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锦江学院发生了一起因大学生恋爱而引发的“悲剧”。
让人心痛的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些事情。
大学,到底有没有必要开设《恋爱课》?
曾几何时,有媒体发起一个关于“大学,到底有没有必要开设恋爱课”的投票,有超过88%的投票大学生都表示支持。
看得出来,很多大学生都比较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
而实际上呢?
确实已经有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关于“大学生恋爱”的课程。
比如,河南师范大学,就开设了相关恋爱课程,每次上课,都是座无虚席,有些同学宁可站到教室后过道里去听课。
而学校开设恋爱课的目的并不是帮助大家找男(女)朋友,而是为了引导同学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
可见,有学校已经意识到了大学生拥有正确恋爱观的重要性。
毕竟,正如《奇葩说》节目中,辩手席瑞所说的那样。
从小,学校教我们历史、地理、物理、化学……。
为的是让我们理解外在世界的变化,应对外在世界的挑战。可学校总是忘记教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勇敢地建立亲密关系,如何面对离别、自私、占有、欲望甚至阴暗。
而这些往往比外在世界更能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所以,很多学生,即使是到了大学,对于恋爱这门“大课”,依旧是一片空白。
何况,别说是学生,即使是早已经成家立业的家长们,在面对孩子恋爱时,也不能够正确引导。
关于孩子“早恋”,家长也得补补课
我有一位亲戚,女儿已经上大一了,孩子放寒假回去,两口子听说女儿在大一就谈了男朋友。
居然“暴跳如雷”,指责女儿为什么要在大一就谈恋爱?
他们的观点是:“大学,就应该好好学习,因为大学恋爱并不靠谱,毕业了也到不了一个城市,纯粹是浪费时间”。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持有这样的想法。
我们不禁要想,大学生如果谈恋爱都算“早恋”的话,那岂不是只能够等大学毕业以后再去相亲了?
到时候,可能家长就该着急了,又得天天催孩子去相亲了!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所以,恋爱课,不光大学生需要上,有不少家长可能也需要补一补。
除了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外,在寻找另一半上,我们还得擦亮自己的眼睛。
毕竟,总有人就是有“人格缺陷”,碰到这种人,我们只能躲着点,特别是以下这两种人,一定要远离。
谈恋爱,一定要远离具有这2种人格的人
著名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老师曾经在一期节目中说过。
在恋爱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选择以下这两种人,特别是不幸遇到这种人,在分手的时候,更要小心。
第一种:具有“边缘性人格”的人
具有边缘型人格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情绪不稳定,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变得很愤怒,遇事容易冲动,也容易走极端。
李玫瑾教授说:“跟这种人谈恋爱,好的时候会特别好,急的时候会特别急,会在一个界限的两边跨来跨去,也被称作爆发型人格”。
碰到这种人,特别是一些紧急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先“认怂”,彻底认怂,先让对方慢慢冷静下来,慢慢去缓解,一点一点与其脱开干系。
而陈世峰就是这样一种拥有“边缘型”人格的人。
很多冲动犯罪的人,可能都具有这样一种人格。
第二种:具有“被动攻击性人格”的人
这也是一种比较麻烦的人。
李玫瑾教授说道:
这种人的特点是比较压抑,具体表现为:“其实,他可能已经很恨你了,但是,他依旧会和你一副笑脸,他的表现与内心可能完全不一致。
这种人,你别看他表面没有事,其实内心已经积攒了很多东西,要是那天不高兴,立马就跟你翻脸了。
这种人,一般不敢当面使坏,但是,会背后蔫坏。
以上,这两种人,都是我们在谈恋爱过程中,主要避免的对象。
可能,很多人会说,在谈恋爱中,我们能够判断出来这种人吗?
恋爱中,如何识别“人格缺陷”的人?
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时刻能够保持理智,多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还是很容易识别出来的。
举个例子,闹分手是很多情侣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
但是,有些人只要一闹分手就会做出一些特别偏执的举动,可能都让对方觉得害怕,这种情况就要注意了。
这可能还真并不一定是爱你的表现,可能真的是性格有问题。
最后,也希望大家在恋爱的过程中,多学习,什么《亲密关系》啊,都可以拿来看一看,同时,也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会识人。
遇人不淑,损失的可能就不是我们的青春了,有可能是生命。
也祝愿每一个大学生,在学业有成的基础上,都能够收获甜美爱情。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