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官妈(高级母婴护理师)
很多新手妈妈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给孩子喂太多,她们因为经验不足,不知道宝宝是否饿了,也不知道每天该喂多少,但心里都想着喂多总比喂少好,不能把孩子饿着了。
就连一些长辈也是这样想的,娃多吃一点,才能发育得更好。
可是对孩子的喂养与他们的身体发育有很大关联,喂多了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危害。
喂奶喂到孩子腹泻,宝妈被医生批评
堂姐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对喂养孩子方面一窍不通,还好有婆婆的帮忙,平时她就给娃喂个奶,每次娃哭了,婆婆就抱过来给她喂,但堂姐觉得每天的次数是不是太多了,差不多15次了。
可婆婆却说她们当初都是这样给孩子喂奶的,哭了基本就是饿了,多喝一点也没什么,娃长得更好。
但是一次喂奶后,孩子突然吐了,婆婆以为是简单地吐奶,就给宝宝拍拍背,结果没有好转,一小会后,孩子又吐了几口,婆婆这很正常,可是娃却突然腹泻了,便便像水一样,还一直哭。
堂姐说什么都要带孩子去医院,医生检查后又询问平时的喂奶情况,批评道:“平时少喂点,孩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而且要分清哭闹的情况,也可能是困了。”
过度喂养并不能让宝宝长得更好,如果出现以下表现,家长就需要少喂一点了——
1、孩子经常吐奶,拍嗝也没用
新生儿因为胃比较小,调节呕吐的神经没有发育完全,如果不小心喂多了,或胃里进空气了,都可能出现吐奶的情况。
虽然吐奶很常见,但父母也要注意,如果宝宝经常吐奶,而且拍嗝也不能好转,很可能因为长期喂太多,脾胃也出现问题了。
2、大便没有规律,形状不正常
人的身体是有记忆的,每天大便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即使是小宝宝,大便的时间、次数也有规律。新生儿一般每天有3~6次大便,大便的时间间隔和前几天差不多。
如果孩子大便的次数突然增多,可能是吃太多了。
而且正常的便便应该是软黄的,当出现绿色便便或水样便时,也是吃多了。
3、肚子痛
吃太多的宝宝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胃胀气的情况,此时他们的肚子会鼓鼓的,不停地哭闹,用脚蹬着空气,手也到处乱抓,就是吃多难受了。
可以通过飞机抱来缓解情况,让他们的上半身趴在手臂上,腿落在两侧。
4、体重增长过快,身高没长
每次喂得太多,孩子很可能就会长胖,但消化食物的时候,身体会分泌胰岛素,然后抑制生长激素,因此,吃多了的孩子可能体重长得快,但是身高没怎么长。
家长可以对照标准的身高体重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及时停止喂奶,否则可能伤其脾胃健康。
5、有口气,还拒绝吃东西
食物在孩子肚子里堆积太多,可能不被消化引起积食,他们的口腔里会散发出难闻的臭味。积食多了,有的宝宝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家长怎么喂、怎么哄,他们都不愿意吃东西。
孩子的喂养也需要讲究科学,家长可以遵循以下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喂养。
1、尽量用母乳喂养代替奶瓶喂养
宝宝吃母乳时,需要舌头的帮助,一般要费好大的劲才可以吃到。于是可以控制自己吃进去的量,不会一不小心吃太多。
而奶瓶的奶嘴较大,只要轻轻用嘴唇挤压奶嘴就可以吸出来,每次流出的量也比母乳流出的多,如果家长不控制奶粉量,孩子可能一不小心会将里面的喝完,导致过度喂养。
2、按孩子需求喂奶
1~6个月大的宝宝,只需要奶粉或母乳就可以喂养了,注意喂奶的次数和时间,能帮助宝妈避免过度喂养。
1个月大:
母乳:宝宝饿了就给他,每次吃奶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奶粉:每次80~120ml,每天6次。
2个月大:
母乳:宝宝饿了就给他,每次吃奶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奶粉:每次160ml左右,每天6次。
3~4个月大:
母乳:2~4小时喂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每次吃奶的量60~70ml。
奶粉:每次180ml,每天5~6次,总量不超过1000ml。
5~6个月大:
母乳: 2~4小时喂一次,每次15~20分钟,每次吃奶的量150~180ml。
奶粉:每次200ml,每天5次。
3、按规律改变饮食
6个月以上的宝宝除了喝奶粉,还需要吃辅食了,家长需要从很稀的糊糊喂起,慢慢调整糊糊的浓稠度。
7~9个月大可以吃煮的很烂的食物。
10~12个月大时家长可以喂固体食物。
太早给宝宝喂固体食物可能造成过度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