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教育部11月30日印发通知,就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并形成常态、形成机制、形成氛围,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各校重点组织开展三项活动。
我国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的要求是深化新时代学校健康教育,与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结合,落实早检测、早诊断、早援助、早治疗,提升防艾知识知晓率,避免和最大限度减少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发生,不断提高青年学生健康素养。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重点组织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发布宣言倡议,开展健康教育。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中学等不同学段校长代表,发布校园抗艾防艾宣言,落实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要求。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确定的94所艾滋病防控试点高校要举办校园抗艾防艾专题研讨,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经验做法,为本地区其他学校、学生社团提供支持。
二是拓展载体形式,统筹推进宣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主流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控知识。高校通过拍摄青年学生抗艾防艾电影或小视频、编排情景剧、录制系列专题片、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制作包括艾滋病传播机理、感染者警示案例、规避危险情景和危险行为等内容的抗艾防艾网络展览,开展抗艾防艾形象化教育。发挥学校社团和青年志愿者作用,集中开展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在学校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广泛张贴宣传画、播放宣传影音,将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治志愿服务纳入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和学生实践活动内容。
三是用好宣教资源,增强健康意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艾滋病宣教平台和素材,开发制作适合本地本校实际的宣教材料并广泛使用。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增强个人健康意识,提高师生艾滋病检测认识,帮助认识和杜绝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雷嘉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