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 目前已经先后有6个省市开启了新高考,2021年广东、重庆、湖北、湖南、河北、辽宁、福建、江苏也即将落地新高考改革,将实行3+1+2的选科模式“物理历史二选一”,将代替文理综。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家长及学生会有疑问了,物理科目一直都是仅次于语数外主科的科目,并且物理科目也代表了高中理科的一座大山,难度还是有的,它作为新高考模式下“理科生”的必选科目是有代表性的。
但历史科目从小到大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一个副科,很多人都觉得政治或是地理更能代表文科,为什么要把历史科目设定为文科必选科目呢?
历史科目是不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这就需要大家对历史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了。历史、政治在文科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政治有专家认为是正在进行中的历史。其实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确切地说,历史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民族灵魂的根基。
帝王将相、年号历表、法条律令,都是历史记载的文明要素,属于历史知识。历史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承载着将我们描述为中国人的文化特质的历史观念,以及让我们能够自我认同为中国人的历史记忆。
并且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普遍认知中,物理是自然科学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则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将这两门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事实上,物理、历史两科的基础性不仅在于学科知识的基础性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构建科学思维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的重要性。中学阶段如果缺少这方面的训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将是很大的缺憾。
历史的难点在哪?
很多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就是背一背年代事件、人物,了解一下故事关系就可以了,但是如今高考对于历史的考查可谓是“花样百出”,如果不能理解背后的核心思维,系统整合知识背景,再用符合逻辑论证的语言组织论述,面对高考的综合性题目考查,很难发挥出更高的水平,显出优势。
京誉君以2020年的北京卷为例。2020高考北京卷的试题,给了两段材料,让学生自己做分析:“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十三行的兴衰”。
题目只有两段古文原文的材料,没有提示具体的解题思路和知识,却要让考生做兴衰评析,试想如果学生没有系统的历史思维方法,该如何驾驭这样的题目?
在全国高考1卷中考查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试题:给一段带有文言的材料,让考生分析:
(1)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字文泰倚重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7分)
这样的题目,也都是考查学生从古文的语境中,分析人物行为,从历史场景中概括人物的行为决策得失和时代背景机遇。
历史科目考查的不只是课本上“何时何地发生何事”这些“小知识”,而是从这些“小知识”,推广到历史事件的逻辑,再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大思维”。
历史题目背后的能力考查,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或者“故事有趣”,而是有3个核心能力:
1、历史古文材料解读:阅读理解、信息加工能力
2、探究题、任务情境作答: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能力
3、概括和论述观点题:语言组织论述的能力,包括表达的逻辑性,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新高考模式下,历史科目如何选?
作为文科的代表科目,与它相关的科目组合报考专业都有哪些呢?京誉君进行了整理,仅供各位家长和考生参考!
在新高考“3+1+2”这种模式下,有效地避免了大部分考生因为物理学习难度大而弃选物理的现象,同时也给了偏文的考生一些机会,除了首选历史的专业可以报考,还有很多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也供考生进行选择。
而新高考改革把历史纳入首选科目,突出了历史学科的基础地位,是对历史传统的弘扬,既把准了历史的精神主动脉,又紧扣住时代主题,体现了使命担当。
所以,您清楚为什么历史科目会成为文科生的必选科目了吗?您觉得历史作为与物理比肩的科目合适吗?如果让您选择您会选择哪个科目呢?欢迎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