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k是一个90后妈妈,她最近要去面试,别误会,不是找工作的面试,是给女儿幼升小去面试,专门面试父母。
这是很多中国妈妈目前的写照,在中国,教育一直是很多父母的痛中之痛,也是心甘情愿不惜一切代价投入的。
很多人对中国妈妈的力量一无所知。
在中国,她们养育了一大批教育类公司,据企查查数据,今年上半年,幼儿园相关企业就新增了1.87 万家,同比上升 49%。
而百度发布的《百度平台K12 人群洞察报告》显示,目前 K12 在校学生总数 1.9亿,其中 9500 万人次参加校外培训。妈妈是K12 核心决策人群,占比达到62%。
80 后和 85 后是 K12 两大决策人群,两者总共占比超过 50%;随着 90后迈入 30 岁大关,90 后也成为 K12 的主要决策人群,占比达到 21%。
这背后,是中国妈妈喂养出来的一大批上市公司和亿万富翁,胡润2020全球教育企业家排行榜显示,在教育领域,有19位企业家财富达到1亿美金以上,财富总和达到了3850亿元。而这其中,有12位来自中国,占全球近六成多,美国英国一个都没有。
榜单的前十名,有7位来自中国,6位出自北大。胡润表示:“北大校友是全球做教育最厉害的,全球前三价值上千亿的教育企业都是北大校友创造的:好未来、中公教育和新东方。”
尽管如此,这份榜单还没有涵盖到所有人,胡润称:“虽然我们很努力在全球寻找教育领域最成功的企业家,但我们认识到每找到一位,应该漏了最起码一位,因此全球教育领域财富达到十亿美金以上的企业家总数应该能达到40多人。”
这些中国妈妈喂养出来的亿万富豪,背后都有哪些故事?
猿辅导李勇:教育行业是一个深度服务业
此前,据报道,猿辅导即将完成新一轮12亿美元融资。融资完成后,估值将超过130亿美金。
据悉,腾讯、高瓴和博裕资本等股东均参与了这一轮融资,交易将于近期完成交割。
这是猿辅导今年以来的第二次融资,在今年3月31日,猿辅导刚刚完成了10亿美元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腾讯、博裕资本和IDG资本等跟投。融资完成后,猿辅导的估值为78亿美元。仅仅在5个月后,猿辅导再次完成融资,估计增长了67%。
资料显示,猿辅导创立于2012年,目前公司旗下拥有猿辅导、猿题库、小猿搜题、小猿口算、斑马AI课等多款在线教育产品。
和其他创业者不同,猿辅导创始人李勇出身媒体,先后就职《工人日报》、《财经》及《南方周末》,后任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
出于对教育行业“有可为”的思考,李勇创立了在线教育社区平台“粉笔网”。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李勇发现“粉笔网”的模式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学习最核心的环节是“教、练、测”。
因此,李勇放弃了“粉笔网”模式,转而创建了猿题库,通过用户使用情况及大数据算法,为其推荐个性化的做题方案,更直接地针对“练、测”这两方面。
一开始做题库的时候,猿辅导团队对中学考试领域感兴趣,因为初高中是最大的市场,但当时主流观点认为针对中学生的在线、移动产品不够成熟,因此猿题库最先推出了公务员考试题库。
但是,思考过后,团队仍然觉得需要面向中学生群体,接连推出了高中题库、高中同步题库、初中题库等。
结果,效果完全超出他们的预期。
李勇认为,正是由于团队与主流对于K12市场上的观点有了不同看法,这恰恰就是他们的机会。
截至目前,猿辅导已经完成了多达9轮融资,按照官方的宣传,其累计融资额27.52亿美元。
在李勇看来,教育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重的行业。它是一个服务业,服务业的属性跟内容的属性是不一样的。
同时,猿辅导又不是一个平台型的服务业,所以它不可能太快。如果要冲数字的话,擦屁股的还是自己,如果师资跟不上、服务流程跟不上、大家的体验和效果跟不上,最后砸牌子是砸自己。
但这并不等于猿辅导就要慢下去,他举例学而思,以前有一段时间是很慢的,但是很多年看下来它是快的。但很多人到处发传单、百度买关键词,看起来是快的,其实是慢的。
跟谁学陈向东:志愿被父亲修改去了师范
四次考研,43岁离开新东方创业
今年以来,跟谁学一直处于市场争议的风暴中。香橼资本、天蝎资本、浑水机构、灰熊研究等做空机构不断狙击,直指跟谁学夸大营收和利润、刷单、捏造财务状况、证券造假,跟谁学被做空次数高达12次,遭到美国证监会调查,市场质疑其为教育界里的瑞幸咖啡。
今年,陈向东一共发布了21条微博,其中9条都在回应跟谁学遭做空一事。
可以说,这是跟谁学创立以来,遭遇的一次不小危机,但对于陈向东来说,绝对不是他人生经历过的唯一一次艰难困境。
1971年7月,陈向东出生于河南新安,这位教育领域杰出的企业家,却从来没有参加过高考。
谈到高考时,陈向东也会有些遗憾:
“中国的高考某种程度上是我小时候特别崇拜和羡慕的。但是我后来没有去参加中国的高考。”
因为那个时候陈向东家里很穷,家里3个孩子,姐姐比他大2岁,但是高了一个年级,那年被省重点高中保送录取。
轮到陈向东的时候,父亲就偷偷把他的志愿偷偷地改了,上高中的志愿,变成了师范,于是也就失去了真正参加中国高考的机会。
阴差阳错地,去了师范的陈向东,很多年后却成了教育领域的企业家,帮助无数学子实现了升学梦想。
陈向东回忆,读师范学校那3年,学校里每天起得最早的是他,睡得最晚的也是他,中午不休息,因为他还做着大学梦。陈向东就读的洛阳市第一师范学校当时也给了他一个梦——学校第一名就能保送上大学。
尽管陈向东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保送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
17岁那年,陈向东工作了,在一个乡镇中学。但是,陈向东还是想上学。直到1991年,他如愿考入河南教育学院,专业是电子技术。
在这里,陈向东又有了考研的梦想,于是每天都泡在图书馆。
但是,毕业的时候,考了一次,结果专业课不过。
1993年,陈向东回到新安县。他以一名非英语专业的专科毕业生身份,成功应聘当地最好的中学——新安一高,当了一名英语老师。
陈向东没有忘记研究生的梦想。后来,他又先后考了两次研究生,都没成功。
索性,陈向东住到了北京的地下室,因为在北京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教材和试题。
1998年,陈向东第四次考研成功,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的研究生。那年,他27岁,在班里是年龄最大的一个学生。
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的日子,为了缓解经济压力,陈向东成了新东方的兼职老师,同时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业。
陈向东说:“当我回过来审视中国几十年高考的时候,我觉得恰恰是这样一个高考,在催化,在激发中国的这样一个教育改革。高考也起到一个重要的选拔人才的作用。”
1999年年底,陈向东加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2年创建武汉新东方学校。
当时的陈向东去武汉当校长,带了30万去,四个月后利润就200多万,第一个完整年度的利润是1500万,是新东方那年利润的1/4。
可想而知,如果继续留在新东方,陈向东的前景也不会很差,但是2014年1月,陈向东辞任了新东方执行总裁职务。
俞敏洪在一封内部信里描述了自己对陈向东的理解:“放弃这些待遇的背后,是我能够感受到的一种对于生命时不我待的追求。”
陈向东离职后,在美国休息了三个月。
这一年6月,43岁的陈向东创办跟谁学。
离开了新东方大厦9层宽敞的办公室,来到了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2号楼2308的一隅,陈向东穿着套头衫、短裤,趿拉着凉鞋上班,不用像以前那样的西服革履、衣冠楚楚。
而且,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英文名字——Larry。正如他自己所言,他正在以90后的心态去创业,不怕失败、不怕拍砖、不忘初心。
离开老东家独自创业,还是和老东家在同一行业,自然不是那么容易,那么,要如何超越新东方?
陈向东想到了采取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
回国之后,他结识了正在互联网教育领域创业的苏伟、百度凤巢计划负责人张怀亭,三个原先的陌生人一起创立了跟谁学。
陈向东将跟谁学定位为教育的电商平台,其核心目标就是提供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选择平台。
之后的种种,外界不得而知,一直到2019年,跟谁学在纽交所上市。
沉寂了两三年的跟谁学,在IPO之时拿出了亮眼的财报:2018年增长307%,2019年Q1同比增长474%,外界直呼看不懂。
漂亮的业绩增长引发欢呼时,也引发了诸多质疑。
而在创始人陈向东看来,“外界只看到了跟谁学今天的高速增长,没看到我们在2015年、2016年犯过的错、趟过的坑”。
面对做空风波,陈向东很淡定,他说:“我们 2019 年的业绩规划在 2017-2018 年就做好了,2020 年的业绩规划 2019 年就做好了。CEO 的工作是做未来的事,不是当下的事。”
好未来(学而思)张邦鑫:
只要你真的对学生有帮助
他们会一直跟着你学下去
2002年,张邦鑫正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博连读,为缓解经济压力,他寻了多份兼职,其中一份是家教。
在他的辅导下,那个孩子从中等成绩变成了“连续三次数学考试都得100分”。
通过口碑效应,他的学生增加到了20个人。
口碑增长,赚到的学费自然而然增加,第一次收到一万多元学费时,张邦鑫有些忐忑,他对家长说:“您可以旁听,如果不满意随时退费。”
后来,允许家长旁听、随时退费的传统就在学而思保留了下来。
张邦鑫当时将孩子们分成两个班,收入没有增加,工作量却加倍了。但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孩子们教得更好。这正是现在学而思小班教学的由来。
胡润2020全球教育企业家榜单上,39岁的张邦鑫财富较去年上涨了近70%,以620亿元排名第二。
时间回到2003年,当时在做家教的张邦鑫,生意越来越红火,于是他和同学凑齐10万元,一起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条件很艰苦,一间15、6平方米的小办公室和一堆破破烂烂的家具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第一期,他们开了四个教学点,因为担心服务跟不上,第二期果断关掉了两个教学点,并大力完善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严格考核。
由于缺乏资源和人脉,学而思自创立之初就选择招聘211、985高校应届生作为教师储备,除了对能力进行严格筛选,“价值观”也是同样重要的衡量因素。
“从茫茫人海中选出最优秀、最匹配的人形成合力,排除那些和你气场不合、不匹配的人,价值观就是这样的存在。”后来,张邦鑫更加坚定地说,“你的价值观就是你的商业模式。”
由于具有好的办学理念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张邦鑫的公司逐渐在家教领域打开了市场。
很多年后,在说到他的起步为什么能成功时,张邦鑫深有感触地说,"只要你真的对学生有帮助,他们会一直跟着你学下去。"
谈到"创业",张邦鑫说:"‘创’就是你要创造一个东西,是这里面创新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既然是创,说明他原来是没有的,不只是简单的模仿,他是需要创新的,创新是创业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后来,随着张邦鑫的公司越做越大,他感到越来越难同时兼顾工作与学习。2007年,张邦鑫正在读博士,导师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把公司关掉好好读书,要么退学。
张邦鑫选择了后者。
从北大退学以后,张邦鑫专心于公司的发展,他的家教事业也越做越大。2007年,他的公司获得了投资公司第一笔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10年,他又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最后,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好未来。
张邦鑫用了8年时间,成了80后创业中的佼佼者。
"与其抱怨别人,不如自己努力改进。"张邦鑫在总结自己的成功时谈道。他说自己的发展离不开几个方面。"首先是成就客户,接下来是创新、务实,还要抱有一颗平常心。"
中公教育李永新:创业根本没有捷径
能让我们走平常路已经是捷径了
“最初的时候,我们在一个6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晚上就铺报纸住在那,连吃馒头都要计算着来。”
这是中公教育创始人李永新在回忆自己当初创业之时,谈到的一幕。
和大多数创业者不同,李永新一毕业,就投入到了创业中,而其实,十多年前,当李永新即将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毕业时,去部委做公务员是才是摆在他面前的最“对口”的一条坦途。
但他放弃了这条路,选择了一条极其坎坷的路。
实际上,中公教育并不是李永新的第一次创业,1999年6月28日,李永新成立了新星伟业公司。但一个月之后,这个公司就面临重大失败。投资人和创业团队双方争吵得很厉害,虽然公司当时还处在收支平衡状态,但已没办法走下去。
紧接着是一次又一次失败。没有资金,没有项目,不知道要做什么,李永新完全是误打误撞状态。
从1999年到2002年,他基本上处于无米下锅状态,最惨的时候连1块6毛钱的炒饼都吃不起。
这次短命的创业并没有打击到李永新,他把自己的创业归因于自己“爱折腾”的基因,而他的父亲就是一个特别能折腾的人。
在李永新的记忆中,父亲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创业,1983年借了一万块钱创业,亏得一塌糊涂,最后是他和母亲还了那一万块钱。
2001年,李永新开始做公务员考试辅导。
那时公务员考试已经如火如荼,而李永新在大学期间就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属于最早参加考试的一批人。
“做这个行业本身和我有很大的正相关。”李永新说。
后来他意识到,所谓的创业模式和项目,一定是和自身历史有很大的联系,跟自身特点有很大关系。
经历了数次失败后,李永新终于明白,做好一个教育企业必须要拥有核心研发,而且产品要标准化、可复制、规模化,再就是兴趣。最终他锁定了公务员考试辅导。
“在创业初期别想有什么团队,最重要的是自己,你自己能够把创业项目从零做到一,有人就会投资给你把这个一做到一百,你把一百扩大到一万才能成为伟大的公司。”李永新说。
2019年,中公教育借壳上市,成功登陆A股市场,今年以来,这家公司已经上涨89.64%。
在胡润2020全球教育企业家排行榜上,44岁的李永新和他母亲鲁忠芳以910亿元的身家成为全球教育首富,其二股东44岁的王振东也以230亿元进入前五。
那个当年放弃做公务员的李永新,榜上有名的同时,已经帮助无数人实现了公务员梦想。
他说:“一个创业者决心创业的时候要想清楚,你的未来一定有诸多失败,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并且在失败的过程中努力反思,那么,你干脆就放弃创业。”
在创业中,最开始他觉得有捷径,就努力寻找捷径,结果发现根本没有捷径,如果能让我们走平常的路已经是捷径了。
“我觉得弯路才是一种捷径。多走点弯路,多点失败和挫折往往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这才是成功真正的捷径。”
新华教育、东方教育吴俊保
说起吴俊保,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远没有俞敏洪有名,但是说起他的新东方烹饪,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存在,当初砸在电视台的广告曾洗脑了一代中国人。
54岁吴俊保的以15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2020全球教育企业家排行榜第七,他旗下的两家教育企业中国新华教育和中国东方教育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在香港成功上市。
吴俊保为人十分低调,其创业历程可以追溯到1988年。
这一年,23岁的吴俊保承包了改制中的安徽省高校培训部,成立安徽省高校科技联合培训部,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进入职业技能教育领域的创业者。
那时候的俞敏洪还在北大英语系教书,直到1993年,他才辞职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而好未来的张邦鑫刚刚8岁。
1990年,安徽省高校培训部更名为安徽省高校科技联合开发中心,开始聚焦烹饪和酒店管理培训,并同步发展计算机相关的培训课程。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刚刚兴起,电脑还没有普及,但那个时候,也正是是互联网后期获得大规模发展的起爆点。
吴俊保早早就看见了计算机培训的商机。
安徽新华教育官网显示,1990年江西新东方烹饪学校成立,1992年南京新华电脑学校设立。
也是在1992年,新华教育推出汽车维修专业,为2001年独立的万通汽修品牌打下了基础。
和中国东方教育主打职业培训不同,吴俊保实控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国新华教育,主营学历教育。
新华教育旗下独立运营两所学校,即民办大学安徽新华学院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安徽新华学校。
2019年,新华教育上市。
上市之后,中国新华教育迅即展开两宗收购。2019年3月,其斥资6亿元收购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7月,其又公告,拟以9.18亿元收购本科独立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及民办中职学校昆明市卫生学校共同股东昆明富达发展实业(集团)有限公司60%的股权。
吴俊保的商业版图逐渐铺开,并且还在继续。
宇华教育李光宇:
企业家传承给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财富
而是企业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另一位在企业家富豪榜上有名的李光宇,是宇华教育创始人。今年,李光宇、李花父女财富比半年前上涨近四成,以110亿元位列第十。
宇华教育在河南运营民办学校已超18年,现有从幼儿园到大学共29所学校,有超13万的学生。2019年财报显示,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超17亿元,同比增长43.5%;净利润近6亿元,同比增长30%。
2017年2月,宇华教育在港上市,这也让这对父女更多走进大众视野。
作为教育领域的企业家,李光宇从未忽视过对女儿的教育,从他女儿李花的成长历程中,不仅可以看到李光宇是子女教育与事业的“双料”赢家,从中也能窥见其教育理念的冰山一角。
2005年从郑州宇华实验学校考入北大,2009年从北大哲学系毕业的李花回宇华教育集团工作,一入职就被父亲安排进了学校的最基层。从招生办公室文员到德育处干事,从辅导员到后勤采购员,李花几乎把学校各个领域的基层岗位都体验了一遍。
从宇华的学生到宇华的员工,再到宇华教育集团的总裁、副董事长,作为宇华培育出的众多优秀毕业生之一,李花本身就是宇华教育理念成功的见证。
李光宇认为,良好的亲子关系第一个关键词是“尊重”。“孩子不是父母的‘作品’‘财产’或‘附属物’,而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意见和梦想,而不是想当然地强迫孩子做父母生命的延长线。
同时,李光宇注重“阅读”对孩子的影响。在李光宇看来,阅读不仅修身养性,在家庭教育中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父女之间经常互相推荐好书、好文章,分享心得体会,使我们保持了亦师亦友的亲密互动。”
在他看来,企业家传承给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企业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对家庭、事业、社会负责。
新东方俞敏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在2019年大涨121%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新东方股价再度上涨25.13%。
和跟谁学一样,新东方早在2012年前,也曾遭遇过浑水的做空,但却击败了做空机构,并在此后的几年间股价上涨了数倍。
这其中,俞敏洪自然功不可没。
从北大老师到出来创办新东方,俞敏洪的创业经历已经让人耳熟能详,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上市,身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财富陡增,一度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新东方在纽约敲钟那天早上,俞敏洪登上了纽交所的敲钟台。那天,和他一起登上敲钟台的还有新东方的元老,徐小平,王强,俞敏洪的同宿舍同学包凡一,还有新东方当时的两位副总陈向东、沙云龙。
这是新东方无比辉煌的一天,新东方成了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中国教育公司。
在整个上市过程中,俞敏洪几乎一整天都在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讲述新东方的故事。参加纽交所出面举办的欢庆和招待晚宴,差不多所有人都喝醉了,在晚宴上,俞敏洪还做了一场关于新东方未来的演讲。
这是新东方在成长过程中所要到达的一个站点,也是无比辉煌和值得狂欢的一刻。
大家看到的是,上市、敲钟,俞敏洪登上了各大新闻版面的头条,各种采访稿出炉,一时间所有人都知道了新东方的创业传奇,俞敏洪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
看不到的是,那天晚宴之后,俞敏洪一个人走到了哈德逊河边。他在河边独坐了一个小时,他就坐在那想,新东方上市之后怎么办,以后怎么办。
敲钟的那一刻有多喜悦,下一刻就有多迷茫和失落。
教育市场风起云涌,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上市后的新东方也在不断摸索前进。
2000年,新世纪的伊始,互联网浪潮在中国萌芽,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新东方成立了新东方在线。
和互联网的野蛮生长不同的是,新东方在线在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的波折。
俞敏洪现在说起新东方的在线业务,也说了不少发展上的问题,比如他一直认为新东方在线业务只是主营业务的补充,所以要求在线业务必须盈利。
因为有了盈利压力,很多事情都不敢随便去尝试,错过了互联网这一波机会红利。
还有不敢在这个新业务上做过多的投资,资源投入的不足,就没有太多的期待,产生了恶性循环。
在线教育是目前教育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虽然新东方错过了很多的机会,俞敏洪也逐渐明白发展在线业务的重要性,对于俞敏洪来说,这是一个必定要迈过的台阶,因为时代的激流,一直在向前前进。
俞敏洪有一句名言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哪怕最困难的事情,最绝望的处境,在崩溃的边缘,都不要让自己堕落。
如今的新东方,已经是一家240 多亿美元的公司,未来如何,仍不得而知。
如今的俞敏洪,除了一个企业管理者,更像是一个人生导师的角色,他自己的公众号简介上写着一句话:“服务青年创业,一起读书旅行。”
俞敏洪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在今年参加两会时,他还专门带了十本书在身边。
他说:“不管前行的道路是否依然荆棘密布,不管明天是否还要面对伤痛和迷惑,我还是会努力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并把那些值得纪念的日子,继续记录下来。”
编辑:慧羊羊
主编:六 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