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ESI数据,湖北省各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程度如下表,图中超过100%(数值标绿的高校)意味着进入全球前1%,湖北有三所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图中超过50%(数值标红的高校)意味着接近进入全球前1%,湖北有两所高校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除上述五所大学外,湖北排名靠前的高校还有武汉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医药学院和湖北经济学院,这些高校也组成了湖北高校社会科学前十名。
投稿作者 媒体人冯煜晖
“社会科学总论”学科涵盖一所大学所有社会科学学科的总体科研成果,ESI前1%的学科一般被视为国际高水平学科,而进入ESI前1‰的学科一般被认为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主要由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公共事务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等单位完成。
中国地质大学
前两校的入围,大家不会奇怪,中国地质大学社会科学杀入全球1%,很多人会不解。中国地质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地质学院,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地质系(科)合并而成。1975年,学校正式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5人,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 9人,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作者61人、85人次。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综合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进入前1‰。《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CSSCI。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在143所参评学校中并列第15名,进入前20%,公共管理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07年获批教育部工商管理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10年《管理学》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市场营销学》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三个学科分别获得B-。
武汉理工大学
在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中位列第15,在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第14。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近十年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约55%。
“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5377项,累计到校科研经费105.32亿元(其中2019年度10.74亿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08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41项。SCI/SCIE收录论文10975篇,EI收录论文11066篇。
武汉科技大学
已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0项,创历史新高,分别属于马列·科社、应用经济、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中国历史等六个学科,文法学院获4项、马克思主义学院2项、管理学院1项、医学院1项、艺术学院1项、汽车学院1项。
加强与理工科的交叉结合为文科发展注入新动力,努力推动人文社科科研水平上台阶、获突破。此次公布的两个青年项目《基于GIS的经传所见荆楚地名研究》《智慧出行的方案定制及服务提升策略研究》均是社科与工科交叉领域的研究项目。成功入选、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成为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湖北医药学院
成立于1965年,原名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2017年,学校主干学科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8年1月,学校正式进入湖北省“双一流”建设方阵。
近年来,我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128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2010年以来,获得省科技进步奖52项,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项,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先后与丹江口市、房县等政府、骨干生物医药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56项,签订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31项。
湖北经济学院
最早可追溯到1907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建成了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分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省委省政府改革智库2个。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科研机构12个。现正在与荆州市、黄冈市等7个地市开展战略合作。近5年,承担国家自科、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10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6项,36份研究报告得到中央、省部级领导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