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中国有 1071 万人参加了高考,2688 所普通高等学校提供了703个专业,而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
前不久,关于填报志愿的新闻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专业呢?
对此,尚恩“少一门”高考英语精英课程的老师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了麦克斯研究院的调查成果,尝试从就业的角度,分析填报志愿的不同选择对应的相关就业市场。
一、相比理科,文科生确实不挣钱
大学读什么专业以后就要从事相关的工作吗?大概率是的。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全国本科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在2017年后稳定在71%。
尚恩老师提醒各位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如果有明确兴趣、目标的的同学不需要太纠结,但更多的人选择专业的目标是能够找到一份待遇比较好的工作,所以,同学们选择专业,“钱景”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根据麦可思《202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上看,信息安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起薪较高。其中,“信息安全”和“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的薪酬最高,月收入超过7000元人民币,远高于全国本科生月平均工资的5440元。 在毕业起薪最高的前十个专业中,只有“数字媒体技术”不是信息相关专业,但它也是数字技术相关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毕业半年后收入最高的专业都是理科专业,文科生无法填报。相反地,毕业半年后收入最低的前十名专业中有八个都是文科专业。
教育相关专业毕业后薪酬水平较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专业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在4300元左右,比全国平均毕业生工资低1000余元。
从未来薪资发展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收入仍保持领先。在毕业三年后,“软件工程”成为月收入最高的专业,平均每月收入11596元,除此之外,“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平均月收入都超过1万元。 “金融学”、“建筑学”后来居上,跻身毕业三年后薪酬前十榜单,而原来毕业半年后薪酬最高的“信息安全”则掉出毕业三年后收入前十榜单。 教育相关专业毕业三年后薪资水平仍然不高。“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三年后薪资依然垫底,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比全国同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平均工资低近2200元。 由此可见,虽然拥有寒暑假等福利,但教师在工资水平方面处于劣势。从毕业薪资上看,文科生劣势明显。
在毕业半年薪酬前十榜单中没有文科专业,毕业三年后薪酬前十榜单中只有“金融学”这个专业文科生也可报考就读。而无论是毕业半年还是三年后毕业薪资最低的专业几乎都是文科专业。 在现代社会,拥有技术可以更快地换取经济回报,所以理科专业的毕业薪酬比较高。
而文科专业,比起技术更多地要求理论知识和经验积累,本科毕业生们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相对较低,因此能拿到的薪酬也比较低。
二、文科生职业满意度比理科生更高
事实上,选专业不能只看未来能不能挣到更多的钱,满意度和幸福感也是需要考虑的。有些工作,倘若体现不了自身价值,即使工资再高也很难坚持下去。
有意思的是,虽然文科专业工资相较于理科专业更低,但文科生毕业后的职业满意度并不比理科生差。
从毕业半年后的职业满意度来看,毕业半年收入最高的“信息安全”和收入倒数第二的“小学教育”在职业满意度排行榜上分列第一、二位。 除了“信息安全”,半年后收入最高的前十名专业只有“信息工程”在职业满意度中排名前十。就业满意度低的专业多是理科专业,只有“广播电视学”一个文科专业就业满意度为60%,在满意度排行榜倒数前十中。毕业半年后职业满意度最低的专业是“金属材料工程”,就业满意度仅有50%。 毕业三年之后,很多本科毕业生“干一行爱一行”,更满意从事的职业,整体上,全国平均本科生就业满意度从毕业半年的68%,增长至毕业三年的70%。
在毕业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五个专业类别中,文科专业别占了两个,分别是教育学类和中国语言文学类,就业满意度为77% 和76%,位居满意度榜前两名。 虽然教育相关专业工资不高,但是就业满意度很高。即使在工作三年后教育学类专业的就业满意度也排名第一。由此可见,工资在教书育人的成就感面前不值一提。 纯理科专业类别中,只有数学类专业就业满意度 76%,与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并列满意度第二。文理兼招的护理学类,和艺术类的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就业满意度均为74%,并列第三。 材料类专业成为在工作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低的本科专业类别,就业满意度仅有63%。
对比可以看到,之前在高收入榜单上的很多专业类别在毕业三年后的职业满意度榜单上难觅踪迹,且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专业类都是理科专业。 理科生在毕业收入上优势较大,但文科生在职业生涯中有心理优势,虽然没钱,但精神生活丰富,没钱也能“穷开心”。
三、选错专业,该如何逆袭?
根据麦可思《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9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的比例为22%。 由于分数原因没能选择理想的专业,或者在工作后和大学接受的专业教育落差比较大,待遇不够理想......碰上这些问题,不少人在工作后会选择离职,甚至从事其他行业。这时,在机会多的大城市读大学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从麦可思发布的最新数据上看,一线城市就业“幸福度”、薪资均高于”新一线“城市。在薪资方面,一线城市无疑也是本科毕业生更好的选择。一线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为8608.5元,远高于“新一线”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6500.4元。 一线城市中,上海以9580元的月平均工资处于平均工资榜第一位,广州平均工资虽然是一线城市中最低的,但也有7847元,高于所有“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中,南京以7727元的月平均工资位居第一,苏州和杭州紧随其后。
在就业满意度上,一线城市的平均就业满意度为72% ,总体上高于“新一线”城市的68% 。
“新一线”城市中,东部沿海城市杭州、宁波、南京、苏州和紧邻北京的天津就业满意度均超过 70%, 其中杭州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75.2%,仅次于一线城市中的上海和北京。
不过,薪资高是一回事,这些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也高。高昂的房租成本,较长的通勤时间,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昂贵的物价让在大城市生活的压力比一般城市大得多。
但仍然有不少年轻人往大城市跑,在北京、上海、深圳就业的本科生中外省人比例分别为85%、79%和67%,是本科生外省人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
这也可以理解,在北上广深等就业热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也要远多于其他城市。
“在西北上大学的学生还在找实习时,在深圳的大学生已经拿到了腾讯的offer。”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
从之前的招聘网站上2018年5月底至6月底发布的超过10万份有效招聘上看,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最多。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在网站上有超过1万份的招聘工作,远多于“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中,杭州、南京、成都等招聘数量均不及上海的一半。 不过,在“新一线”城市中,杭州、成都有超过5000份招聘机会,远高于武汉、苏州、重庆等其他“新一线”城市。
最后,尚恩“少一门”高考英语精英课程的老师提醒各位同学,报志愿时,能结合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自然要更好,只要有实力、肯钻研,每个专业都可能有很好的发展。但也不能否认不同专业、在不同城市,工资和未来发展是不平衡的。 有时候,选择确实要比努力重要。
更多一手云南中高考资讯请关注云南尚恩教育,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推送专业、即时的信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