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看我国参加国际奥数比赛(IMO)的战绩,你就会觉得中国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梦之队。
IMO作为世界上级别最高的数学竞赛,我国从1989年第一次获得IMO团体冠军,一直到最近一次获得冠军的2014年,中间26次IMO比赛,中国获得了其中的19次冠军。这样的成绩简直堪称神迹。
然而,我国选手们的奥赛成绩如此优秀,却几乎没有一个走上职业数学家的道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奥数的训练可以帮助常规考试
大家都在学奥数,期望从更深层次的课程训练出一些对于常规课程有利的方法,很多家长都觉得,我孩子奥数那么难的题目都会做,一些普通考试的题目还不会做吗?前些年,的确有很多常规考试的许多解法思路来自奥数。
奥数只是升学的踏板
有个朋友读中学的时候,获得省竞赛一等奖,就可以有保送资格,或者高考降分二十录取。这个诱惑实在太大,家长们看到这个苗头,不惜给孩子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培训,希望等到真正高考时可以走这一捷径,这个也是为什么全民奥数的最根本原因。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奥数
奥数一定要学有余力,如果一个孩子本来课程都觉得吃力,再让学习奥数,无非是恶性循环,绝对没有好结果。
奥数是一个热爱数学的孩子提升自己的最好平台
我们有多少孩子是真正热爱数学才去学习奥数的?更不要再问,我们有多少家长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数学家才让孩子去学奥数的?恐怕一万个家庭里都不会有一个!
教育从来都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虽然因材施教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但是兴趣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老师。如果仅仅是把奥数当作升学的踏板,全然不顾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熟知的数学大家基本上都是民国时代,或者在改革开放之前。那个时候的人们真的能耐得住枯燥,孤独的学术研究,现在的人们太难做到了!
如果我国对待数学的态度始终如此,那么中国永远都不会有出色的数学家,更不要说是像高斯,欧拉那样的宗师级别的数学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