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对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体验却是纸上谈兵,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亲自去体验农民播种的辛苦,无法体会真正的劳动是什么样子。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按照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场所,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并形成制度,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支持大学在食堂建立育人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
教育现状
现在的教育虽然强调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更多的还是“唯成绩论”,教学大多停留在口头和书面,缺少真正的实际感受。学生只需要负责学习好,每天忙于写作业和奔波于各大补习班,其他一切都有父母,也造成了很多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当然这个现象也不只限于孩子,很多家长都不一定分得清楚。
新高考改革后,也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强化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一些地区,将每位学生在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级(九年级)或高三的最后一次综合素质评价计入中考成绩、高考成绩和学生档案,作为高中录取和大学录取的参考或录取数据。一般分为七个维度(不同的地区或学校结构略有差异),分别是"道德品质"、"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公民素养"、"审美"、"表现能力"、"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
实施难度
城市难在安排
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规定是很好的,但关键是在如何落实,要想真正实现一次“劳动体验课”,不能只是浅尝辄止,千万不要流于形式。如果只是采摘一小时,那就变成了走马观花似的乡村旅游。对于城市的实施就需要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如何体验?怎样体验?哪里体验?时间安排?等都是未知数,需要教育者充分协调各方因素,合理安排,达到回归劳动本意的目的。
农村难在贯彻
现在不仅仅是城市存在劳动教育的问题,很多人都以为农村孩子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天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但其实不然,在家里爷爷奶奶宠爱着,他们也很少有机会走到田间,现在很多农村孩子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很多人更愿意把土地承包给别人,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外出务工,在一定层面上和城市的孩子并没有任何区别,“十指不沾阳春水”似乎已经不足为奇了。在农村劳动教育也在不断淡化,想要真正推行这项政策,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农村孩子的监督。
这是继推出《劳动课》之后,又一项影响深远的教育政策,推出后大多数人也表示赞成,但最终还是在如何落实,回归劳动的本意,学会珍惜,学会知足,对中小学的成长也是大有好处。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啦,关注了解更多高考资讯!欢迎各位小伙伴点赞、收藏、分享、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