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原:两度登上《自然》,弃外籍回国,曾被质疑物理水平很一般!

近代社会,英国人因为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英国的百年繁荣。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欧美和日本等国率先完成技术突破。

这些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占领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几十年间,它们利用技术输出操控着发展中国家,因此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

时至今日,这些国家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从过往的历史经验中,我们知道只有掌握核心技术者,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

迈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国为了增加国际竞争力,重点发展科技项目,不断加大对科学人才的培养。这期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研人员,其中有一位最引人关注,他就是天才少年曹原。

曹原14岁时以699的高分考入中国科技大学,18岁时进入麻省理工大学深造。2年前,22岁的曹原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两篇石墨烯领域的重磅论文。

凭借这个重大发现,同一年,他被《自然》杂志选为影响世界十大科学人物,并位居榜首。

曹原此时获得的成就,在中国科学界已经无人能及,作为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曹原的学术前途无疑会一片光明。

对于这样一位天资聪明,学术成就高的青年科研者,多数老师和前辈都不吝啬赞美之词。然而中科大博导吴明卫谈及天才少年曹原时却表示:这人物理水平很是一般。

吴明卫曾说,曹原上过他的《固体物理》课,在课堂上曹原表现平平,和其他学生没有多大差别。他认为曹原能取得如此重大的科研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博士生导师Pablo。

吴明卫此番言论一出,迅速引发了热议。能在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二篇原创论文,全世界都对之称赞的天才少年,吴明卫究竟有何种底气质疑曹原呢?

实际上,作为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吴明卫确实有发言权,只不过他对曹原的质疑有失偏颇也是真。他有理由怀疑曹原年纪小,学术基础不扎实,但不应该否定《自然》杂志的评判。

这本杂志作为评选诺贝尔奖,和判定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其专业水平不容置疑。

那吴明卫为什么会“口出狂言”,如此较真地否定曹原的成就呢?

实际上,他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位老教授摆明就是嫉妒曹原。

世家出身,有科研资本

吴明卫敢公然质疑曹原,和他的身份、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吴明卫自己本是教授出身,父亲吴杭生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在教授世家,吴卫明一生没有经历过坎坷。

在科研领域,吴明卫获得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作为凝聚态理论物理的杰出学者,吴明卫学术功底非常坚实。

不过,这些和曹原的成绩比起来,有些小巫见大巫的意味。吴明卫科研经验丰富,却从未在《自然》杂志上刊载过论文。

用论文评价一个学者的成就,看起来有失公正,可是从现实角度来说,中国科研能力相比国外,本就差些水平。能被国外顶尖学术期刊肯定,科研成就和水平自然是更胜一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关于吴明卫说曹原在课堂上没有突出表现,这仅是他个人的看法。吴明卫本人在学生群体中口碑一般,他对学生不仅要求十分严苛,还特别喜欢教育人。

学生上他的课完全不敢掉以轻心,只能做个乖学生。这种情况下,估计吴明卫看谁都是平平无奇,连对天才少年都视而不见,可见他也是个狂妄之人。

吴明卫虽是物理学的资深教授,可是他也没有多少资格评判曹原的科研水平。

在科研领域,隔行如隔山,吴明卫从事的是理论物理研究,而曹原主攻实验物理,都是物理领域,研究内容却千差万别。

理论物理研究,主要看数学和理解能力。而物理实验,更注重联系实际,平时要多做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科研成果。

吴明卫作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难道会不知道他和曹原的研究方向不一样?

他不过是倚老卖老,对那些不了解物理研究的人,他的话语或许会产生一定影响力。不过大部人还是明智的,他的片面之词无法动摇曹原在物理界的地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曹原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拥有超强的天赋外,和他的努力也分不开。

而作为物理界的资深前辈,吴明卫从小学习条件比曹原好得多。在24岁的年纪,吴明卫是否有能力和曹原一较高下呢?旁人不用多说,实力不会说假话,懂的人自然懂。

天赋过人,曾是学校风云人物

曹原的研究成果登上《自然》杂志后,有人提出质疑,也有许多人对此引以为傲。

曹原曾就读的深圳耀华实验学校,甚至展开了向青年科学家曹原学习的活动,学校鼓励更多的学生像曹原一样,在科学领域不断探索,永登科学高峰。

曹原曾在这所学校度过了三年的学习时光,对于如此卓越的天才少年,学校老师普遍对他印象深刻,曹原当年的班主任曾形容他:“智力超群,学习能力很强。”

曹原11岁时就顺利考入学校的超常班,学习期间展示出了过人的灵气和天赋。曹原头脑灵活,也勤于动手,对物理实验尤其痴迷。

父母为了让曹原更方便学习,特意在家搭了一个小型实验室,并购置了一批实验仪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他孩子在这个年纪还在和玩具、游戏机相伴,曹原已经是整日沉迷在各种实验的乐趣中,因此积累了常人无法拥有的实验成果。

曹原在学校期间也是一心沉迷研究,他有时会把教室里的讲台或桌子拆开,就为了看里面的构造。连老师都好奇,他没有带任何辅助工具,却能拆解讲台,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

曹原课本知识学习能力相比一般孩子也突出不少,进入耀华的第三年,他已经完成了初高中的所有课程。

2010年,年仅14岁的曹原报名了高考,最终以669高分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

曹原因此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在耀华实验学校,从不缺有天赋的孩子,可是像曹原一样,天赋过人的却是少数。

他凭着对学习的痴迷,加上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早已默默的超过其他人。他是天才少年,也是一位勤勉刻苦的好学生。

情商出众,为人低调谦虚

一般来说,拥有超高智商的人,情商都不太乐观。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牛顿等人,都是性格古怪、桀骜不驯之人。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物理天才谢耳朵,在生活中也是名副其实的呆子。种种经验表明,智商高的人缺少和正常人沟通交流的神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曹原不一样,他不仅智商高,情商也高。学习上,大家都称曹原是天才少年,他并没有因此自傲。

他始终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大家眼里的曹原就是一个青春、儒雅、博学的少年形象,他和同学们都聊得来,人际关系也一直保持得不错。

对于曹原获得成就后的表现,老师曾用“宠辱不惊”来形容他。老师认为,曹原是个天赋过人的孩子,但他在物理领域的成绩,和他坚持不懈的探索有重大关系。

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日复一日的把心思投注在物理实验上,他几乎没有其他业余生活,他也甘之如饴沉浸在这样的学习生活中。

对曹原本人来说,别人夸他是学霸,称赞他的科研成就,类似的赞扬他都以平常心看待。曹原曾说过,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个特别的人,他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上。

也会遇到烦心的情况,这种时候他会用天文摄影进行自我调节。实际上,想要发展这种爱好,也需要极广的知识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天文摄影涉及光学、电子电路等多种科学知识,花时间折腾这些研究,对曹原来说就是一种放松。

“虽然曹原是物理研究者,可是他却拥有一颗文艺的心,曹原说:“只要仰望星空就能让他安静下来”能被星空治愈的人,都是纯真的人吧。

进入科大学习,光芒绽放

曹原在耀华就读时,成绩独领风骚。可是进入中科大少年班,这里都是一群“怪兽”级别的智慧少年,本以为曹原的优势会被淹没在人群中。

没想到曹原受积极学习环境影响,加上自身刻苦努力,反而绽放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芒。

当时学校布置了科研项目,其他同学要一年时间才能得出科研成果,曹原仅用一个寒假就完成了。能够做出如此成绩,曹原的天赋能力是基础,更多依靠的是后天勤奋努力。

大部分人进入大学后,除了平日的学习任务外,周末都会和同学一起玩乐、聚会。曹原的大学生活没有玩乐的时光,他的周末、寒暑假几乎都用来进行科研研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非常勤奋好学,经常去请教各科教授,总是会提出一些新鲜的问题,教授也非常乐意和他探讨。

科大本科导师曾长淦曾经长期和曹原进行学术交流,由此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一度认为他是卓尔不群之人。

在曾长淦教授的印象中,曹原是一名非常令人放心的学生,只要把题目交给他,他就能做实验,并写出优质的理论文章。

聪明的学生曾教授见过很多,可是聪明还主动的,曹原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不仅如此,曹原在实验室也非常受导师和同学喜爱,他才气过人,为人却低调沉稳,从不炫耀自己的成绩,与人总是和谐相处。

这样能力出众,又谨慎谦虚的人,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会被人喜爱。曹原是个天才,也是个品格优秀的人,这样的人值得被称赞无数次。

而对于曹原来说,他是一名科学研究者,勤奋研究固然重要,但想要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

去国外学习,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幸运的是,曹原在校期间就得到了去国外深造的机会,2014年,他经老师推荐,前往麻省理工就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曹原在中国是公认的天才,可是去到国外,没有人知道曹原这是谁,所以他的一切成果都要重新开始积累。身处异国他乡,加上年纪尚小,曹原刚开始承受了不少质疑和嘲讽。

如果不是内心强大的人,恐怕早就被这些质疑声影响,已经无心学术研究。曹原非常淡然,他一如既往把心思放在科研上,把压力转换为动力,并在物理领域发现了重大成果。

解物理难题,成科学界新星

众所周知,整个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随着现代社会不断扩张,能源需求也逐渐增大,为了尽可能保存有限的资源,科学家们在想方设法开源节流。

尤其在电力领域,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能源巨大浪费的问题。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有7%的能源,因为传输材质的问题,造成能源过度损耗。寻找节省能源的传输材质,一度成为了物理学上的难题。

荷兰科学家卡末林·昂内斯曾发现过一种“超导体”的传输材质,理论上这一材质可以将电力损失降为0,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在极冷的环境中才能完成传输,因此这个科研成果没能付诸实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无数的科学家曾经对这道物理难题无解,他们发现的传输材料都无法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就在科学界为此问题头疼之时,曹原的横空出世,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用的科学研究成果。

在麻省理工就读期间,曹原在实验室反复研究了这个课题,最终发现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发生偏移时,材料会发生剧变,因此会生出超导属性。

2年前,曹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两篇论文,就是这一实验的过程和结论。第一篇文章描述了叠加的石墨烯接近魔角时,会变成一个零散的能带,能带被半填充的时候,会变成莫特绝缘体。

曾经困扰物理学家几十年的高温超导的难题,因为曹原的这一发现,问题开始迎刃而解。同时也为研究电子与电子间的关联效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理论研究基础。

第二篇文章的描述的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观察多个样品发现,掺杂模特绝缘体相会发生超导相变,在强关联体系中,最有名的发现是铜氧化物中的高温超导转变。

曹原论文中的这些研究成果虽已被物理界肯定,可是要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想要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选用纯碳基进行超导作用,是一种不错且可行的方法。但曹原的发现也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真正的超导材质并没有研究出来。

不过,《自然》杂志会刊载曹原的这两篇论文,足以证明其研究成果备受业界肯定。当时这两篇论文被广泛传阅后,震惊了世界科学界,曹原由此成为了科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能够在世界舞台绽放光芒,曹原探索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作为一名95后青年科学家,曹原能够获得如此重大的科研成果,其能力让人为之赞叹。

相信未来曹原通过不断努力,在科学界会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到时候他能不忘记祖国,能够为国家所用,真算是中国科学界的幸运。

麻省理工学霸,物理界修补匠

曹原的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后,麻省理工的导师给予了他最中肯的评价。在导师看来,曹原就是物理界的修补匠,他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重新组装物品。

把所有生活中的物品拆了又装,乐此不疲,他也喜欢自己研究创新。进入曹原的办公室会发现,里面有他自制的各种望远镜零件,桌上摆满了各式计算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就像电影里的科学怪人,总是在研究稀奇古怪的东西。可是看他的论文会发现,他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理论和研究,这一点让人略感意外。

作为一名中国人,去国外学习,内向的性格是许多人沟通交流的障碍。曹原也是一个害羞的人,可是国外的同事却普遍对他评价很高。

他们认为曹原对科学研究的坚持不懈,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表现。尽管他比许多人年龄小,可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已经超过了许多人,这点让外国人也非常佩服。

而曹原对于学术研究的耐心,曾一度让导师甚感欣慰。有一次曹原花了六个月时间分析一项数据,本以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没想到最后发现是实验设置中的巧合。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估计会暴躁到掀桌子,曹原虽有些沮丧,却还是继续坚持完成实验。

能够对科研始终保持耐心,是曹原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原因。

科研领域就像一片汪洋大海,想要在大海中捞到宝藏,难度很大。尽管曹原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科研之路没有尽头,他还只有24岁,科研人生才刚刚开始。

不管以后时代如何变化,相信曹原会始终坚定信念,突破科研领域成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身为中国人,要为中国做贡献

中国对于人才的培养算是费劲了心力,曾经许多有能力,家庭条件不好的科学研究者,在政府的扶持下,获得了学习深造的机会。

而在这群被资助的人中,有一部人去往国外高校深造后,就忘记了祖国的恩情。他们有的为了生活,有的为了科研,选择放弃中国国籍,投奔其他国家。

这种为了个人利益,舍弃大义的行为,不被大多数人肯定。而有些依靠自身能力取得突破发展的科学研究者,反而心系国家,始终不忘家国情怀,他们坚持底线,不以获得外国国际为荣。

他们致力报效国家,要为祖国发展做贡献。曹原就是这样一位热爱国家的科学研究者。曹原被《自然》杂志评为十大科学人物后,让世界都看到了这位才气十足的中国少年。

他的论文震惊了国外学术界,无数科研机构和大学都想争取这位科学界新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专业角度来说,曹原如果去国外机构工作,可以享受更好的科研环境,相信这对他个人科研能力成长有相当大益处。

不过,曹原不愿意放弃中国国籍,因此拒绝了许多科研机构的邀请。中国是个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选择做中国人,自然要放弃外国国籍。

实际上,曹原对祖国一直保持着坚定不移的热爱,他曾在中国科大班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日上说过“我是个中国人,我学成以后要回到中国去。”

年纪小小的曹原能许下如此坚定的诺言,确实让人敬佩。今年,许久未露面的曹原又带着他的科研成果出现在了世人面前,继2年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后,曹原的论文又一次被《自然》杂志刊载。

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家,学术成果能够被业界持续肯定,可见在过去的两年中,曹原始终在潜心研究,专注本职工作。

他的坚持不懈令人赞叹,他不仅是中国青年科学家的楷模,也是90后的优质代表。吴明卫教授在质疑曹原时,一定没看过曹原的工作状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想必他自己也做不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投入科研工作。人的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对于曹原这样的天才来说,拥有勤奋刻苦的精神,能够助力他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对于普通人来说,科研领域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又离我们很近。能源节约或是科技发展项目的突破,能造福世界人民。

对于像曹原这样的科学家我们仅致以最大敬意,希望他一生顺遂,在科研领域发光发热,相信他的未来一定不可限量。

青少年科学家培养中心深圳站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