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底,青海省某学校的办公室内爆发出了激烈的争吵,一个年轻的男声说道:“我想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话音刚落,一男一女的声音回到:“不行,绝对不行,你那么高的分数必须给我们报个清华北大!”另一个男声也加入其中,说道:“是的,你不读清华北大就可惜了!”
接着3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不断说着“大道理”,让那个年轻的男孩左右为难,最终,他妥协了,他在志愿上填下了北京大学。此时的他们万万没想到,仅仅1年后,男孩便执意从这所最高学府退学,并转身走进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技校,轰动全国,他便是青海学霸周浩,转眼12年过去,他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
他叫周浩,从小就是个特别机灵的男孩,动手能力极强,最喜欢的就是拆分机械,家里的电器统统遭过他的“毒手”,虽然没少挨骂,但“实践出真知”,到后来周浩已经能轻松复原他们,家里电器坏了,他随便捣鼓一下就好了,故而周浩很早以前就想好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8年,周浩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并一举拿下了660分的好成绩,是青海省理科前5名,这样的好分数,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自然是随他选择,他却毫不犹豫地选中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实用性课程,非常适合他,然而“不幸”的是,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争吵,父母和老师均不同意他报考北航,而要他填报更出名的大学,年幼的周浩只能妥协。
同年8月,顶着如火的骄阳,周浩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既来之,则安之,他期待能在北大能有一个新的开始。但事实证明,北大确实不适合他。
首先,北大整体的学术氛围非常浓郁,动手机会相对较少,生命科学专业还经常要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然后进行理论分析,让他压力很大;其次,这个专业的很多学生未来几乎都会读研究生、读博,这就意味着要天天闷在实验室里,这种路根本不是周浩想走的,于是他开始迷茫,开始丧失积极性,敷衍完成任务。
经过一番思考,周浩决定转院,或许转到工科院校会好一点?可转院哪有那么容易,想转的院和所在的院系公共课要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转院,而周浩所在的生科院和先去的工科院八竿子打不到一边,终日的迷茫和混乱,逐渐击垮了这个年轻的男孩,最终,他崩溃了,提出了休学1年。
他瞒着父母,跑去了深圳,当过电话接线员,做过流水线工人,实践是真的实践了,但周浩也体会到了“社会的毒打”,还是决定回校好好学习,但结果还是无法接受。
在经历了强迫自己接受、产生转院念头、经历社会毒打、逃避残酷现实等等,周浩产生了转校的念头。其实从进入北大开始,他就一直在网上搜索中国的一些技师学院,同时也看到了德国数控技术方面的水平,对比两国之间的差距,更加坚定了周浩的想法。
他认为,中国非常缺乏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其实像德国的很多技术工人,都是高学历,但反观中国的技术工人,基本是低学历。再三思考后,周浩决定正式转校,去北京工业技师学院读书,因为这所学院在数控技术方面的水平,是国内领先的。
远在青海的父母听说儿子要从北大退学,而去一所名字都没听过的技校读书,顿时火冒三丈,要求他立刻回北大,但这一次,周浩无视了家人的阻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就这样,昔日的北大学霸来到了技校。
周浩来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全校轰动,要知道,以前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为了招生,早早给农村户口的孩子减免学费,但都没多少人愿意来读,如今竟然有北大的孩子主动来,校长、党委书记统统出动,欢迎周浩,并给他安排了最好的班级,最好的班主任。
很快,周浩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看着实验室10多台瑞士进口的数控机器,老师手把手亲自指导,自己立马能动手操作,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周浩无比激动,他仿佛重获新生,他每天废寝忘食地学习着一切,日复一日,周浩成为学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2014年,周浩从81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拿下了全国第6届数控技能大赛冠军,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周浩已经毕业,并被留校任教,还拿到了北京户口,成为一名广受学生喜爱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老师。
2018年,周浩还在全国第一届技工院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机械类一等奖,一切都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着!若是当年他听父母的话,强迫自己留在北大学习不喜欢的专业,或许就没有今天的喜人成绩,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