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可粒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
最近,清华大学“周杰伦”火爆全网。
他叫陈逸贤,因为神似各种明星,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与关注。
更厉害的是,这位小哥不仅长得帅,更是清华大学2020年特等奖学金(本科生)得主之一,毫不夸张地说,那可是“学霸中的学神”。
(图源:清华大学)
海报上的他,科研成就突出,学艺文体两开花,才华样貌都不落。
海报之外的成绩,也是格外显赫,英语流利,演讲口才惹人注意。
(图源:都市快报)
连他的老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林潮教授都评价说,陈逸贤是十余年来在清北指导的最优秀的学生。
众多网友也纷纷“吐槽”:“物理系的那个同学也太帅了吧,有颜有才!这次上帝真是太不公平了!”
但当我细看其成长经历,才发现,所谓横空出世的天才,背后都有着父母的奋力托举。
父母的陪伴和努力,才是孩子成材的肥沃土壤。
没有哪一种成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尤其是关于孩子的教育。
他的因,在于家,他的果,也在于家,他的家教理念,值得所有父母借鉴。
重视阅读的家庭
才能养出爱读书的孩子
阅读就像是一颗颗种子,经由父母的手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塑造着孩子的言德品行,引导孩子体察与感悟人生。
陈逸贤说过:
“自己英语好的原因,是父母给自己营造了学习英语的氛围。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妈就拿《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串读,每天给我半英半中地读一点,一周读一章。
从那时候起,我就特别喜欢读原著,初高中的时候也是一周刷三本这种速度不停地看。”
果然,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因为陈爸陈妈的正确引导和家庭阅读氛围的感染,使得孩子沉迷于阅读之中,无法自拔。
阅读是孩子与知识接触的联结点,想让孩子爱上阅读,父母要做好这3点:
1. 家中有书,创设读书环境
没有书的家庭,怎么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呢?单独给孩子设置一个读书小天地,准备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书籍,方便孩子随时取拿。
同时多购置一些有教育性和科学性的设备,比如地球仪、地图等,激发孩子探索欲。
总之,一定要让家里有读物,让书本触手可及,这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自然方式。
2. 常去书店,感受知识熏陶
俗话说“常在书店逛,自然沾书香”,空暇时间多带着孩子去书店逛逛。
当他看到其他孩子专心阅读的样子,会更容易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之中。
而孩子去的次数多了,都不需要我们催促,他自己就会翻书来看,享乐其中。
3. 父母共读,营造读书氛围
如果孩子被激发了阅读兴趣,一定要再接再厉,固定每天睡觉前的1小时,就是我们给孩子讲故事的最好时机。
等孩子大一些,可以进行角色互换。
我们“缠着”孩子去讲书中的内容给我们听,恰当提出开放式的问题,督促孩子以后看书更加细心。
同时,不吝啬夸奖孩子,因为赞扬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拥有更多的阅读热情。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书架是最好的不动产。
只要我们创造有利的阅读环境,耐心地引导孩子,及时地称赞孩子,并且给予孩子良好的示范,那么孩子爱上阅读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好习惯
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助推器
陈逸贤的父亲曾说过:
“学校教育带有普遍性,家庭教育更具有其特殊性,家、校教育中的协同与互补是成就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
在学校,老师教授知识,在家里,父母培育孩子的良好习惯,两者齐肩并行,是“教育”二字最好的诠释。
有研究表明,7-12岁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
陈逸贤父母深谙其道,从小就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只有作业完成了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潜移默化中,也促使孩子学会自我教育。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帮助孩子不断变得自律。
1. 从作业中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这不仅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我们的正确引导。
首先明确孩子的作业要求,拟定以时间、数量、质量为基准的具体目标,比如具体什么时间完成,答对多少题目,字迹是否清晰工整。
其次,我们要科学地检查作业。1-3年级的孩子,要注重于字迹检查,3年级以上,我们要看孩子做题的思路,指出错误,让孩子自己纠正。
最后,我们一定要留一些给孩子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的空间,避免孩子有依赖性,不愿意自我思考。
2. 从一天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时间习惯
生活即教育,拥有时间观念的孩子,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大小任务。
让孩子提前一天在便签本上写下第二天的事项与计划,从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午饭,几点进行写作业等,都妥当安排好时间,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拒绝拖拉与磨蹭。
3. 从做家务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运动对于孩子来说极其重要,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所有智力发展、心理发展都是建立在身体发展的基础上。
父母要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小到洗碗、晾衣服,大到除草、拖地,都是特别合适的活动方式,同时也可以渐渐增加户外活动,比如跑步、跳绳等。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给予孩子无穷的精神力量,让孩子身心愉悦,更有利于好习惯的培养。
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为人父母一定要持之以恒地陪孩子把好习惯践行下去,才能将好习惯变成助力孩子腾飞的双翼,闯出更为美好的新天地。
父母做榜样
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报道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陈逸贤读初中的时候,总会有家长向班主任诉苦,孩子老是爱玩手机怎么办?
他的父亲受邀去学校进行交流,当场从口袋里拿出了自己的“老头机”。
原来,父子俩当时都用同样的“老年人手机”,只有基本的通讯功能,自然也不用担忧网络和游戏了。
陈爸爸接下来的一番话,更是令人警醒:
“家长率先垂范,以“理”服人是家庭教育的前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是必须做到,否则是不公平的,也有失公允。”
是啊,教育之难,难在父母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改变,是否能够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永恒的生命范本,身体力行地做出榜样,赢过一切耳提面命与三令五申的教训。
去年的一则新闻,双胞胎保送博士,暑假期间仍在工厂帮妈妈打工,令人记忆犹新。
而这优秀成绩的背后,更是离不开父亲的榜样力量。
兄弟俩坦言,父亲是自己的偶像,父亲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也会经常购买书籍送给自己,业余时间还会吟诵诗歌。
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请先努力去成为这样的父母。
孩子所有的优秀,都是父母行为用心耕耘后的开花结果。
高层次的父母,从来不靠嘴上功夫去管教孩子,而是用自己的自律去影响孩子的自律。
想让孩子不要总是拖拉、迟到,父母自己就得先做好时间管理,准时守点;
想让孩子有教养,待人接物有礼貌,父母就不能有粗鄙行为,总是出口成“脏”;
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父母就应该先放下电子设备,捧起书来细细品读;
想让孩子成绩优秀,父母就应该乐于进取,不断汲取新知识,扩大自身的格局和眼界。
教育孩子,拼的从来就不是钱财地位,拼的是父母的教育态度,拼的是父母对自身的要求和对孩子的要求是否一致。
古语有言:“己正而后能正人。”
父母的身教是孩子最实际、最生动的学习课堂,因为以身作则的教育,更能润物于无声。
如此看来,陈逸贤的家庭教育其实也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育儿秘诀。
无非就是:阅读养成,习惯塑造,以及父母的榜样力量。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最简单的方法践行到极致便是成功。
就像教育学家张文质所说的,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在于“教育”,而是在于“还原”。
还原阅读的场景,营造读书的氛围,缕缕书香气,滋养孩子的灵魂;
还原日常管教,爱与规矩并行,有的放矢,让孩子习得优良习惯;
还原榜样的力量,父母行动的号召胜过一切刻板说教。
我们相信,当父母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用书香喂养,用规矩引导,用行动呼唤,用热情陪伴,自然而然也能养育出充满爱与智慧的优秀孩子了。
与各位父母共勉。
*本文系男孩派原创,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