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父亲是如何启蒙儿子成为超级科学家的?

说起颜值与实力并存这个话题,还有谁能比得过鼎鼎大名的科学家理查德·费曼:

24岁就获得物理学博士24岁加入“曼哈顿计划”,是天才小组成员之一第一个提出“纳米”概念196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称为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人。

关键是,还长得这么帅。

之前常爸在公众号中介绍过费曼推崇的学习法——费曼学习法。

即你越是能把深奥的知识给一个外行、无任何背景知识的人讲明白,就意味着你对这个知识懂得越透彻。

可是,你知道费曼是如何想到这么简单又高效的学习方法的吗?其实这跟小时候父亲对他的引导启发不无关系。

在一段上个世纪对费曼的采访视频中,费曼回忆了很多小时候和父亲相处的小事,尽管相隔几十年,但在今天来看依然对我们教育孩子有很多启发。

要知道,费曼的父亲当年只是一个普通的军服推销员,就如现代社会中普普通通的我们,知识有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他是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儿子潜能的?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有条件借鉴的。

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费曼和他的宝藏父亲。

“知道”和“懂得”是两码事

在上个世纪,即使纽约也依旧是“男主外,女主内”模式,更多是妈妈照顾孩子。但是费曼父亲经常带着费曼玩。有一次,大人们都去上班了,费曼和小朋友一起在草地上玩,其中一个孩子问费曼:“看看那只鸟,那是什么鸟?”

费曼说:“不知道。”

小男孩立刻表情有些轻蔑:“那是只棕色画眉鸟,你爸爸怎么什么都不教你。”

但事实恰好相反,父亲教过费曼。

父亲看着鸟说:“它是brown throated thrush,中国叫棕色画眉鸟,葡萄牙语叫tordo,意大利叫mughetto marrone,日本叫ブラウンツグミ,现在你知道这只鸟叫什么了。”

“但是你现在对这只鸟依旧一无所知,你只是知道了不同地方的人如何称呼它而已。现在,让我们来好好看看这只鸟,观察它在做什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知道”并不代表“懂得”,“知道它叫什么”和“懂得它是什么”是两码事。在父亲的引导下,费曼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但是,别说孩子了,可能很多家长一直以来都从未想过“知道”和“懂得”之前的距离有多大。

所以他们会让还没上小学的孩子就开始背乘法口诀,背下来了就以为孩子是个天才,超人一步赢在起跑线了。可事实上,孩子只是把口诀背下来而已,根本就没有理解乘法的意义。这和单纯背几个毫无意义的电话号码,并没有什么区别。

引导孩子深度思考,不止说“多想想”三个字

很多父母都知道深度思考的能力很重要,但在“如何引导孩子深度思考”上,并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比如,孩子遇到一个问题,父母就会说:“你多想想!你再想想!”看似是鼓励孩子发散思维,可事实上却恰恰暴露了自己的无能和懒惰——让一个没有多少知识储备的小孩再多想想,他又能想到什么呢?

这时候,家长最好的角色其实是引导者,通过一些小细节、小提示,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

嗯,又该拿费曼的父亲来举例了。

有一天费曼推着带轨道的小火车玩,火车里有个小球,费曼拉着火车,注意到小球的运动方式。他跑去问爸爸:“爸爸,我拉着车往前走的时候,小球会往后滚,可如果我停下,小球就会往前滚,为什么?”

如果是你,是不是会拿惯性那一套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初中就学过的最基本的物理知识了,当然都懂嘛。

注意,费曼问的是“为什么”。而惯性,只是对这个现象的总结,不是费曼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有惯性,所以是惯性”。

费曼父亲怎么回答的?他老老实实说:“这个没有人知道。”

“运动中的物体会保持运动,静止的物体会想保持静止,除非你用力去推,这个现象叫惯性。我们都知道惯性的存在,但是没人知道为什么万物会有惯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尽管父亲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他对费曼的引导并没有就此结束。

他继续说:“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球并没有向后滚,而是你拉着车向小球移动,那小球是静止不动的。或者会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向前移动,而不是向后移。”

听到父亲的提醒,小费曼赶紧跑回去,把球又放回去,再次拉动小车,认真观察,发现爸爸说的是对的。车往前移动时,小球并没有往后跑,它只是相对于小车往后移了点。但是和小费曼的位置相比,小球又往前了一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面对孩子的疑问,我们回答不上来很正常,但我们可以仿照费曼爸爸的做法,教会孩子认真观察,激发他的好奇心,促使他进行深度思考。

后来,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就成了费曼的座右铭。而他还进一步要求自己,除了理解还要创造。

在费曼去世后,人们收拾他办公室时,发现他办公室黑板上(那时候还靠手工计算)大量计算中夹杂了一段话:

(只要是)我不能创造的,我就(还)没有理解。要知道怎么解决每一个已经被解决的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直到晚年,费曼还把它写到自己黑板一角,时刻提醒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什么?讲故事

孩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坎儿莫过于三个字:不明白。特别是那些抽象的,和现实生活差别比较大的知识点,孩子听了往往是一头雾水。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费曼的爸爸有一个神器——讲故事

有一次,他们讲到霸王龙的故事。

书里写着:“霸王龙有20英尺高,头有6英尺宽。”虽然描述很精准,但孩子明显对20英尺、6英尺这些数字没有概念。

爸爸停下来解释:“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意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意思是,如果霸王龙站在我们家前院,他的头就能伸到窗户高度,但却伸不进去,因为它的头太宽了,挤不进窗户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用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去解释抽象的知识点,用讲故事替代教学”,费曼后来也学会了这一招。

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机组人员全部死亡,当时事件在美国造成极大轰动。费曼受委托和14名专家调查失事原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果查明是火箭助推器现场接头处的橡胶O形圈出现了问题,在挑战者号发射时,它们本该在易损的火箭接头处形成密封,防止炽热的点火气体向燃油箱发出火花。但是由于前一天晚上当地的天气异常寒冷,O形圈受冷变脆,弹性不够,就出现了意外。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变化又细微,一句话很难解释清楚,尤其是面对没有任何背景知识的公众。

于是费曼用到了小时候父亲教他的方法——讲故事。在国会面对总统和众议员,他做了著名的O型环演示实验。将一只橡胶圈扭曲挤压,然后放到冰水几分钟,拿出来,橡胶圈无法完全复原回当初的正圆状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需要数据不需要做模拟动画,一个简单实验,对比明显,大家立刻都懂了。

讲故事好的地方在于,可以把未知的和已知的做类比,这样就更容易理解。毕竟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抽象,一切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映射。

长大后,费曼再度回忆父亲时,也认为讲故事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成为爸爸后,他也把这个方法应用在了孩子身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代代相传,他也成了一个好父亲

儿子出生后,费曼也经常边哄睡边讲故事,然后把自己知道的揉进故事中。他会从很奇怪的视角去描述事物,比如经常编造一个个小人,小人们四处走动,去野餐,生活在排气扇里,穿过蓝色、高大的树木,没有树叶只有枝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们还会做各种好玩的事,比如去山洞探险,风不停地吹进吹出,吹进去的很凉,吹出去的变暖,费曼把这个比喻成“就像狗鼻子呼吸一样”,这样就顺便教了生物知识。

费曼和儿子都很享受这个“胡编乱造”过程,儿子还会去猜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费曼这个被别人视为绝顶聪明的人,却常常在孩子们面前装傻充愣。

比如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总是假装迷路。孩子们会齐声高喊:“不对,不对,不是这个方向。”然后,他又故意开往另一条错路,孩子们又大声喊:“错了,错了!”不过,每次他们都能在迟到之前赶到教室。他还喜欢在孩子们面前讲自己的囧事,比如忘了某件事,或忘了某个人的名字等等。

他一直试图让孩子们觉得自己比爸爸还要聪明。即便是在给孩子解释东西的时候,也从来不带有自我优越的态度。也正因为放下了父亲的权威,能和孩子们一起闹、一起笑,家里的气氛一直都非常轻松欢乐。

而这,也是费曼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我父亲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没有任何压力,只是兴趣盎然的讨论。”

费曼出生前,他爸爸说:“要是个男孩,那他就要成为科学家。”然后,他真的培养出了一个科学家。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像哆啦A梦一样变出来的,而是日复一日的陪伴和努力换来的。

更重要的是,费曼爸爸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实我们都可以做到。不管是给孩子读书、引导孩子深度思考,还是带孩子观察世界、轻松地讨论问题,对家长的学历、经济都并没有要求,只是要求父母能用心点。

费曼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有人问:“如果能和过去的人对话,你会选择谁?”费曼说:“我希望我的父亲能回来,这样我就可以告诉他我得了诺贝尔奖。”

我想,念念不忘,就是一个孩子对父亲最好的赞美了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