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在幼儿园门外,如果我们仔细去看、用耳去听,我们会发现校门口外焦虑一直就多过于有序排队,大家就连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都不忘抓紧时间唠嗑,多了解了解其他幼儿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实际上这些唠嗑除了好奇之外、还有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情况的一种旁敲侧击,变着方法地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情况。
关于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常见语言,通常都体现在以下几种场景:
“宝贝,早上吃的什么早点,中午有肉吃吗”
“今天在学校咋样?老师有没有夸你”
“早上上学冷不冷,在教室里穿着马甲热不热”
“宝贝,今天上学为什么不开心呀,是不是在学校被小朋友欺负了?”
……
种种看似旁敲侧击的语言,实际上总归来说就是一句“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
实际上每一个小朋友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回家所表现的情绪都有不同,而不同情绪也不一定都是在幼儿园形成的,比如清晨上学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没有如愿,孩子再次见到家长的时候可能就会把未了的情绪再次表现出来,再加上孩子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不愿意跟家长分享时任何的旁敲侧击,最终的结果都可能是孩子啥也不肯说,所以光依靠孩子的情绪去判断他们在幼儿园生活的状态并不确切。
全面性了解幼儿园生活,除了追着孩子问东问西、观察孩子的情绪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状态:
1、用“孩子气”的方式沟通
想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全面生活状态,那么家长就一定要学会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沟通,在现实教育当中有很多父母都是属于“直升机家长”,他们无时无刻不跟着孩子去监督他们的生活、控制他们的行为,一遇到事情还往往开炸地小事变大、大事闹得无法收场化,想要孩子主动跟我们分享某某事,那么就使用“孩子气”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或有不一样的良效。
“孩子气”的沟通方式,主要是拉近和孩子之间的平等距离,比如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情况如何,我们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宝贝,你猜爸爸(妈妈)今天吃的是什么早饭?”,由前言的早饭引子激起孩子分享的欲望,如果我们直接问孩子“你今天吃了什么饭”,孩子可能不想说、也可能大脑出现迟钝不知道如何去说,“孩子气”的沟通方式主要实效在于打开孩子的语言表达和分享欲望。
2、和孩子扮演“师生”游戏
想要全方面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孩子玩“师生”游戏,让孩子扮演老师这也算是最好的校园场景还原了,如果孩子回家特别喜欢扮演老师角色,则说明孩子在学校生活的比较好,首先孩子对老师的日常观察是细腻到细节方面,喜欢扮演老师的幼儿说明小朋友还特别崇拜、敬畏班级里的老师。
如果孩子回家后没有主动扮演老师、也没有扮演老师的欲望,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给孩子创造扮演的机会,可以用俏皮的口吻对孩子说“亲爱的某某老师,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新奇的玩法呀,可以和我这个学生分享一下吗”?主动以“老师”和“同学”的玩法去和孩子沟通,你会发现游戏一旦开始孩子很容易乐在其中。
和孩子扮演“师生”游戏,在小朋友们的眼里老师即是游戏的引导者,也是具有高高在上的威严感,学生变成老师也是绝大多数孩子内心不敢想、却也非常想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在角色扮演里孩子所表现的是幼儿园里的真实经历,这些经历也向我们反馈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包括孩子所学到的知识量。
3、不要着急、听孩子慢慢去说
有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愿意分享,而是不敢或者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因为绝大多数父母在了解孩子的时候都是带着爱的责备态度,前些天女儿回家说了好几次“老师让我穿短棉袄”,看着外边结冰的寒冷程度,最后几次态度很急促地对女儿说“你告诉老师穿短棉袄会冷,早上会冻感冒的”。
后来,女儿没有再跟我说穿短棉袄的事情,但是有一天早上却特别排斥穿长棉袄,甚至出现“不穿短棉袄就不上学”的坚硬态度,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沟通后才知道,原来幼儿园老师让女儿穿短棉袄没有照做的事情,让女儿有些愧对老师的叮嘱和劝导,为了女儿清晨的保暖问题、我还提出要跟老师沟通的想法,结果被女儿一句“你别说”给阻止了。
实际上女儿这种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害怕老师找家长、害怕家长找老师一样,孩子在担心老师会失望的同时、也会担心父母会失望,所以说当我们遇到孩子分享幼儿园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要着急、听孩子慢慢去说,最终不管决定如何、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尊重了孩子所呈现的结果必然是和谐有爱的!
---------------------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