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今年B站上最具影响力的话题人物,一定绕不开罗翔。
9月初,罗翔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条读书感悟,被网友质疑是在影射受表彰的抗疫英雄。
在各种过度解读下,事态愈演愈烈,虽然罗翔出面回应,说是自己看书的偶感,跟新闻没有关联。
但网友并不买账,甚至直接将“公知”与他联系在一起。
无奈之下,这位“法学界郭德纲”做出了休更微博的决定。
为此,不少“螺蛳粉”替他感到委屈。
其实,作为网络上最炙手可热的网红教授,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受到质疑。
毕竟,他真是太红了。
红到《人民日报》都为他打call:“理性而不是温度,感性而不是高度,这不仅是罗翔老师这样法律传播者的愿望,也是在法制社会中我们应有的态度。”
从被人熟知到冲上顶流,罗翔用了极短的时间。
他在B站发布的第一个入驻视频是在今年3月份。
不到2分钟的自我介绍中,他引用了牛顿的一段话:“也许我只是一个在海滩拾贝的拾贝者,想借助这个平台让同学们看到海边那些贝壳的美丽,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贝壳,而是希望同学们能看到,贝壳后面的大海是那么广袤和美丽。”
说实话,视频制作算不上专业,但吸粉量出乎意料的惊人。
仅仅两天的时间粉丝就破了百万,在中二少年聚集地B站,43岁的罗翔凭实力创下了“7天涨粉200万”的神话。
现在,“罗翔说刑法”的账号粉丝量高达一千多万,平均每条视频的播放量都在百万以上,真正是红气冲天。
来听课的除了法学科的学生外,还有慕名而来的各种和法律不沾边的老中青学生,视频上密密麻麻的弹幕,显示了大家对这位法学UP主狂热的喜爱。
颜值普通,讲课时夹杂着湖南口音的中年大叔,凭什么能圈粉无数?
带着这样的疑问,很多人打开了罗翔的视频。
我把张三性侵了,但我是个霸道总裁,她是个灰姑娘,我是在给她改变人生的机会,我觉得我是在临幸她。构不构成起强奸罪?
张三养了80只狗,准备用狗咬我,天天把我的照片给狗看,培养感情。我听闻后带着我家的土狗,跑到他家把他家80只狗全部咬死。我是不是正当防卫?
熊猫咬我,我能把熊猫打死吗?我用望远镜看女生宿舍构成犯罪吗?
张三租了一个挖掘机,把10个ATM机给挖走了,那大家觉得这是属于盗窃还是抢劫?
如果张三去嫖娼,但他从来的风格就是嫖娼不给钱,最后查明这哥们有20次嫖娼活动都没给钱,请问张三构不构成诈骗罪?”
看小黄书会被处罚吗?我强奸我自己犯法吗?
......
段子密集,金句频出,自带表情包。
这难道不是郭德纲在说单口相声?
讲真,这样有料有趣的法律课程确实是太上头了,一个接一个越看越上瘾,连着看一天也不觉得枯燥。
最重要的是,看罗老师的视频,收获的不仅仅是欢乐,还有满满的法律知识点,有种法律新世界的大门被徐徐打开的感觉。
怪不得 “900万年轻人集体沉迷枯燥深奥的刑法,看法考培训视频看到上头不能自拔”。
郭德纲曾经说过一句话:“你可能是那一夜认识我的,可我绝不是一夜成名。”
这句话同样适合罗翔。
靠讲刑法称霸B站的罗翔,其实和法律的结缘纯属偶然。
高考志愿是父母帮忙填写的,虽然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职业,但成为老师,却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罗翔当老师的经历要追溯到读研期间,那时的学生是比他小五六岁的自考生。
初为老师,他对自己的讲课要求是“只希望别讲错”。为了做到不讲错,每次上课前,他都会提前把上课要讲的东西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然后再根据逐字稿认真练习。
等到读博时,他的学生已经变成了中青院的函授生,学生年龄普遍比他大,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小老师”。
他的课件做得比以前更认真更深入,当时他用的是陈兴良教授的《本体刑法学》做底本,一本九百多页的书,他能用三四天时间基本讲全。
事后有学生找到这本书来看,才发现他在讲解书本知识的同时,加入了不少自己的学术观点。
“这是个能深研刑法的人。”
当时的学生如此评价他。
即使拥有了足够丰富的上课经验,但等他毕业后进入政法大学时,现实还是给了他无情的一击。
开的课程没有多少学生选,有一年因为人少,连课都开不了。
没有学生怎么办?
罗翔尝试着创造一套 “独门秘籍”。法学晦涩难懂,“如果能够幽默一点,也许大家会感到暂时的愉快。”
事实证明,这种寓教于乐的授课风格,确实很受欢迎,尤其是那些荒诞离奇的案例,让难懂的知识点也变得so easy。
渐渐的,来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多。
几年以后,想要听他的课得抢才行。
因为选课的人数远远超过课程容量,上课的阶梯教室人满为患,除了过道,讲台前的空隙处都坐满了人。没有座位的学生不得不赶早从门卫处借凳子,否则100多张凳子很快就会被借光。
上课变成了一件很“窒息”的事情,但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会想方设法挤进他的课堂。
“明星教授”、“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之一”、“ 刑法小王子”。
是罗翔在成为网红博主之前拥有的标签。
有人说罗翔的快速出圈是因为抓住了短视频的风口,但我想人生都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积累,那么就算是站在风口,也很难一飞冲天。
罗翔也不例外。没点儿真本事,怎么可能如此受喜爱呢?
在学生眼里,罗翔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法考讲师,不传授学生抓考点、背口诀等应试技巧,而是不断传递法学背后的“哲学价值”。
作为刑法学者,他在意的是价值层面的影响,“笑过之后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刑法知识,也认识到幽默背后的黑色无奈。”
在授课过程中,对于一些法律案件的解读,他不会轻易下定论,而是像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那样,用苏格拉底式的哲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判断,从而认识到刑法背后的意义。
如果认真看完罗翔的课程视频,不难发现,除了基本的法律条文,法治、尊严、自由这些严肃的话题也始终贯穿其中。
他会告诉学生: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你内心深处发生的真心、正直、勇气、和善良。
成为法治之光,关心每一个具体的人。是他对学生的期盼。
而他自己则是践行者。
他对弱者怀有深深的悲悯,担心“绝对自由必然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他会关注社会热点,对一些不公平事件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他关心弱势群体,早在3月份,他就已经公开宣布将自己所有的视频奖励收入捐给儿童基金会。
一个人对待弱者的态度,体现的其实是他真实的素养。
直至人到中年,分析案件时理性的他,性格中依然保留着年轻时的感性,和朋友一起讨论案件时仍然会泪流满面。
我想这才是罗翔之所以能持续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正直、善良、有情怀、三观正。
正如有网友说的那样:“因为罗老师的搞笑案例而入坑,但是逐渐被老师的内在思想而得到提升,感谢罗老师为B站广大青年学生塑造的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三观。”
走红后,罗翔的生活节奏一下子被打乱了。
采访和活动邀约不断,各种商业代言也纷纷找上门来。
但他没有完全沉浸在名利的诱惑中,拒绝了不少媒体的采访,也推了多个代言,也许在别人看来,有出名赚钱的机会不赶紧抓住,实在是太傻了。
对此,他相当理智,“网红本身就是昙花一现。走红只是人生剧本里的小插曲。不论是在云端之上,还是在低处,我都只是一个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虚荣和虚伪。但是要尽量去克服它。”
他坦诚自己的“虚荣”,但更多的时候则是清醒:“很多的荣光不过草船借箭,众人将你不该有的荣誉投射于你。”
就在他退出微博的几天后,央视推出了一段关于他的专访纪录片,间接打脸了那些说他“公知”的人。
对此,罗翔很平静,他继续过着读书、讲课的平淡生活,依然保持着一周两次更新b站视频的速度,在蓝色的屏幕背景下,畅聊法律知识和热点,慕名而来追课程的人有增无减。
在最新的动态中,罗翔引用了爱比荷泰德的一段话,鼓励法考考生。
“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保持平静与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与节制。考试能否通过,这是我们不可控的,但带着从容的心参加考试是我们可控的。”
我想,这段话也同样适合送给所有的人。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愿我们都能保持平静与乐观,从容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 END .
【文| 魔眼睛】
【编辑| 知愚】
【排版 | 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