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中的回归

1

荒诞的“录取通知”

——从群魔乱舞到天使之舞

《录取通知》是一部美国喜剧电影,电影主人公巴特比在高中毕业时寄往8所大学的入学申请均被拒绝,眼看面临无学可上的窘境,迫于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巴特比联合几个死党伪造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和网站,并租用两层废弃的楼房进行翻修,以便在“开学典礼”时给父母有个交代。原本只想蒙混过关,没想到由于网站设计的漏洞,同时有几百名跟他有相似经历的学生纷至沓来。就这样,一群想法奇特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开始了“群魔乱舞”的生活。

为了让这所学校看起来像个“大学”,也为了让这些年轻人不至于虚度光阴,在毫无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巴特比规定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设专业。上课时,既可以自己教自己,也可以同学教同学,“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成了这里的主要学习方式。

但谎言终究要被揭穿,巴特比被带上了法庭,学生们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面对教育官方机构的质询,巴特比痛斥传统教育呆板、墨守成规等种种弊病,本着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激情的原则,主审团给予了一年的试验期,以验证他的教学理念。

每个年轻人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危机面前,让这所“大学”能够继续办下去成了每个人肩上沉甸甸的使命。在责任与热情的驱使下,学生们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努力在相互成就之中为自己的“大学”增光添彩,整个学校逐渐从混乱无序变成了井然有序。各具特长的学生们便在充满活力、自由奔放的氛围中将“群魔乱舞”跳成了“天使之舞”。

电影《录取通知》剧照

2

从“讲学”到“学讲”

这部喜剧电影的情节虽然看起来有些荒诞,但我们从中看到了教育的某种回归。哲学家休谟曾经说,理性永远是情感的奴隶。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后,学习的动力已经从外在的要求变成了一种内生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当每个人都将学校的命运与自己关联起来之后,前进的路上便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更重要的是,当每名学生将自己切换成老师的角色时,不管是给自己上课还是给同学上课,都经历了一个认知客观化的过程。课堂上的自言自语其实是一种思维与语音的同步——让说话者成为自身的听者,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对话伙伴,而思维恰恰就是在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激发思考,在互动当中产生认知增量。钱钟书先生说,“讲学”其实是“学讲”的过程——当一个人的思维变成语言,语言就成了思维的支点,“学讲”变为撬动认知的杠杆。

3

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来自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他将学习的过程分为Concept (概念)、Teach (教学)、Review (回顾)、Simplify (简化)四个过程。学习的第一步要明确目标,在影片中,每名学生的目标都是根据自己爱好确定的,这就保证了实现目标过程中持久的动力;第二步就是尝试将这个概念传授给别人,在传授的过程当中,自己或他人必然会遇到各种疑惑,这就成为下一步的驱动力;在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时通过深入研究达到解惑与纠偏的目的;最后再用精简的语言对核心概念或步骤进行提炼。电影中巴特比的做法恰恰是进入到了费曼的闭环学习方法当中,用热情驱动学习,用输出倒逼输入,用提取代替存储,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查漏补缺中相互成就。

4

轴心时代的教育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从欧洲到中国以及印度等地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的精神文明获得了巨大的突破,西方学者称之为“轴心时代”,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有我国的孔子等。

轴心时代的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师生之间以问答的形式完成认知的提高,并不像现代的课堂——老师站在黑板前给讲台下的学生单向地“发布”知识。这种教育形式的原动力来源于学生对求知的渴望,当他们遇到困惑时,便聚拢到老师身边提问,师生之间的对话成为重要的知识生产方式,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孔子都是以对话开展启发式教育的先驱。在《柏拉图对话集》、《论语》等传世名著中,通过生动的师生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引领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们在冥思苦想之后茅塞顿开,获得了真知。即使今天重读这些经典,在极具画面感的对话当中,我们依然能够身临其境、如沐春风,获得理性的训练与智慧的启迪,这大概才是人类获得认知增量的过程,也是教育的真相和原生动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