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们带着悠悠去科隆附近的一个国家公园露营。周五下午15点从学校接了悠悠放学就直接出发,周日中午12点之前必须离开(露营地和酒店一样有时间规定)。
在露营地夜宿两晚,真正待在那儿的时间不超过44个小时。
但是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呢?
因为只住两晚,准备工作还不算复杂。从周五中午开始,马克思去超市买周末两天要吃的食物:肉、蔬菜水果、面包、早餐、零食干粮、水、饮料和啤酒...
我在家里打包这两天要穿的衣物、鞋子(包括拖鞋)、毛巾、睡袋和洗漱用品...
因为露营地在僻静的山上,不提供食物,我们要自备两天的食粮。马克思把菜买回来后,我先是把周五晚上烤肉用到的佐料调好,涂在肉上面。
蔬菜吃凉拌黄瓜,黄瓜也事先切好,佐料拌好放在小盒子里(这样就不用带酱油醋油等等一大堆瓶子)。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再把佐料倒进去。主食我们就吃面包。
周六晚吃汉堡包,肉片和面包买现成的,还要自带番茄蛋黄酱、番茄、生菜、酱黄瓜。周六吃的苹果胡萝卜沙拉也事先在家做好。
悠悠自己夹汉堡包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带上所有需要的餐具、烹饪工具和吃饭要用的桌子椅子,肉、牛奶等等要放冰箱里,秋天夜里太冷还需要带上暖气,夜游需要灯。
就这样忙活了3个小时,终于赶在悠悠放学之前成功出发!
我和马克思总有一种“我们肯定忘了带什么”的预感,等到车上了高速公路才想起来:“糟糕,忘记带洗碗用的洗碗液了!”
幸好我们车里本来就放着洗碗用的海绵,所以露营的两天,我们就在没有洗碗液的情况下将就着用海绵洗碗了...
说实话,露营这么“麻烦”,我们为什么还要去露营呢?住酒店不舒服吗?家里不方便吗?
如果是朋友和亲戚从国内来德国看我,我是绝对不敢带他们去露营的。我怕他们嫌条件太艰苦简陋,吃的没有餐馆高大上,还凡事都得自己动手做。
2.
我自己以前就是个不爱做家务的人,因为从小到大父母从来没有让我做过家务和做饭,导致我既不会做,也不想做,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
四年前马克思带我和2岁的悠悠第一次去露营时,我站在一边看他和朋友们忙前忙后,却完全插不上手!
第一次露营的装备全部是马克思打包的,我只记得带帐篷,连要带被子这件事都能忘记...
可是那一次我却被露营地所见到的德国人热爱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精神深深打动。
看着德国爸爸们一会儿从车里拿出盐、胡椒等调料摆在桌上,一会儿又拿出孩子玩的自行车和小躺椅,车子里东西塞得满满的应有尽有却井井有条;晚上大家一边烧烤,一边喝酒聊天,孩子们在一旁自由玩耍。
我不由得在心里感叹,那正是充满了烟火气的温馨生活画面啊!
可以说,这几年我自己最大的转变,就是对做家务和做饭的态度转变!
当年在爱尔兰怀孕的时候,我的家人都说,没想到原来那个在国内除了学习工作,什么家务都不做的我,居然到了国外一个人一边工作,还能每天做饭把自己喂饱...(这段经历我写过:一个人在国外怀孕是什么体验?没事千万别出国啊!)
我想,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做饭和家务。即使是有阿姨和各种电器帮忙,有些家务还是需要自己做(比如洗内裤、收纳房间...)。
一个人如果讨厌做家务,那么在面对每天的例行家务时,都会是一副很痛苦的心情,也就很难做到享受生活。
像我婆婆很喜欢在花园里吃饭,天气好的时候,她每次吃饭之前都要把一大堆餐具和调料搬到花园的桌子上,要调整好遮阳伞的角度;吃完饭再把餐具和调料再重新搬回厨房,白白多出了很多工作量。
在家随便喝个咖啡,都要把餐巾纸叠得美美的
而以前的我呢,为了减少工作量,就干脆每天在厨房的餐桌上吃饭,多方便啊!
可是,这样虽然省去了把餐具搬来搬去的麻烦,却无法体验在花园露天吃饭的惬意......
什么是生活?每天围绕普通人的无非就是吃穿住行,有孩子的当然还要算上照顾孩子。
吃,一天三餐离不开做饭;
穿离不开勤洗衣服、叠衣服甚至是熨烫平整;
住要住得清爽整洁,更少不了打扫卫生和随时随地地收纳整理;
行,永远少不了各种充分的行前准备和路途的颠簸。
说白了,生活就是永无止境的家务,是劳动的付出,不是只有正儿八经的上班才是劳动。
我渐渐意识到,一个人如果讨厌做家务,回避做家务,过于追求结果(省力省时间)而忽略享受生活过程,总是把工作中的KPI应用到生活之中,
那么在无意识中就会把生活过得越来越乏味,最后干脆只剩下工作、刷手机,没了生活和情趣。
所谓的热爱生活,其实就是享受劳动,享受自己动手做的过程。
爱做饭的人,不会在吃上面敷衍自己;
注重居住环境的人,会花很多心思把家里布置得舒适优美;
想要漂亮的花园,亲手采摘自己种的绿色蔬菜水果,每天就不能在浇水上偷懒,还要仔细研究各种植物的习性;
想要享受在大自然中露营的怡人景色和放松氛围,就不得不做好充分的行前准备和自己动手做饭...
不论是生活中的仪式感,还是幸福感,都与劳动分不开。
3.
既然这样,那我们不是只要换一种态度看待家务,就能获得全然不同的生活体验吗?
据我观察,小孩子天生其实是很喜欢做家务的。但孩子后天形成的对做家务的态度,很大程度受到大人的影响。
我每次请悠悠帮忙倒垃圾、吸地、摆餐具、洗衣服叠衣服甚至是洗碗,她都很喜欢,经常要跟我抢着做。
在露营地露营时,我让悠悠把她的小椅子搬过来,结果她偏偏挑大椅子搬,还一脸自豪地偷笑着说:“我搬得动!”
让她帮忙擦车顶的露水,她也干得很起劲,觉得自己会做就是能干的表现
穿衣服的时候我提出帮她扣背后的扣子,小妞拒绝我:“不用妈妈,我自己会扣!”
说实话,自己扣背后的扣子连我都觉得吃力呢,有人帮忙我求之不得,悠悠这孩子竟然“不领情”,坚持自己做。
在悠悠眼里,家务劳动从来不是负担,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做起来很享受。
她不仅不嫌麻烦,反而从做家务中获得了满满的自信和对生活的掌控感,动手能力特别强,善于使用工具。要知道,做家务能增强孩子的自信这一点也是得到许多国外研究证实的。
我不会去对她说:“这么爱做家务干嘛?快去学习,考试多考几分有用多了。”
我也不会对她说:“千万别学做饭啊,以后找到好工作花钱请人做,或者让老公做给你吃。”
这无关钱多钱少,而是懂生活会生活的态度和生活情趣,是幸福感的源泉。
我希望好好保护悠悠身上这份与生俱来的对劳动的热爱,那是对生活的不将就不偷懒,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与最大保证!
我不是养女儿才这么说的,在培养生活情趣这件事上,应该不分男女,做家务也不止是女人的事。
回到我自己身上,我发现,如果不把家务当成负担去看待,而是看作每天的例行公事,就跟刷牙洗澡一样自然,尽量去享受它,做家务的过程也没有那么痛苦和折磨人了。
写文章写到脑子发麻,我就去厨房洗个锅,把碗从洗碗机里面拿出来,叠一叠晾干的衣服。
做这些简单的家务时,正好可以让我的大脑得到放空,同时还可以听听音乐看看娱乐节目,不失为一种休息。
一件小小的家务事,是带着抵触还是享受的心理去做,也许从表面看结果并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去做了,但是其过程却有着天壤之别。
心情不同,生活质量也就截然不同。
只要稍稍转变一下态度,就能收获不一样的体验和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话说回来,又何止做家务是这样。生活中那么多不得不去做的事,虽然不全由我们自己决定,但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态度去做它们,去看待它们,却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
有的人生活艰难,却懂得苦中作乐,看到好的一面;
有的人生活明明很富足,却依然一副苦大仇深、永不满足的样子;
这几年我写了很多关于幸福感的文章,我越来越觉得,幸福是主观感受,一个人过得幸不幸福,很大程度是由TA自己的生活态度决定的。
悠悠妈说
今天这篇又是一篇我的生活感悟,每次写生活感悟,我都是怀着忐忑心情写的,因为这些都是我的个人感受,是基于我自己的生活经历得出的,自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还请大家理性讨论。
不过,我依然希望忠于自己的内心,我手写我心。我写文章的目的本来也不是为了获得最多人的认可和点击,因此写爆款文从来不是我的目标。
世界那么大,每个人的想法都是那么的不同。但我希望在这个小小的写作自留地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毫无保留地和你们分享我的见解。
在精神共鸣中彼此陪伴和鼓励,也是一种幸福。相信你们懂的~喜欢今天的文章一定要给我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