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们劝你看开是让你认命吗?先看看乔治王子和豪门贵公子吧

01

我觉得这个世界开始变得很撕裂。

比如最近刷屏的一篇文字——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当前教育的“军备竞赛”让孩子和家长都无比焦虑,“放弃成功”未必是坏事,并表示自己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看上去很有道理,但一位叫储殷的教授发文反对:一个清华大学教授的孩子能是普通人吗?就算最后混退学了,至少也是个高晓松。

尽管很多父母承认清华教授的话确实有道理,但实事求是的说,如果你隔壁家娃钢琴十级、数学第一、作文拿过全国大奖,你看着眼前刚考及格的孩子,还能心平气和地让他打游戏、出去玩耍吗?问题的核心并不是我害怕孩子成为普通人,而是担心面对残酷的竞争,他靠什么去立足?

因为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在骨干的现实面前要么尝到卧薪尝胆的甜头(比如985高校)毕业的父母好歹在残酷的竞争中立足,要么就遍尝了下岗的苦楚……对现实的焦虑投射到子女身上:我们不想让孩子被生活按在地板上摩擦,所以今天对他的高标准和要求,是期待未来的他走向精神和物质的相对自由。

当年勤奋的父母开始复刻孩子的培养模式,当年失败的父母也在调试孩子的培养模式。

接受孩子是普通人,只有有资本、有底气的父母才说得出这样的话。不信你去问一个下岗工人:你接受孩子是普通人吗?

我们到底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在结果没有出来前,在没有找到他真正的兴趣点前,必要强度的学习,甚至是比较功利的学习规划是必须的。这不是我说的,是我认识的一位清华毕业的家长妈妈说的。

她告诉我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武术,而且是一个女孩在学习武术。9岁的女孩子因为武术开始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斩获奖项。我大吃一惊,“怎么会让一个女孩子学武术,不是应该学跳舞、芭蕾、体操吗?”

她笑着告诉我,因为要打差异化竞争路线。所有女孩在学跳舞,竞争有多大?而男孩子学武术多,学武术的女孩少,相对来说女孩就容易出成绩。“况且以后她要出国,老外都对中国功夫很惊叹的。一出手就是好武功,也很容易在国外混出名堂。”

瞅瞅,精英家庭的军备竞赛比我们普通人规划得还犀利,还看得长远。人家早早就看到北京学钢琴的有几百万孩子,所以根本不去挤独木桥,而独辟蹊径,给孩子规划了更讨巧、更容易出成绩的道路。

精英家庭如此,普通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2

越精英越重视教育。

今年5岁的英国乔治小王子课表让人瞠目结舌,你细品一下,看看人家有多忙?

英国乔治小王子的课表:

数学、英语、法语、科学、历史、地理、计算机、宗教、戏剧、艺术、体操、游泳、击剑、高尔夫、陶艺、芭蕾等十余种科目。

要说教育军备竞赛,皇家都还在孜孜不倦地赛着呢?我们普通人,赛还没开始,起跑线都没踩上,就不让孩子努努力了吗?

越精英,要求越高。不努力的结果,就是被竞赛碾压,被生活淘汰的结果。

富人家庭更重视教育,更重视上名校。

赌王何鸿燊的儿子何猷君,富可敌国了吧?他的履历和身价一样闪闪发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上最年轻的金融硕士、数学精英。他凭什么呢?

还不是头悬梁锥刺股,跑在教育军备竞赛的大道上。

据说何猷君在麻省理工读硕士的那几年,竟然几乎拒绝了所有的社交……

3

作为普通家长的一员,我觉得对孩子有高期待值没错,只是家长的心态要调整好。心态上接受天才少有、普通人多见的事实,但不放弃不断鼓励孩子持续进步,不断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孩子勤奋、吃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就算暂时孩子是普通人,未来的岁月也会善待这样的普通人。

什么人能学习好?其中一种能力是专注力。

比如很多人现在看短视频,哗哗拨弄屏幕,不动脑筋只图呵呵一笑那种,很容易。真要让人沉下心来读完一部长篇的文字作品,没有十几年的教育积淀,真的坐不住。

专注力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培养出来的。

还有一种能力是总结和归纳能力。

工作中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小纰漏,会学习的人总是不断总结,分析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避免下次再犯。这像不像我们小时候做的阅读理解、概括中心思想。基础教育那么多年的系统集纳不是白教的,一次次的做题、考试、复盘,最终那些会总结、懂得学习的人站在了考试的金字塔顶尖,他们的理解能力、专注力、总结力一定属于强者。

有一部叫《塞伦盖蒂大草原》,讲各种动物的生存故事,其中有一些动物幼崽学习的过程,看似游戏,但是要反复练习。如果中途放弃了,哪怕只是稍微携带一点没能掌握捕猎的技巧,那么对不起,下一秒估计就成了天敌的果腹之舞,连命都可能没了。

人类世界没有那么残酷,不至于没命,但看不到希望也是很可怕的。

学习,需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和长期专注训练,一句话,就是得吃苦,忍受挫折、耐得住寂寞。

儿时的辛苦是为了成年后不辛苦。你赞同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