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保育园要求这样“切水果”,我跪了~
——小7妈
01
上个星期,有一条不是新闻的新闻,又小小火了一下。
11月19日,有一艘日本观光船在驶向坂德港时撞上了漂流物,发出了“duang”的巨大撞击声音,眼看着船就在往下沉。
船上载有52名六年级小学生,5名老师和5名船员。
孩子们开始恐惧,校长一边说着:“没关系,没关系”,一边让大家在船员的指示下穿上救生衣。
等每个人都穿好救生衣,海水已经快淹到脚边了。
图为救援船和呆在沉船上的老师学生
大多数孩子和老师,都在船长的指挥下跳入海中,游到了赶来救援的渔船上。校长和大约10个孩子仍留在船上,等待救援。
等救援船只抵达时,天色已经昏暗了,有些孩子开始惊慌失措。但他们还是努力互相交谈,互相打气并等待帮助。已经获救的孩子们,也一直在为船上的孩子欢呼和鼓励。
最终,这艘船上所有大小乘客全部获救!
事件回顾完毕,很多人都为日本小朋友的勇敢镇定、团队精神、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等起立鼓掌。
比如,这些日本小学生不怕水,抗冻能力强。情急之下,还敢跳进大海游向渔船。
这会让你想起,中国媒体经常报道的一个画面:日本孩子大冬天的光着上身进行“狂野”冬训。
事实上,日本孩子有可能冬装校服发短裤,但冬天集体光膀子训练的还是少数。
朋友孩子帅帅的冬季校服照
也许你会认为,日本孩子因为经常接受灾害训练,所以才能遇事不慌不忙,懂得如何自救。
但一个不得不忽略的事实是:
如果船上没有事先准备好足够的救生衣,很难说还会有这么完美的结局;
如果船长没有给出正确的指示,第一时间让全体乘客来到甲板上,那很可能会发生“禁闭在船舱内”这件最可怕的事情;
如果校长或船长过早让孩子们跳入低温的海水中(事发时海水温度为20°C,低于17℃就会有生命危险),那无论穿多少救生衣,都可能因体温过低而死亡。
如果你认为日本学校的老师,都是如此训练有素。那很遗憾地说,不是每次遇到灾难,都有这样的幸运。
45年前,也发生了一次类似的沉船世故,当时船上也是一群六年级的学生。但那一次,有25名孩子和老师失去了生命。
出事的小学校立了一座纪念碑,为了传达生命的宝贵。每年孩子们都会在这里鲜花。
最近的一次大事故,是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引发了海啸。
距离入海口有四公里之远的大川小学,300年来从来没有过海啸袭击。但在这次的9级大地震中,当时在校的78名学生,有74名遇难;在校的11名老师中,10名遇难。
这次悲剧,除了天灾之外,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人祸。
老师们召集孩子们集合,站好,点名,却没有带他们登上学校后面的山头——那是可以让所有人活下来的安全地。
他们迎着海啸来的方向,走向了一个交通环岛。
尽管如此。
对311海啸事件有过深入采访的《泰晤士报》记者帕里却说:
“倘若地震发生,全世界最安全的去处是日本,最不可能遇难的地方是日本的学校。”
日本的建筑标准非常严格,多年的技术革新已经令其抗震力世界一流。日本所有的机构、学校都有详密的应对地震的方案,并且经常演习。
海啸发生后,日本有九所小学被海水淹没,但没有一所校舍倒塌或遭遇严重的结构性毁坏。除大川小学,其他小学也只有一名伤亡。(摘自虎嗅《谁杀死了74名小学生?日本海啸6年后,他将真相出版成书》)
放眼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摊上上帝随机翻牌的各种大小自然灾害,人口密度大却还能把伤亡率降到这么低的。
也只有日本了吧!
可见日本人整体的防灾意识和抗灾水平,确实是“被迫”走在了世界前列。
02
我们一家现在就旅居日本。小7就是在日本生的,我也跟着她亲历了近两年时间的日本幼儿教育。
在看待最近的这个沉船得救事件时,我也会情不自禁地联系起小7上保育园的点点滴滴。
日本保育/幼稚园,几乎是规避了一切潜在的可能风险!
时不时来场演习已经司空见惯了。对于老母亲来讲,最头疼的问题是:
花了一年时间我才琢磨清楚,到底该给小7穿啥去保育园?
春天
“请不要穿裤袜来保育园。”
“为什么?”
“穿袜子跑容易滑倒,阿布乃一(危ない)”
夏天
“请不要穿裙子来保育园。”
“为什么?”
“怕运动时被自己或别人踩到,阿布乃一(危ない)。”
秋天
“请穿换双运动鞋来保育园。”
“为什么?有运动会?”
“怕跑起来容易摔跤,阿布乃一(危ない)。”
冬天
“请不要穿戴帽子的外套来保育园。”
“为什么?”
“有可能扯到脖子,阿布乃一(危ない)。”老师这次做了一个被勒脖子的动作,以便于我理解。
一年四季下来,小7现在只有周末或不上保育园的时候,才会穿条花裙子什么的。
平常上幼儿园,还是女扮男装来得省心。
前几天有个生了男娃的好朋友问我:“哥哥穿小的衣服,小7用不用得上?”
真是了解我的人。我和小7一连说了三个:“要,要,要!”
日本保育园这么吹毛求疵,对于我们这个皮糙肉厚的中瑞国际家庭来讲。
呃,是有点忒事儿了~
不过,一看到他们不光“折腾”家长,也把自己折腾得够呛。我心里马上就平衡了,甚至还有点小感动哩~
小7保育园教室的推拉门,有一部分是镂空的。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止孩子夹手。
我还顺手拍了一张小7保育园里张贴的食物准备要求。年龄从左至右逐渐增加,在保证进食安全的前停下,处理食物的难度要求也逐步提高。
比如这根细致的香蕉:
最开始:香蕉皮是全切开的(注意!不是全剥去哦!孩子还是要自己剥皮);
中间过渡阶段:只把香蕉皮切开了一个小口;
最后的幼儿阶段:直接剁成几截,不切开。
再比如下图的葡萄。
最开始添加辅食阶段:要去皮再对半切开;
之后的两个阶段:不用去皮,但也需要从中间对半切开。
最后,对比葡萄下面的草莓。
最开始添加辅食时,要对半切开;
之后两个阶段,直接给整个的。
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葡萄一直要求切开,但草莓却不用呢?
7妈的体会
正因为日本保育园/幼儿园,把环境里潜在的安全风险降到了“0”。所以他们才敢让孩子自己管自己,“狂野”地生长。
因为细致,才敢狂野——是我亲历日本教育的一个很深体会。
你的孩子可能不会上日本幼儿园,但日本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多少能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带来一点启发:
日本人和我们“隔代疼”的规避风险方式不同。
咱们老人看孩子,宁愿掖着搂着,也不懂得如何去规避家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贴防撞条不算!)。
这样带出来的孩子,既不懂得自我保护,又不会独立自理。
要想像日本人一样从小培养婴幼儿的独立精神,得首先准备一个尽可能没有安全隐患的环境。只有做到这点,才好放手让孩子自由探索,自理独立啊!
不过,我到底不是日本人,小7爸也是维京海盗的后代。
在幼儿园有这么细致的要求,我们也能理解。毕竟,几个老师也不顾过来一大群三两岁的孩子。
但是在家里,我们还是认为:安全隐患不完全等于安全风险。
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不会破相。我们一般都是眼里看着,嘴上提醒着,但很少上手干预(果然是亲妈亲爹)。
我们家唯一贴上防撞角的地方,竟然是这个高一米八的油烟机。
因为小7爸他......
话说,前几天我被日本老师点名要给小7换外套。
回家我就翻箱倒柜,愣是没找出一件不戴帽子的冬季外套!我都傻眼了。
还好这几天温度还行,小7都是穿着小哥哥的春秋季风衣,顶风出门的。
我本来想抽时间去隔壁优衣库买一件。但一想到马上就过新年和春节,反正也要给小7添新衣。就干脆在国内下单了几件,让我妈把衣服和一堆书和玩具一起快递过来。
无论衣衣是什么风格,重点都是:不戴帽子!!!
我在日本老师面前的求生欲,真是很强了。
现在我每天都会查一下:快递到哪了?这两天降不降温?
表歪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