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狄奥根尼的木桶
来源|家长会了么(ID:jiazhanghuileme)
在我的咨询室里,曾出现过这样的案例。妻子不停抱怨丈夫“总是在加班,不知忙些什么”,指责丈夫“不管孩子,家里样样事都不操心”。而丈夫则在日日的责骂中离家庭越来越远,夫妻也就慢慢形同陌路了。
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争吵的起初可能并不是难以解决的事,比如丈夫忘记了纪念日。
但是就像案例中的夫妻,在一开始就难以放下身段,而是用扣帽子、贴标签、占领道德高地等降维打击等方式,却说不出心里的真实情感需求,效果也就背道而驰。
其实在类似事件中,妻子一开始想表达的仅仅是“你是不是不那么在乎我了?”、“我有点害怕自己失去吸引力了”。改变一种表达,可能改变一次结局。
同样,近期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的“禁吃狗肉”事件,阵营的两方谁也不甘罢休,开启了一场场“骂战”。
我们来看看双方的辩解——
爱狗人士:吃狗肉不文明,国外多数地区禁食狗肉。
反对方:崇洋媚外,说好的文化自信呢?
吃狗人士:自古以来传统,刘邦、太祖都曾吃过狗肉。
反对方:传统也有好坏之分,封建陋习也需要遵从吗?
双方各执一词,从道德、文化的角度找论据攻击对方,但谁也说不服谁。最后群体极化,矛盾越来越激化,难以找到妥协点。
其实他们想说的心里话无非是——
爱狗人士:狗狗这么可爱,见到狗被杀就感到痛心。
吃狗人士:我就是爱吃(或者虽然不会吃)但是平白无故被剥夺一项以前拥有的权利,觉得很委屈。
亲子沟通中也是如此,以下几句话是否经常出现在各位家长的嘴边?
你已经长大了,你能不能懂点事?
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呢!
你这么大了,这么还不懂道理?
这三句话都是直接给孩子扣上大帽子,又没有表达出自己需求。由于缺乏具体行为指导,常常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在他的著作中就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父亲对他12岁的孩子说:“我只是希望你能有一点责任感。这个要求难道过分吗?”
在咨询师与父亲澄清他的需求之后,这位父亲承认:“当我说我希望他能有点责任感时,我实际的意思是,他要听话,而不要固执己见。”
他反思到:“即使孩子真的很听话,也不能说明他有责任感。自己的需求和语言表达完全不相干。”
为什么我们难以说出心里话,总是需要找一个制高点去攻击别人,哪怕是至亲的人也不例外呢?往深了说,无非是以下两点。
01
羞于表达情感
儒家文化圈向来比较含蓄,沟通表达时也倾向于留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夏目漱石在教授学生翻译时曾说:“外国人表达爱意的方式很简单就是‘I love you’,但是亚洲人普遍都很含蓄,你可以在某个安静的夜晚找上你的心上人对她说句‘月色真美’。”
我国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更是如此。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岳云鹏的相声表演就阐述了这样一个现象:
父母向你道歉碍于面子只能说:“过来吃饭了。”
朋友道歉则说:“怎么啦你,有完没完了!”
女朋友道歉:“你是不是错了!”
台下欢声笑语,掌声雷动。笑声越多,越是说明这种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说到了大家的痛点。
含蓄的表达在文学创作上是意境与诗意,在现实生活中则是灾难。同事、朋友之间有这样的对话还好,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还要猜来猜去,只怕是不想出现误解也难。
更可怕的是,它还会改变孩子的沟通习惯。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是遵从本我,有什么就说什么,想要的东西求之不得则大哭示之,简单易懂。
可是在父母的“熏陶”下,慢慢地,我们似乎不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了。
在我的咨询案例中经常会出现病态的孩子。究其原因大多数家中发生变故(夫妻不和、二胎诞生等),孩子处于三角化关系中,无法直接用语言表达,只能以躯体化的症状来表达自己渴望关注,希望得到完整家庭的愿望。
02
“忍耐文化”
在日本的武士片中常常出现嘴里叼着一根稻草的武士形象。其实这一形象的塑造大有来头。
《菊与刀》一书中这样分析道:他们的文化以“耻”为主。对于武士来说饿肚子是一件值得耻辱的事情,即使他们空腹了几天也要表现出刚吃饱的样子。
所以那根稻草和柳条,其实是用来剔牙的牙签,武士们随时在嘴里叼着表明自己刚刚吃过饭了。
日本在江户幕府之后经历了很长一段和平时期,武士阶级的地位逐渐降低,地方大名为了节省开支不得不开始裁员。失去俸禄又不愿放下贵族架子从事生产劳动的武士沦为浪人过上了贫瘠的生活。
叼着稻草的武士形象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忍耐文化的体现,即使空腹也不能说出自己的想吃东西,也要表现出刚刚吃饱的样子。
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中国人奉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是因为是一家人才更加严格要求、不说真心话、以痛骂来反映爱。并且一厢情愿地觉得对方会理解,有什么不满也要忍着,将来长大了就会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对待外人反而要好“面子”,格外宽容,以礼相待,这叫“客气”。
生活中最大的悲剧就是选择对自家人苛刻,对外人客气;在外死要面子,在窝里隐忍过活。
是的,我们不应该“把最温柔的一面留给外人,把最肆无忌惮的一面留给家人”。
作为家长,我们不希望在工作中受的气回家发泄给孩子“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同样也不希望青春期的孩子对着自己吼叫“你根本不懂我,离我远一点!”
家之所以为家,还因为在家里我们能感受到家人对彼此的欣赏和慰藉。
如何让表达既能输出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不伤害家人,又是有力度的呢?可以尝试运用一些结构性的沟通技巧,让对话变得更流畅。
在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了一种结构化的表达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描述自己的想法,避免和家人产生因语义分歧而导致的冲突。
更重要的是,这种结构式表达简单易学只要xyz三步,因此它也被称为xyz陈述法。
在xyz陈述法中,x代表具体情境,y代表他人的具体动作行为描述,z代表自己的感受。
当你表达自己想法时,依照以下格式:
“ 当你在x(的情境)下做y(具体的行为描述)的时候,我感到z(第一人称陈述自己感受)。”
我们可以看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孩子晚归,一进门不等他脱鞋父母就责问:“你去哪里疯玩了,也不给父母打个电话,出事了怎么办?”
其实父母想表达的是对孩子晚归的担心,但是传递给孩子的可能是责怪:“你没守规矩,这么晚回来是去哪里鬼混了?!”这时孩子显然也不会有很好的沟通态度,一场冲突在所难免。
如果用xyz陈述法,我们可以这样表达:“你放学晚回家(x情景),又不打电话回来(y具体行为),我们很着急,担心你会出事(z自己的感受)。”
如果觉得不够,还可以在表达完情绪之后,继续说出自己的需求,可以用“我希望……”的句式。比如“我希望下次你要晚回来的话,可以提前跟我打个招呼。”
再比如,与孩子发生争吵,父母可能会说:“你小子居然敢和我吵架,我打死你!”
而如果xyz陈述法,我们可以这样表达:“你刚才吼我,我真的很伤心,你有什么不满的地方,我可能没理解到位,咱们可以聊聊。”
这种结构式表达的重点就在于说出自己的情绪、感受。这需要我们平时进行训练和感知,现在的我究竟处于什么情绪状态。
当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时,父母就不再是只想站在制高点压制孩子的权威了,或许我们会少听到一些“你不懂我”这样的话语。
相信我,放下自己的身段,丢掉“羞耻感”的担忧,多一些情感表达,多说出你内心真正的需求,会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亲近。
作者简介:这是一个家长、准家长和以后想当家长的人,都值得关注的公众号。专注于分享儿童教育心得、科学育儿理念、儿童心理研究;探讨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