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越感指显示蔑视或自负的性质或状态,是一种自我意识。一般指自以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长于别人、强于别人的心理状态。
大多数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拥有某种优越感,比方说职业优越感,长相上的优越感等。
9月14日,外卖小哥因疫情常态防控无法进入校门将大学生的外卖送到宿舍楼下,收到大学生的辱骂短信称其“底层猪”“最底层的东西”。
短信内容被爆引起了网友广泛的热议与关注,涉事学校和学生被推上风口浪尖。
9月15日校方表示已经严厉批评教育该学生并致歉。
但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反而越演越烈。
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素质的担忧。
该生语言恶劣,态度轻慢,胡搅蛮缠,对外卖小哥极其不尊重,恰恰说明了自身素质低下,缺乏修养,不懂基本的礼节,怎么还产生了优越感呢?
在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身份意味着社会精英,包分配、跳出农门、铁饭碗、阶层跨越。
30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并且逐渐向普及教育的方向发展。
大学毕业生已经由精英人才变为普通人才,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只是一名普通的在校学生,毕业后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者。
殊不知,前一段时间公布了一个调查报告,目前中国有7万研究生、21万本科生从事外卖行业。
所以这个大学生也许不知道,他在骂外卖小哥的时候,同时也是在骂自己,“外卖小哥”不代表“底层猪”,“最底层的东西”,有些人比他还高呢。
相反,外卖小哥表示“他还没进社会不懂事,我不计较”、“每天争分夺秒送餐不容易,希望客户多一些理解”,获得了网友的理解与支持。
这叫胸怀和度量,也叫阅历和成熟,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失去理智,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委屈而冲动。
这本来应该是大学生应该有的修养,却在一个外卖小哥身上体现出来,而大学生变成了一个爱骂人、爱发牢骚的泼妇。
这种社会角色的反差实在让人惊讶。
让我想起了歌德让路的故事:有一次德国大文豪在路上遇到了他的死对头,死对头坚决不给歌德让路,说:“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
歌德让到一边,优雅地回答:“我恰恰相反。”
现在校园里边部分大学生已经堕落到这种地步。不上课,不学习,考试挂科,购物上网,吃饭外卖,双证一个拿不到,毕业即失业,生活靠啃老。
学校没食堂吗?疫情期间不知道尽量不点外卖吗?校园相对封闭管理难道不清楚吗?自己想违规还要让外卖小哥也跟着违规。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
一件小事,有误会、有沟通、有解释,实际上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没有当面辩论的勇气和魄力,事后发短信辱骂,这算什么英雄好汉。
目前这名学生也已经跟外卖小哥道歉了,外卖小哥再次回应:“已收到学生道歉,不希望因为此事毁掉这个学生”。
不管是大学生还是什么人,不要有高于他人的优越感。
外卖小哥, 凭劳动挣钱,凭吃苦养家,有什么低下的东西。相反,一个啃老的大学生,点个外卖就是上帝吗?凭什么有优越感?
希望这件事情给当代大学生以启示,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不容易,请尊重每一个行业,请善待每一个行业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