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不一定能培养出艺术大师,但应该努力培养出用艺术表达人生体验,寄予自我思想和情感的学生。
艺术离不开技术。没有基本的素描功底,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可能问世;同样,没有基本的雕刻技法,米开朗基罗那些不朽的雕塑也不可能横空出世。
当今时代,学习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艺术教育设定了等级来衡量学生的艺术水平,学生纷纷报名考级。在艺术培训班里,教师用专门的教材来培训学生参加考级。这其实就是对艺术教育的技术化的强化,艺术教育也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技术化倾向,艺术成了一个可以量化的体系。
艺术教育是否成功有了一个可以遵循和量化的标准,很多家长看到了“希望”,纷纷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艺术特长生”。这意味着他将会在严酷的升学竞争中得到照顾。表面上看,艺术特长生的设置似乎是对艺术人才的极大重视。不可否认,某种意义上的确保护了个别天才型的艺术人才。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大部分艺术特长生都是人为培养出来的,而衡量艺术特长生有一个量化的标准,那就是考级。考过的级别越高,证明这个学生某一门类的艺术水平越高。
艺术是审美的,而审美本质上如康德所言是无功利的。但艺术的技术化让艺术教育蜕变为功利化的、收益丰厚的产业,就如当下,成了非常有用的升学的敲门砖。中国家长一窝蜂地让孩子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班,中国儿童学钢琴和小提琴的数量大概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表面上看,艺术教育真正是在从娃娃抓起,其实是反映了整个社会对艺术教育技术化的认同。令人担忧的现实是,很多在艺术培训班学习的孩子视艺术学习如畏途,没有培养出真正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笔者认识一个钢琴考级已经考到业余十级的孩子,问他喜不喜欢学习钢琴,他回答,“恨死钢琴了”,其神态和语气令人担忧。技术化的艺术教育造成的是对未成年人心灵的异化,被迫学艺术的孩子可能在重复性的训练中慢慢变成缺乏思想、缺乏情感的人。而这些孩子,有一部分将成为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
对儿童艺术教育上的技术化训练,确实给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教育输送了一批专业技术娴熟的学生。艺术院校和普通院校在招生上的一个重大区别是,除了参加统一的高考,即所谓的文化课考试,还要提前参加专业课考试。考生要先拿到所报考的艺术院校专业课考试合格的证明,才能报考。学校在录取时,以专业课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按不同比例录取考生。一般而言,专业课成绩占的比重会更大。
多年以来,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成绩偏低的很大原因在于,很多考生在10岁左右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有些考生根本没有接受中学阶段系统的学习。而且考生还需要很多时间准备艺术专业考试。那些准备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然后准备考中央音乐学院的孩子,为了成为“郎朗”,早早就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租住在大学附近,练琴就像苦役。而他们的父母经常要牺牲其中一方的工作,进行陪读和陪练。正因为艺考能够培训,能够量化,导致很多平时文化课成绩偏低的考生把考艺术院校作为上大学的一条捷径。
很难想象,一个连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都一问三不知的学生,将来怎么可能会创作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我们要反思,艺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美国有一本著名的人文学通识教材,书名“艺术:让人成为人”很醒目地点明了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其实点明了艺术的人文本性。艺术要反映人的灵魂,体现人的精神追求。艺术教育,是一种关乎人类心灵的行为,而艺术教育的技术化偏离了艺术的本性。这本通识教材,第一部分标题为“人文学和你”,点明了人文学不是各个艺术门类的汇总,它首先是与特定个人发生直接联系的“活”的人的文学,而不是死去的知识。艺术教育是要让人“成人”,成为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的人。这本教材面向的是没有多少文科背景的学生,第二部分“人文学科”中分门别类介绍了神话、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台剧、电影和电视,但都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归结到“你”——正在读这本书的学生,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最终认识自己。比如在“神话”这一章,强调神话并不是久远的、不真实的故事,而是从人们心底、从灵魂之中自然涌流出来的故事和诗,就像呼吸和饮食,是生存必需品。
由此反思我们的艺术教育,我们面对的是专门学习艺术的专业学生,可是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一味地把艺术学习和考试量化,强调技能,忽视了学习艺术的学生的心灵。久而久之,当我们偏离艺术的本性,不仅难以培养出熟谙人类心灵、表达生命情感的艺术大师,还培养不出人格健全的人,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悲哀。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艺术教育更应具备这一点。
艺术离不开技术,但技术最终只是手段,真正的艺术要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性。傅雷先生说过:“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当罗丹反复打量自己完成的巴尔扎克塑像,最终砍下塑像的双手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白,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就在这决定的一瞬间;巴尔扎克的神韵,就诞生在这一瞬间。所以艺术离不开技术,但是艺术毕竟不是技术,只有娴熟的技术,充其量只是一个艺匠。我们的艺术教育不一定能培养出艺术大师,但应该努力培养出能用艺术表达个体的人生体验,寄予自我思想和情感的学生。
让创意成为一种习惯,让未来多一些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