毕业证、学位证、继续教育证明材料、证明个人能力的奖励和荣誉、论文等。需要说明的是:评审取得的职称仅在本地有效。二是职称考试。即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成绩合格取得的一种方式。能考试的取得职称的不再设置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主要有会计、经济、统计、审计、卫生、社会工作者等初级和中级职称。这种方式取得的职称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三是职称确认。即通过人社部门的认定直接取得职称的一种方式。前提条件是正规全日制毕业,并且学历要和从事的专业一致或相近,即学的和用的相一致方可。一般情况下,硕士研究生工作三年可确认中级、本科毕业生工作一年可确认初级、专科毕业生工作三年也可确认初级。
四是流动认定。前面提到了评审取得的职称仅在本地有效。如果因工作调整到职称评审地以外的地方工作,需要到本地人社部门进行流动认定。前提条件是,在现单位工作一年以上,并且符合当地的评审条件方可。在事业单位,职称的取得一般要逐级取得。即先取得初级、够一定年限再申报中级、中级够一定年限再申报高级。但对于民营企业,可享受绿色通道,不受单位岗位限制和自身职称的限制,只要年限和专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可越级申报相应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