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最容易陷入的误区莫过于“你要长成我想要的,而不是你适合的”。通俗点说,就是父母会把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觉得好的路推到孩子面前,在父母看来,这是为孩子好。
我记得读书那会还比较流行“铁饭碗”的理论,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去找稳定工作,比如老师、医生,再考公务员什么的。但现在看看,时代变了,铁饭碗不一定铁了,就算相对比较稳定,要面临的考验也多,未必就比其他工作轻松;而且能突破时代重围的人往往都“不安分”,他们不追求稳定,思维随时代而变。
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没什么是固定不变的,按照固定套路教出来的神童,真就比一般孩子优秀千百倍吗?看看被誉为“世界智商最高神童”的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就知道,并非如此。
威廉是一个美籍犹太人,出生于1898年。他远不如另一个犹太人爱因斯坦出名,但他却活成了传说:天才神童,IQ数值接近300,在父母教育下,他从小就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甚至大部分成年人的聪慧,智商超过牛顿和爱因斯坦。11岁那年,麻省理工的教授就预言威廉未来将会成为数学史的一个奇迹,那些伟大的数学家,比如欧几里得、笛卡尔、高斯,都不能和他比。
这话在我们看来未免太夸张了点,一个11岁的孩子,把他拎出来跟那些有实际成就的大佬相提并论,这和指着一棵草说它将来会长得比大树还高有啥区别?吹牛也要有个限度吧。其实这也不怪当时的教授,主要原因在威廉,他太早慧,表现太令人惊异了:
出生半年,他就会跟父母念一些化学元素词汇,虽然念得不怎么清晰,但他能记住;不到一岁,他就能说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当然这是父母教的,不是他自己发现的,要真那样他就是神而不是人了;一两岁时,威廉喜欢上了看报纸,全部看懂是不可能的,但他表现出对知识的强烈兴趣。
2岁起,威廉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路。他拥有极高的语言天分,短短两年便全部掌握了希腊语和拉丁文,足有48卷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称为西方文学最伟大的作品,“希腊的圣经”,威廉读起来毫不费力,要知道在他那个年纪,其他小男孩能认识几个单词就不错了。
威廉的父母希望孩子能早点上学,但他们的目标不是小学而是世界名校。威廉七八岁时在父母护送下去参加了麻省理工和哈佛的入学测验,结果全部通过。如果不是年龄太小,学校不接收,恐怕威廉真去读了。即使如此,威廉在当年也造成了巨大轰动,所有人都说他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神童,等着看他的后续发展。
16岁那年,威廉就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文学士学位,他精通多个领域,包括天文与数学,这样的人才哈佛自然会全力留住,于是威廉又进入哈佛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一边教书一边准备拿下数学研究生学位,但就在大家期望他做出惊天成就时,威廉变了,他开始厌恶数学转去学法,3年后,眼看可以拿学位,他又放弃了。
最终,这位智商超过250的天才神童除了留下几本书,什么成就也没取得。他在学校教书期间无法协调师生关系,很快离开,甚至和父母断绝了关系,靠干体力活和写作为生,后期的他十分厌恶数学,生活潦倒,1944年便死于脑中风,年仅46岁。对于他的转变,所有人都觉得无法理解,倒是后世学者研究威廉生平时,发现了关键的问题。
威廉的父母都是那个年代顶级的知识分子,双双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父亲鲍里斯是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对他赞不绝口,就是因为精通心理学,鲍里斯把这项技能用到了教育工作上,他开创了著名的“席德斯式教育法”,后来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9大教育法之一。
这种教育法把孩子分成“俗物”和“天才”,把平凡视为失败,聪明才能成功。鲍里斯把自己的儿子当成试验品,他要求孩子必须一丝不磋地学习,为此进行了多个强迫性实验。结果是威廉的确养成了学习习惯,而且学得快,但他根本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长大后萌生自主意识,开始“反叛”,拒绝一切父亲希望他学的东西。
所以这个天才的陨落,关键就在于父亲往他身上寄托太多,把他打造成了学习机器。威廉不懂玩耍,不懂和人正常交往,这样的人,再聪明,又怎么可能融入社会呢?现在我们经常呼吁让孩子全面发展,知识教育外更注重素质和思维教育,就是因为以前的失败例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