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鄙视链”揭秘:有的家长输了,孩子却赢了

最近有个词很火——「内卷」。

什么意思?

打个比方,邻居家孩子报了辅导班学英语,她不仅自己报,还会问你:

报XX辅导班了吗?

没啊。

赶紧学啊!孩子跟不上,以后要吃亏的。

后来你报了。2个月后,所有孩子都报了。

大家又回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

就这样,有人想抢跑,就要不断加码。

这就是「内卷」——过度的内部竞争,导致标准被迫提升。

我家孩子经常让我帮忙做作业,一开始我想,小学生的题能有什么,结果一看傻眼了:观察、分析天体的运动轨迹和原理……

后来,超前学习越来越多,孩子的作业越来越难。

这是「内卷」的传递。—— 孩子内卷,家长焦虑,又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焦虑,是这届家长的标配。

背后的根源,不是竞争,而是内卷。

很多地方,幼儿园就开始内卷了。

在上海,为了挤进一个好的幼儿园,有家长从出生第3天就开始排队,最后还是没排上。

即便排上队了,还需要等待抽签摇号,这张孩子人生中第一张「彩票」,中奖概率比摇中北京车牌还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终于幸运拿到了入场券,别着急,面试还能刷下去一大波人。

还记得《三十而已》顾佳全家幼儿园面试的场景吗?很多地方更夸张。

你以为只是在幼儿园参观玩耍——其实是一个隐藏面试,面试官在悄悄观察孩子有没有上学欲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知名大V@使徒子,曾经是中考状元、清华学子、哈佛毕业生,2016年公司估值7000万的人物,在上海申请幼儿园入学,就是这么被拒绝的。

而且还是2017年的事儿。

相比起来,他们动辄每个月上万的学费,似乎都显得没那么夸张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为这种事只和一小撮精英群体有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抢跑」,内卷越演越烈。

比起香港,上海这都算小巫见大巫。

香港TVB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为了应对幼儿园竞争,普通家庭的孩子6个月就上辅导班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光学习好是不够的。

学业要和别人学的不一样才有竞争力。

学多少才够?

别人学10个,你就要学20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到什么级别才够?

8级别人也能学到,要上小学就要拿到表演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什么乐器比较好?

普通的乐器别人也能想到。

要学就学冷门的没人学的乐器,才好拿得出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学更是内卷重灾区。

买学区房的,拼财力;报辅导班的,拼努力;学到半夜的,拼时间。

杭州一个家长群,40%的孩子在学奥数,其中一多半学到了二年级,还有人学到初一、初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海一个家长群,比海淀家长还狠。加群实行「申请制」,必须达到「入群最低标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就连一个毕业于清华的海淀妈妈,也被拒之门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内卷最残酷的还不是竞争本身,而是僧多粥少,资源有限。

比如内卷大省——河北省。

衡水中学引入军事化管理、量化管理,用几近苛刻的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单位时间学习强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高考既然是省内竞争,谁都不想落后,于是全省中学纷纷去「取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问题是资源有限,河北省只有一个211大学。

孩子平均成绩从520分提升到了560分,最后能上的,可能还是一样的学校。

内卷,降低了集体幸福感,作为一种恶性竞争,危害不可谓不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更可怕的不是竞争,而是家长被拖垮,孩子失去自我。

张炘炀就是一个例子,他曾是中国最年轻博士。

小时候,父亲发现张炘炀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在两岁半时,他就花了三个月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4岁读小学一年级,6岁升入五年级,9岁直接上高三。

年幼的张炘炀频繁跳级,学业能跟上,心理年龄却停滞不前。

十三岁,他开始沉迷电脑。之后,张炘炀逐渐泯然众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提前「抢跑」,一开始看似跑得快,可人生是马拉松,领先一时,未必领先一世。

一个6岁女孩得了抽动症,妈妈找到治疗师帮忙。

治疗师发现,这个女孩年纪虽然小,妈妈却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写字、算题,培训班作业很多。

可孩子手部精细运动还没发育完全,写字慢,完不成要求,却被迫写字,一来二去,就得上了抽动症。

这位妈妈在治疗师的建议下,停掉了孩子的学科培训,孩子才恢复了正常。

著名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很多家长都知道。

1929年,美国儿科医生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做了爬梯实验。

一个从46周起,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楼梯训练;另一个直到52周大才开始同样的训练。

第53周,晚训练的宝宝爬得慢一些;但仅仅一周后,只练了两周的宝宝爬楼梯比练了8周的宝宝还快一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内卷下的超前教育未必有意义,在孩子不适当的年龄教学,也许反而事倍功半。

心理学家Matthew McKay与Patrick Fanning在他们的著作《自尊》当中描述了一种人:

有的人把自己看作空的壳子,认为自己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取得某种成就之后,他们才有价值。

这就是「空壳综合征」

对于孩子来说,优秀才值得被爱是一种悲哀。

内心的充盈,是他们面对这个世界最有力的武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关于内卷,知乎里有个回答让人细思极恐:

内卷是一场游戏,每个人手里一个按钮。

每次你按一下这个按钮,你就会+1s,其他人会累积失去1.1s。

你不按,总有人要按。

那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

前几天,清华大学教授刘瑜的演讲,似乎可以给出一个答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提到现在孩子人人学钢琴的现象,她说:

北京可能有3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咱们楼上楼下就有四五家,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要想出类拔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还不如让孩子学习古希腊罗马史。」

看到别的鸡娃妈妈拼命自学,她说:

「我们家孩子以后就让她开个奶茶店得了,结果群里妈妈也都要让孩子以后开奶茶店。奶茶店竞争也这么激烈,我们家的孩子开煎饼店算了。」

清华教授说:自己的女儿,也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教育有时也像握着一把沙,越是握得紧,可能失去更多。先把自己放在一个平常心上,每进步一点,也许还能得到更多。

有人说,教育最大的焦虑在于,别人都在「鸡娃」,我不鸡血都不行......

其实未必。

朋友家儿子,学习天分不高,爱玩,高考400多分,没到本科分数线。朋友想送孩子去省外一个出名的中学复读,要花几十万捐校才能进。

「去好学校,环境所逼,别人都学,他还能不学吗?」

我说:「他去了一定垫底,跟不上,心态可能会崩,不如去一个更适合的学校。」

朋友听了劝,改送孩子去了本市的好高中,第二年的成绩也进步了很多。

找到适合自己的,比随大流更需要智慧。

内卷下的拼娃,可以带来一些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未必真的安全。

你往人最多的地方扎,那肯定是踩踏式的竞争。——这可能是内卷的一个陷阱。

把眼光放长到孩子一生,比看中眼下一点成绩要重要。

父母不应该是开关,把压力直接传导给孩子;

父母应该是容器,托住孩子,容纳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亲戚家有两个儿子。

一个是05年的高考生,一个是09年的高考生。

大儿子报志愿时,会计学势头正劲,孩子学了会计,后来专业受限,工作遇到瓶颈。

二儿子报志愿时,土木学正是热门,孩子本来按自己喜好报了计算机,大二在父母的安排上转到了土木系,后来也后悔了。

你们发现了没?大家都内卷,最可怕的永远不是失败和落后,而是埋头拼劲全力才发现:

世界都变了。

清华大学前校长陈吉宁说:清华校园里有很多「A型学生」,但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X型学生」。

所谓「A型学生」,是指传统观念里的那些「好学生」,他们的成绩总是能得「A」。

而「X型学生」不同,他们的成绩并不一定拔尖,但综合能力更强,能适合变化,很难被打倒。

最智慧的家长,比起看到变化,更要看到「不变」。

满世界都是路,但我们要选择自己的脚步。

走得稳,才能走得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者:桑榆晚,自由撰稿人,文艺且冷静,用文字陪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