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女儿近照曝光被辱骂:但我还是劝你,千万别养乖乖女!

文 | 小飞老师

来源 | 飞慕课(ID:feimooc)

每个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能够少犯点错,少走弯路,以后的生活幸福。但听话的童年,却和日后的美满和成功没有太大关系。

——乐爸

黄磊的女儿多多,在成长中几乎是一路被骂过来的。

她小小年纪,染发、打耳洞、涂口红,每次被网友关注,都要引发一场骂战。

最近,她的一组生活照上了热搜。

眼睛水汪汪的,气质极佳,果然是别人家的姑娘。

可评论区却热闹了,说多多早熟,觉得她“装”,甚至有些还上升到了人身攻击。

一个明明如此优秀,能自己写话剧、翻译英文书、比赛中拿奖拿到手软的孩子,却不被大家所喜欢和接受。

在我看来,最大的原因就是多多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好女孩,她“叛逆”,有想法,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那些带着偏见的人,自然看她怎样都不爽。

其实,认为女孩子就应该乖巧,懂事,给女孩子诸多束缚和规定的父母,才是真的害了孩子。

马伊琍在一次直播中,谈到一件非常后悔的事,是把女儿爱马养得过分懂事和听话。

她说,自己最初的教育方式是非常严格而专制的,就连今天穿什么衣服这种小事,也是“你必须听我的。”

直到有一天,爱马回家说起她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过家家,有个小朋友总要当妈妈,而让爱马当宝宝。

这让爱马感到非常委屈,因为她也想去当妈妈这个角色。

于是马伊琍说:“那你可以拒绝啊”。

可爱马却弱弱地说:“我不敢。”

马伊琍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你把孩子养得太乖顺,她连被欺负了说声拒绝的勇气都没有。

在过去的主流思想里,温顺乖巧,是对女孩子的最高赞誉。

但它放在今天,已经完全不适用了,培养女孩子的目标,不该是让她去当别人的陪衬品。

这个社会很多人去唾弃妈宝男,但对“乖乖女”却充耳不闻,甚至把这当成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他们不知道,这样养出来的女孩子,以后日子会过得非常艰辛。

乖乖女在工作中会更弱势

男主外,女主内,是过去很流行的男女分工合作形式。

女孩子温柔贤良孝顺会做家务,在婚恋市场上才会大受欢迎。

长大了嫁一个好老公,伺候好婆家人,安稳过小日子就可以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

房价那么高,孩子更是吞金兽,精细化养育,光教育就要花不少钱。

这时候,普通家庭女性不进入职场,不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一个从小听父母的话,懂事乖巧的人,走进职场会面临什么样的境遇呢?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综艺,叫《令人心动的offer》,主要讲述8个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在律所的实习日常,最终能拿到offer的名额只有两个,竞争非常激烈。

在面试中,有两个女孩给了我深刻印象。

第一个女孩,我就叫她小磊吧,是个典型的乖乖女。

她学历非常优秀,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律硕士。

但她在面试中常见的动作就是抿嘴,犹豫不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在来面试之前已经考好了公务员。

当面试官问她:律师和公务员之间,父母的影响占多少?

她回答:60%。

面试在这样的回答之中悄然结束!

哪怕她一路学法律,披荆斩棘,最后也没弄清楚自己想走哪条路,只是不走的那条路会心有不甘。

再来看第二个女孩秋怡。

她和小磊很像,但又有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她的眼神很坚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她也说自己从小就乖乖的,之前爸爸也建议过她考公务员,但她拒绝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选择律师这条路,算是她的第一次叛逆,因为太想要成为这样的人了。

面试到这里,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选谁?

听话,也许在父母眼里是宝,却是职场忌讳。

秋怡能拿到了实习机会,正是因为她的这份“叛逆”和自醒。

除了面试,在工作中,乖乖女同样不好过。

还记得之前《欢乐颂》里的关关吗?

这个姑娘非常温和,没什么主见,没有攻击性,什么事都喜欢憋着忍着,也想得比较多。

而这样的人,在职场中就很容易被别人欺负。

比如有一次,关关好心帮同事的忙,结果同事的工作出了问题,却要关关对整件事负责。

这样的事情特别多,明明不喜欢,但她又不敢拒绝,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这么就这么憋屈的活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就是长期接受“听话”教育的女孩的宿命。

她们性格懦弱,说话做事唯唯诺诺、循规蹈矩,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信,甚至有些敏感自卑,缺少魄力和勇气。

这样的人,想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其实也非常难。

总被要求听话的女孩

一生都会过得很辛苦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乖乖女容易遇到渣男?

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

一位女士,非常的勤俭持家,但她却找了一个沉迷赌博的老公。

怎么回事呢?

先说说这位女士的家庭背景。

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是老大,有几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他们家几姐妹加起来受到的关注,都没有弟弟受到的关注多。

所以这位女士为了讨父母喜欢,就变得非常乖巧懂事,勤俭持家成了她的主人格。

那么相反的部分呢,她还是孩子的时候,也会想大手大脚,可她不敢,因为担心这样做的话,父母就不爱自己了。

这个不敢呈现的部分好像消失了,但其实不是,它是被压抑到了潜意识深处。

当一个人的意识,和自我的一部分特质彻底失去联系时,这个人就会受意识的支配,去接近一个明显具备这一特质的人,通过和这个人联系,而去碰触自己内心的这一部分。

不管你是否能意识到,它都在发挥着作用。

因此,这位勤俭持家的女子,找了一个赌博成瘾的老公。

而这种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也会成为和他人建立关系的习惯方式。

作家蒋方舟在《圆桌派》里曾经分享:

小时候,为了讨好妈妈,在妈妈面前表现“我是一个节约的好孩子”,所以省下自己买早饭的钱,肚子饿了就去捡别人吃剩的东西......

而这种懦弱,讨好别人的方式,她也无一例外的复制到亲密关系当中。

有一次跟男友吵架,对方在电话里一直大声骂她,她却整整跟对方说了两个小时的道歉。

但男友觉得这样的道歉很敷衍,挂了电话又一直打电话来。

蒋方舟看到来电显示吓得发抖,就是不敢接电话。

可她就是没勇气跟对方说一句:你这样做,我很不喜欢!不要再打了!

因为这个,她曾觉得自己的整个世界观都坍塌了,日子过得非常痛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后来她与人群隔离一年后,才深刻了解自己的问题:

自己总是迎合别人的期待,做什么事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对别人没有底线和原则,自己的不愉快不敢表现出来。

有了这样的觉悟之后,她才开始慢慢疗愈了自己。

但还有更多的女孩,会让自己越活越憋屈、越活越拧巴,成为各种关系中的牺牲者和受害者,却不得而知。

让孩子成为乖乖女

实则在满足家长的控制欲

每个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能够少犯点错,少走弯路,以后的生活幸福。

但听话的童年,却和日后的美满和成功没有太大关系。

很大程度上,让女孩听话,只是满足了家长的控制欲。

武志红老师在奇葩大会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他在广州日报工作时,他收到一个女孩的信:

女孩和男友谈了三年恋爱,很恩爱,但她父母严重反对,甚至以死相逼。

武志红老师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就在一家餐厅约见了女孩和她的爸妈。

看到女孩妈妈,武老师就觉得问题出在这位妈妈身上。

他问女孩妈妈:为什么反对女儿的婚事?

妈妈给的第一个理由:我女儿长得好看,那个男的一般。

武老师直言不讳,告诉这位妈妈:您女儿不能用好看来说,最多算端正。

这时,妈妈又给了第二个理由:我女儿学历高,他学历低。

实际上,女孩本科学历,男孩大专学历,关键对方的收入,是女孩三倍以上。

这个理由又被驳倒了。

结果,突然间这位妈妈爆发了,讲出了心里话:

她之前跟我说过,什么事都会告诉我,结果她偷偷恋爱半年,才被我发现!

你知道吗?她以前对我百依百顺,像我的小棉袄一样!

这下武老师懂了:

这只是听话还是不听话的事,根本无关女孩的幸福。

她只是犯了一个错,就是没听她妈妈的话。

结局是什么呢?

这个女孩还是和男朋友分手了,但她也同时离开了妈妈,选择自己一个人远走,再也不回来。

她用这种方式逃离了妈妈的控制,却也失去了幸福的可能。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从人性上来说,没有人愿意做个“乖孩子”。

自我掌控感才是孩子形成积极、主动心态的关键。

父母只有把人生的方向盘给孩子,她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远见的父母

一定要教会女儿懂拒绝

父母与子女的分离,是一场早已注定的生命轮回。

而父母最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会孩子懂得如何拒绝别人。

1. 放下“权威”,把说拒绝的权利还给孩子

所有教育的基础,都应该是尊重,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和个体。

很多时候,孩子的“拒绝”并不是对父母的挑战,而是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权利意识的展现,也是他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时,父母就应该放下“家长”的姿态,蹲下身来、认真倾听,理解、尊重他的选择。

如此,孩子便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存在的决定权,逐渐培养独立想法。

2. 树立孩子的“边界意识”

在放手给孩子自由的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明白一件事的“边界”在哪里,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

我们可以先肯定孩子“拒绝”的权利:

如果你不想,可以拒绝,这是你的权利。

再提出解决建议,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小朋友,或者你可以想个别的办法,只要你愿意......

最后,如果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了问题,我们要及时予以肯定,强化正确的行为。

用“重要的是你愿意”帮孩子划一个清晰的界限:

别人的事再大也是别人的事,自己的事再小也是自己的事。

只有先温暖了自己,才能更好地拥抱别人。

3. 与孩子一起学习拒绝的技巧

人这一生,学会拒绝远比学会接受重要。

比起服从,拒绝是一门更难的学问。我们需要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在《不可思议的妈妈》里,蔡少芬曾说大女儿是一个不太懂得拒绝别人的孩子,在学校里被人欺负了还笑。

为了让孩子学会说 “不”,他们就在家里模拟各种说“不”的场景。

引导孩子:自己不愿意答应别人时,可以直接真诚地说明拒绝的客观理由,内容要直接,用词要委婉,既要维护自己权利,也要尊重别人。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点亮【在看】愿每个女孩都能拥有果敢的快意人生。

看更多育儿好文章

标签: 黄磊 马伊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