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教材循环使用叫好不叫座,要超越“经济理性”去理解

蒋璟璟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媒体和学者探讨并推动我国教材实现循环使用,但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能够得到循环使用的教材占比很小,绝大多数的教材最终都被当成废纸流入了造纸厂。(央视)

一个小小的习惯改变,就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作为一种阶段性学习材料,教材的留存率并不高。“数据显示,近5年来,全国中小学课本及教学用书、大中专教材、业务教育课本及教学用书的零售数量,平均每年约28亿册,金额超20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这些教材循环使用一年,就可以节省200多亿元……

“1年能省200多个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考虑到实施“教材循环使用”的低成本,这笔钱更是约等于是白捡了。那么,既然如此,为何很少有人愿意为之呢?

理解这一结果,必须考虑到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这200亿元是个总数,其背后是一个个具体的、分散的买单者。比如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费用由各地各级财政承担,而其他品类的“教材”,则主要由家庭、学生等自行承担。分摊到这各个主体身上,其各自为教材花费的开支,看起来并不多。有鉴于此,也就缺乏动力推广教材循环、使用二手教材了。

在教材循环使用的“大工程”中,经济因素其实只是考虑的维度之一。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地方推广“教材循环”实则是顾虑颇多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风险”在于,先行先试者很容易遭遇强烈的民意反弹。那些率先实施教材循环使用的省份,很容易被家长们质疑是“给孩子们用旧书”,特别对比其他省份都是发新书,“试水者”面临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毋庸讳言,国人对于“二手货”天然就心有芥蒂,这很难用纯粹的经济理性去理解。只有从文化认知层面试着去改变,教材循环使用,才能真正打开局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