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到一个公号,说自己的孩子竞选上了学校干部,还蛮高兴。
我跟老陈说:我们明天问问Grace,她想不想当大队委。
大队委不懂,那就班长吧。
老陈胸有成竹地说:这还用问吗?这必须是想当,但能不能当上是另一回事。
这个在老陈眼中的送分题,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老陈从小班上数一数二的成绩,而且体育成绩优秀,班上是中队长。
婆婆每次都说:开家长会,他真的很厉害呢,每次都上台说话。婆婆满脸自豪。
这个时候,我妈会默默说一句:她成绩倒是漂亮,但好像这些事没有太大的缘分。
我在班上成绩靠前,但小学六年没当过班干部。连小组长都没当过。初中、高中都只当过一年班干部,或许是我真的骨子里不喜欢,所以无法表现出热情。
我是一个比较佛系的人。成绩好,人缘也不错,偏偏是对于这块,更希望在台下给别人鼓掌。
老陈不理解我这样的人是什么心态。这种在学校里被众人瞩目的感觉,简直呼风唤雨。
但以我对Grace的了解,她意愿并不强烈。我甚至能想到,目前的答案,应该是:不想。
由此我忽然想到,父母在我小时候,应该也觉得很无奈吧。当别人手臂上有两条杠,我却空空如也。虽然成绩优秀,但总不至于拿着成绩单告诉别人,我女儿成绩好。
老陈胸有成竹。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老陈问Grace:爸爸问你一个问题好不好,你长大了想不想当班长?
Grace摇头。
老陈蹭地站起来:怎么能说不要当班长?上进心呢?
生怕Grace不明白什么意思,老陈还解释了一下,就是以后在学校里
1. 上课,老师喊“上课”,你说:起立
你想当吗?老陈神秘兮兮地问。
Grace摇头。
2. 就是以后做操,你在前面领队。
Grace说,那还不错。
老陈一想,有戏了。“那你想当班长吗?”
Grace摇摇头,我不想当班长。
这时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老陈拼命以自己的意志让孩子表现出他所认为的上进心,而孩子,只想自己框架里的舒适区。
其实,我更理解Grace,当我们家长理所当然希望“她成为谁”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强迫。
今天,我们不说孩子想不想当班长这件事,来聊聊父母的心理。
01
父母的虚荣,还是孩子的意愿?
孩子对“班长”、“班干部”的想法,可能跟我们成人不一样。
大部分家长觉得成为班干部,拥有两条杠、三条杠,备儿有面子。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大部分学生和老师的认可。
但每个孩子的想法不一样。
一部分孩子反而觉得,自己的精力和兴趣并不在这个上面,甚至觉得有压力(这里的压力,是不自觉影响到自己上学的心情)
不想当班干部的孩子,不代表没有能力,也不代表她们不想帮助同学或老师承担工作,而是她们乐意去承担,但她们不希望被注视。
我们想让孩子当班干部:先想一想,到底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能力,满足自己的虚荣?
如果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能力,不仅仅只有当班干部这条路。
如果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你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条路。
02
不要逼着孩子去管理他人,他允许有自己的想法
在群里,总是会有妈妈说:
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看到别人的时候不够有表现欲望。
在下面沟通没问题,但上台却支支吾吾。
我知道,很多人都觉得一辈子吃了这个亏,不希望孩子再吃亏。
恕我直言,很多孩子,甚至成人,其实都只具备正常的社交能力:
比如跟别人打个招呼,互相回礼;
比如上台后,把稿子背下来,演说下来,或者说一段话;
比如在台下,跟小伙伴玩耍、交流。
但她们并没有太大的意愿,成为所谓的speaker。
演说家确实很炫酷,我们也很希望自自己的孩子在台上,我们可以在下面自豪地说:hey,那就是我孩子。
但逼着孩子去成为你眼中的骄傲,是一件很戳心的事。
允许孩子安安静静做自己,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角落,允许孩子希望自己不发光。
当然,也允许他们主观愿望里,从心而出的样子。
我一个朋友说:小时候,她总被父母逼上台,以至于现在都有点恐惧父母。她从来没有成功过,也没有入选过,但她却被逼着一次次参加比赛。
她并不乐意。一直到高中后,她住校,很少跟父母交流,她反而觉得自己终于长大了。所以,对于孩子,她现在更尊重她的想法。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太要命,太被父母控制的孩子太可怜。
我们要相信一句话:不要逼着孩子去发光。假以时日,她们想要发光,她们会竭尽全力。而不是此时。
03
不要试图去改变,但要以善良为底色
关于当班干部这事,有些人一辈子不愿意,有些人突然会转变心性。
我身边两个同学:
一个同学,考试永远班里前五,但到大学毕业,她都没有成为班干部。
毕业后,她找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笔试面试都很好,工作了几年,现在还成了小领导。
另一个同学,成绩不错,小学连小组长都懒得当。
到了初中突然想成为班干部,于是,去竞选,如愿以偿。
她妈妈还跟她打趣,是不是早恋了,打算在喜欢男生面前争口气呢!她说,不是。就是突然希望自己能够站上台,去锻炼一下自己。选不选上真没那么重要。
有些孩子可能一辈子不愿意成为班干部,但这并不是她们的人格障碍,更不是性格缺陷,而是在她们的认知范围内,自己并没有太强烈的意愿去成为那个角色。
人生最大的目标,其实不是出人头地,而是保持善良的底色。
只要对生活有爱,对自己有爱,对社会有爱,这就足够了。
她们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仅此而已。
其实,我是理解Grace的想法。
对于她来说,这不意味着没有上进心,也不代表着不思进取。每个人的童年时光,都很想成为自己。
允许不外向、允许胆小、允许保持自己。
当他们没有威胁到别人的人生,也不阻碍自己的人生,我们没必要干预。
要相信,上帝造人的时候,都有他的独一无二。
你是,你的孩子也是。请不要逼着他们发光。
你认同吗?
- END -
文字转载自白菜妈妈
图片与文字无关
小愚说:
这篇文字我知道应该蛮有争议的,所以也等待大家留言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