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死了好几个。自杀的人都可惜了 尤其是四舍大一的学弟 我认为大一新生,没有什么问题是复读解决不了的 这些自杀的学生不知道有没有为父母考虑 高考完满怀希望送孩子去读大学 没想到一去不返,想想就难受。
8日一人割腕,还好发现的早。 一位男同学4舍跳楼,送医院后离世,女寝一女生上吊,计算机院一大四学长,在学校周围的观江国际小区坠落,从12月5日到12月7日,三天两人逝去,严苛的管理下必有反噬,逝者已去,生者坚强。
我觉得自杀很蠢,但是学校更蠢。黑科技是一个我从大一读到大四,仍旧好感全无的一所学校,我真想一喷为快,但是槽点太多,文笔太差,感觉敲碎键盘也够呛能喷完。
反正学校就是恶心,别的学院不了解,我们学院系主任,去年大三实习,把实习补助吞了,听老师说早些年他故意卡别人毕业设计,毕业之后让学生打了,可惜也没见收敛。 其他的恶心事怕说多了学位证没了。噢还有强制早操和晚自习,这个事不展开说了,反正你不去也行,除了评优评奖有影响没有任何后果,只是学生会辅导员轮番骚扰给你压力。
这学校问题多了去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泛滥,停水停电管理混乱,在知乎逛了好几年也看别的学校多多少少也都有问题,可能黑科技不算一枝独秀。反正大学生太好拿捏了,拿着你毕业证学位证,你不得夹着尾巴做人?
要不是真的熬不动了,谁会想去死呢,第一个跳楼的孩子这一跃把其他有这些想法的孩子脑子里最后那一根弦崩断了,我不知道如何形容,看了其他答主的回答,有位说的特别对,第一个跳下去的人给了他们勇气。
自杀不是病不会传染,所有自杀了的孩子应该是早有这种想法了,家庭和学校都有关系,没有人发现这个孩子活的有多痛苦,在他们眼里大学生是悠闲的生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个体不同总会有差异性的,家境好父母呵护的孩子,是悠闲的,快乐的,因为他们总有退路,但有些人是没有退路的,他们也许曾在大一大二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但越临近毕业内心越是惶恐,无数次简历投出去,都石沉大海,进了面试却在面试后再无音讯,前面的路看不见光,后面,却根本没有路。
还有学校压消息也是真的快,微博上打出来第一条大学的消息就是跳楼字眼,点开却空空如也,我这条消息估计也快没了,不过大家看看心里有数就好,几万的浏览量,寥寥几条的评论,足矣证明一切。
最后自杀不是自私,真正自私的人都像我一样活的快乐,因为我会把自己的情绪放在第一位,他们小心翼翼的活得太久了,虽然不信鬼神,希望他们走后能快乐起来吧。希望大家都活的好好的,稍微自私那么一点,别太勉强自己了,感觉没人爱你的时候,先自己爱一下自己吧。
关于大学心理老师,这里做几点说明。
大学心理老师,首先是老师,其工作范围是对在校学生心理评估,发现疑似有自伤/伤人倾向的精神心理异常者进行干预;对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免费);以及其他心理相关教学工作。;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
校内遇到一个不靠谱的心理老师的概率远低于校外找到个不靠谱的咨询师。(全国咨询师2%的合格率,校内至少科班出身)不论咨询师还是心理老师,恪守的是有限保密原则。如果发现来访学生有精神障碍,以及有伤人/自伤甚至自杀倾向的严重心理问题,都是会通知相关人员。(但不是给你全校宣传,依然会注意学生隐私)
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严重精神障碍的并不多。能有恶劣心境就不错了,部分来访学生对自身情况的“夸大”描述会引起心理老师的担忧。毕竟心理老师并没有建立临床思维,对症状也仅仅在于初筛作用,一个搞不好就转介医院了哦。
现在精神科挺难,大学心理老师也难,毕竟还有能说出“这科考试我不及格,抑郁症就会发病”这话的学生…
当然以上这些仅仅是说明,遇到心理问题,如实讲清情况,心理老师会给你有限且有益的帮助。
为逝者惋惜!
从心理角度分析,自杀是一种试图摆脱痛苦的极端求救方式。
人本来就容易从众,被社会所影响,放大自身周围环境的恶劣之处,从而对自身所面对的困难产生绝望的心理。企图以自杀解决问题的人心理往往是更加脆弱的,一旦周围环境有案例时,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同时,产生自杀心理到实施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期间当事人会通过各种方式向亲人、老师、朋友等发出呼救,很多时候这种呼救不一定是通过语言,例如“救救我”这么直白,而更容易用婉转的、自己熟悉的方式。等到自杀时已经是用生命在呼救,可惜再也得不到回应。
为逝者惋惜,同时更要关心身边人,让身边人在生活中、在生命里多一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