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今年山西省的某企业招聘中,相关HR说:“对不起,我不要非全日制研究生!”
这句话可以说是伤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心,特别是对应届“无产”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这更是一个现实而沉痛的“打击”和教训。
一方面,他们也是在“千军万马”的考研人中脱颖而出的一分子,按理说也是真才实学的高材生。另一方面,他们交着更好的学习费用,而且还享受不了全日制研究生那些“待遇”和补助。怎么算都亏!最让人失望的是,找工作人家不认!
总之,对于一部分研究生来说,受到这样的对待实在是不公平的。为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我想“门户之分”是最主要的原因。
现实的桎梏——打不破的是门户之分
有对比才有“伤害”——非全为啥就这么“委屈”,那是因为全日制研究生天生就“含着金钥匙”。
说起研究生,特别是在这几年考生高达三四百万的情况下,能够顺利上岸的考研人就是佼佼者。但是,往往非全就不受人待见。因为非全的门槛要比全日制研究生低一些,比如分数、单科线等等。相应地,他们的权益也是“低配版”,学费高昂、奖学金没有甚至有的学校连住宿也不提供。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感觉就是在拿着钱“受罪”。要知道,在一些招生单位里,非全日制的培养模式其实是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模一样的,学分、课程以及毕业条件等等。而不像那些有工作的真正的“非全”或者在职研究生一样,他们好像是没人管没人问的孩子,找不到归属感而且还要一直奉献。
就是因为分数没有别人高,就要低人一等。但是要知道,那一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其实也是靠着超过很多人的实力进来的,只不过有些“时运不济”罢了。与其说是“门户”,更不如说是对院校创收做贡献。
付出着更高的代价,享受着“后娘养的”的权益
其实当提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时候,大家往往都会产生误解——非全不就是在职吗?都有工作了,还要求这么多干什么呢?
实际上是,在职研究生是在提升学历奔向更高的前程,全日制研究生借此平台提高自身价值和竞争力,而一部分非全人则注定是陪跑。说白了,付出着高出常人的付出,享受着低于常人的权益。
为什么这样说?一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其实也是不得已而“非全”!随着对在职研究生的逐渐取缔,高校创收就少了一个进账,但是高校手里还有“非全”这张牌。所以就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全日制名额划得少一些,非全也就理所当然名额多了一些。
所以,每年复试之前,就会有一些院校给你说——非全还有名额,你要不要考虑?而实际上,这部分人人家也是靠着实力能进复试的。但是,现实的条件拉高了,竞争就会更激烈,他们被淘汰的概率也就越大。为了求稳,也就不得不委屈求“非全”!
然而,在外人看来,他就是实力和能力的不足。总之,非全的苦或许也只有非全人能够体会吧。
非全这次能否“破冰”?
教育部明确规定——招聘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
啥意思?取消“门户之争”!也就是说,你企业招聘不能只给985和211的学生应聘资格,也不能只给全日制学生应聘资格,而不考虑双非普通院校以及非全日制学生。
但是,这真的能够实现吗?
在笔者看来,非全的“破冰之旅”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是路还很长。
首先,如果企业招聘没有院校的“门户之分”,你觉得现实吗?难道大厂不去清北而是去一所三本?这一点不太好实现,即便是不设置“毕业院校”的条件,企业也会再设置其他的评价标准。所以说,这一点只能靠学生自己去“破冰”——要么好好学习,争取在高考或者考研中胜出;要么修炼本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关于非全。其实笔者对于文中所指的非全研究生是非常同情的。因为他们考得也并不差,但是因为竞争等一系列因素不得已选择非全。我觉得这并不都是他们的错,而且他们也没得选。
对于这部分交着高昂的学费,而且受着同样的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我觉得教育部的这一要求是非常人性化的,而且企业也应该给予这部分研究生正确的评价和对待。或许抛开对于这种本不该有的“门户差别”才能真正实现应聘中的一视同仁。
但是,试想:如果你是HR呢?或许你也更加偏爱所谓的含金量更高的全日制研究生。所以说,这样的偏见的消除之路或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走。但是好消息是,有了教育部的这一助力,或许能有更多的人能够有进入大厂应聘的资格。但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能够在900多万毕业生中脱颖而出的“利剑”!
但是这也同时告诉我们一点——考研仍然要拼尽全力,否则总会给你留下遗憾!加油吧,考研人!加油,非全人!
你们觉得非全的“破冰之旅”能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