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影响一个社会。
“孩子刚上中学,每年都有规定书目。老师要求读一章、摘抄好词句和写读后感。儿子每次做这种作业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痛苦极了。关键最后也没记住多少,不知道中考的时候要怎么办!”
“以后高考语文,就是要实现让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中小学语文教材总编辑温儒敏说过这句话之后,许多家长都“睡不着觉”了。
自从“大语文”教育改革开始后,那些“不爱读书”孩子的家长们就越来越焦虑,想方设法逼着孩子读书,换来的却总是孩子的想方设法逃避读书……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从小绘本也帮他读了不少,孩子怎么就没有爱上阅读呢?
简单的说,因为孩子“读不懂”。
因为读不懂,孩子在阅读中,只感到了“困难”,没有感到“乐趣”;因为读不懂,孩子阅读时候总“愁眉苦脸”,而不是“会心一笑”;因为读不懂,他越来越讨厌阅读,而不是乐在其中;阅读成了任务、作业,成了为老师、为父母而读,所以即使读了也记不住,又何谈提高?
所以,要解决孩子不爱阅读的问题,不是逼他读,而是要帮助他解决“读得费劲”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阅读时,大脑的理解过程开始,分析孩子真正缺乏的底层能力有哪些。
阅读第一步:识别
阅读的第一步,是通过视觉等方式,将文字内容“输入”大脑。
听起来挺简单,但许多孩子在这一步阅读就出现了许多困难:丢字落字是常有的情况,有些孩子读着读着还会“串行”,半天找不到自己读到哪里了,这正是视觉的准确度不够导致的。
有些孩子已经上了中学,阅读速度仍然非常慢,别说一目十行了,一目一行都读不了,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是最容易“做不完卷子”的一批学生。这是视觉的幅度、刷新频度不够导致的。
如果孩子在第一步识别上就遇到了困难,在被逼着读书时,他们感受到的无尽的“失败感”,特别容易形成“我害怕读很多字”的潜意识,每当卷子上有较长阅读内容,他们首先就会出现畏惧、抵触的心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去年高考数学的一道很简单的填空题,仅仅因为其阅读量较大,就难倒了不少考生。
小结:在识别这部分有困难的孩子,一般有视觉准确度不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
阅读第二步:语义解析
阅读的第二步,是大脑对于文字、词语进行理解和解析。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段文字,每个字都认识,但是放在一起,就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了。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佛语经典“相信是知道自己相信,而你知道自己相信就是不相信。”——萨特
这样两句话,看上去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不知道这说的是什么,这就是语义解析出现障碍。
试想如果孩子在读书时,许多句子都是这种感受,他又怎能读的下去?
也许您觉得孩子读的书里哪有这么难理解的内容?但是许多孩子的日常用语是“网络词汇”,他们在人文方面的词汇量、常识储备却少的可怜,虽然上学时总要摘抄好词好句,但抄完就忘,阅读文章的时候当然难以理解。
小结:在语义解析中出现困难的孩子,是词汇量、常识储备的缺失。
阅读第三步:思维与同理心
阅读的第三步,是通过对句子的理解,推导演绎出作者的意图,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记得有一次,上六年级的大儿子做一篇阅读的作业,愁眉苦脸的对着一篇800字左右的阅读材料看了近两个小时,在答题部分只写了不到十个字。
我看到后仔细询问才明白,对于那篇关于感恩、分享的鸡汤文,孩子对作者的看法和结论完全不认同。这导致他花了快两个小时,在大脑里跟作者“辩论”。
的确,那篇文章的杜撰痕迹较强,有些结论确实有待商榷。不过孩子陷入这种“争辩”,却是因为把“我的观点”与“作者观点”混为一谈,是逻辑思维不够清晰,过于情绪化导致的。
而另一些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对于写景、抒情的文章总是难以理解,是因为他们的感受力和共情能力偏弱,难以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感情,当然也就不能准确回答出阅读问题。
小结:读懂文章,但不能理解作者的意愿,不能引申中心思想,这是逻辑思维、感受力、同理心的薄弱造成的。
之所以要找到孩子缺失的能力,是为了锻炼他们。而且,当我们找到了这些能力的短板,在锻炼的时候就不一定非要用“逼孩子阅读”的方式,而是可以迂回前进。有时候,底层能力补足了,孩子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就自然而然迎刃而解了。
视觉和注意力训练
“舒尔特方格”可以通过动态练习锻炼神经末梢,原来是用于飞行员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如今被广泛的应用于孩子和普通人,心理学上用它观察视觉定向搜索运动的能力。
舒尔特方格训练法,是世界上最专业最普及最简略的注意力训练法,普遍利用于飞行员、航天员的训练。当然,也是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有效训练法,成人、孩子都适用,特别适合亲子互动游戏。
舒尔特方格,是在一张正方形卡片上画上 1cm × 1cm 的 25 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上阿拉伯数字 1 ~ 25 等共 25 个数字。
训练时,要求被测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施测者一旁记录所用时间。
数完 25 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
让孩子用手指按1-25的次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朗读出声。
保持每天练习三次(每天的数字排列不同),家长要在一旁做好计时,记录孩子数完25个数字所用时间。
几点注意:
每当做完一次训练,就让孩子的眼睛放松稍做休息下,或者做下眼保健操,或者闭目合眼,不要让孩子的眼睛过分疲劳;
提醒孩子不要顾此失彼,因为一个数字而对其他数字视而不见;
训练的结果是看时间的长短,练习的时间越长,看表所需的时间会越短。孩子们开始练习时,达到不标准是很正常的,千万不可心急。
家长可以降低难度从9格开始练起,逐步帮孩子建立信心。感觉熟练或比较轻松达到要求之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千万不要因急于求成而使学习热情受挫。
当25格孩子训练非常轻松的时候,为了激发孩子的斗志,家长还可以继续提高训练速度,制作36、49、64、81的舒尔特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