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很多新手妈妈在讨论,宝宝睡觉经常一惊一乍的问题。
原本睡得好好的,突然胳膊一动,腿一蹬,把自己吓醒了。
大人抱着睡,宝宝非常安稳,放下去,突然伸开五指边抓边哭。
有位宝妈的经历更夸张,婆婆愣是说宝宝看到了不干净的东西被吓到了,找了一位僧人来念经,还在宝宝额头上抹了什么东西。僧人走前打包票,这下不会再吓醒了。结果,宝宝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实际上,宝宝的这种“一惊一乍”的情况大部分都是很正常的,被称作“惊跳反射”,也叫做“莫罗反射”。这是宝宝被强烈的感觉刺激诱发的防御性反射,是新生儿一种生理性表现,也是人从灵长目种系进化来的遗存现象,属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射。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受刺激后更容易引起兴奋。
惊跳反应一般出现在如下两种情况:
1、醒的时候,当抱着宝宝,突然放开对宝宝头部或者背部支持,宝宝就会如此惊跳反射,一般就赶紧抱上就好了;
2、睡觉的时候,受到周围环境(突然声音,光线,震动)或者内在的潜意识刺激,也会表现如此的惊跳,一般这样的情况会惊醒熟睡的宝宝,比较让人烦恼。
随着宝宝机体发育的逐步完善,一般3-5个月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家长一定要注意,如果超过4个月还存在这种情况,可能是神经病变。超过6个月还有,则很可能有神经病变,需要及时就医。
受惊跳反射的影响,婴儿容易出现“落地醒”和“惊醒后接觉难”两大睡眠问题。为了避免宝宝睡眠不好,以后成为“睡渣”而让家长苦不堪言,家长们赶紧试试下面这些小方法来减轻惊跳反射对宝宝睡眠的影响吧。
1、营造舒服的睡眠空间
无论是声音还是光源,不要给新生宝宝强烈的刺激,不然很容易引发宝宝的惊跳反射,包括妈妈在家里拉窗帘、挪动凳子等,不要突然发出声响。但也不宜过分安静,需要保持一定的”白噪音”,能够增强宝宝的适应能力。
2、襁褓法
婴儿阶段,宝宝们十分缺乏安全感,使用包被包裹双臂能有效预防婴儿的惊跳反射并提供安全感。包裹时注意并非“蜡烛包”,裹襁褓上半身要稍紧,给宝宝安全感;下半身要宽松一些,以保护宝宝髋关节。
▵襁褓法
家长还可以试着模仿子宫的环境,准备一个大的浴巾,卷成一个圆柱形,然后首位连接,围成一个椭圆形,然后将宝宝睡在中间,这样会大大的减少宝宝对于环境的陌生感,有种被紧紧包围的感觉。
3、轻拍安抚
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宝宝刚出生,还没有适应外界的环境,会没有安全感,所以当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宝妈可以尽快的抓住宝宝的小手,安抚宝宝的情绪,轻轻的拍拍宝贝,让宝宝放松警惕心,通过我们对孩子的肢体接触,可以传递孩子安全感,让宝宝更加安心。
4、放松运动
适当拉伸宝宝的四肢,帮助他有规律、有节奏的做一些伸展运动,这样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和智力的生长发育,帮助宝宝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减少惊跳反射的频率。
看完这些,相信对新手家长们来说会有帮助,当宝宝再发生惊跳反应时可以从容应对了。
文章内容转载自:母婴健康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