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在豆瓣上分享了自己近期两所高校求职面试的经历,没想到引发众多网友围观和激烈讨论。
该网友为985硕士毕业,共面试两个岗位,一是某985高校编外后勤管理岗,另一是某学院编制行政管理岗。两场面试中不乏北大、浙大、吉大等国内顶尖院校硕士的身影,这位网友表示虽同为985院校毕业,但在毕业院校上的对比上感到压力。
而让网友们议论的焦点还在于某985院校的一位面试官对求职者们的发问:
如果需要你们去做基层,比如监督食堂师傅做包子,你们能接受吗?
浙大硕士表示愿意,吉大硕士也表示“我觉得基层是锻炼的好地方,我也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积累经验,一步步向上走”。
网友们纷纷感叹:内卷已经卷到连名校硕士也抬不起头了吗?
01
膨胀的硕士研究生
多年来,在挽救眼前失业人群这件事上,硕士学位可谓是勤勤恳恳尽心尽力,承担了“就业稻草”这一角色。
但扩招只能做到延迟压力,而不能解决矛盾,膨胀的研究生大军早晚有离开象牙塔,走向社会的一天。
当社会所能提供岗位的增速远低于应聘者的增速时,招聘单位就会提高岗位门槛来淘汰掉多余的人,这一点在对学历要求更为严格的高校体现得尤为明显。
那些当年因为本科毕业找不到一份体面工作而选择读研的人,可能会惊奇地发觉,三年之后,还是只能找到同样的工作。当你想靠学历提升来换取更优质的工作岗位,学历贬值却抹平了三年的时间和努力。
如今,硕士研究生学历逐渐成为进高校的底线,但编外后勤岗招985硕士只用所谓“内卷”来解释怕是太过武断,硕士数量虽多,早已不是稀罕货,但是顶尖高校扩招幅度并不大,985硕士还是比较金贵的。
那么问题出在了哪?可能是专业。
02
天坑专业难就业
“天坑专业考研相对容易进名校,结果毕业就业被打回原型。”
除了我们所说的内卷的大环境对求职者不友好,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专业太坑。天坑专业之所以坑,主要就坑在难就业,哪怕读了硕士,就业的前景并不会比本科毕业好多少。
以生化环材为例,生化环材作为实验型学科,本科的知识体系和基础技能在求职时并不占据优势,只能被迫转行或深造;而生化环材专业的硕士生则面临着另一个令人难堪的窘境,对口专业薪资水平不如预期,要么咬咬牙读个博再拿几年青春进行赌博,或者脱掉专业的帽子,仅凭硕士研究生学历去搏一搏前程,所以就有一部分人流向了考公务员或考事业单位大军,但可供生化环材专业报考的岗位少之又少。
2019年,杭州政府共招录325个公务员职位,但只有1个岗位要环境专业,且不是唯一指定专业。专业受限,生化环材人只能报考三不限,竞争激烈不说,岗位待遇也一般。
当然,我们也不能揪着生化环材这几个难兄难弟不放,像高校后勤岗这种顶着高校体面光环且对专业要求没有过多要求的岗位,也必然会有很多不好就业的文科专业加入战斗,专业都坑咱就拼学校。
招聘单位也乐见于此,毕竟基层的工作和专业无关,名校硕士毕业说出去也体面一些。
03
这样的工作到底图啥?
名校硕士去争一个无编制的后勤岗,月薪不过五六千,干的还是基层的活,大家不禁要问,这些人到底图啥?
普通人进高校找工作图编制,图待遇,但二代或本地土著不同,他们可以只图体面、稳定和离家近。
这种竞争激烈的情况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较为多见,大家都想留在别人打拼出来的发达地区,你可能觉得名校硕士去做高校后勤是纡尊降贵,但对于部分二代和土著来说,只要这份工作体面和稳定,其它真的无所谓。
可能有人觉得进高校就像进体制内,未来会有晋升的机会,但是既没编制又是后勤岗,谈何晋升?
所以对于原贴中面试官的提问,其实是出于善意的,他敢于把最坏的情况告诉求职者,而不是给求职者画饼,已经难得可贵。
将面试官的问题翻译过来就是,“虽然你们是名校硕士,但这份工作就是要从基层干起,且基本没有多少晋升空间,这样你们也愿意吗?”
现在大家都爱说内卷,仿佛任何问题套上“内卷”都能迎刃而解,但内卷不是肉卷,它只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既不能帮助硕博们找到一份满足物质需求的工作,也不是消解焦虑的精神良药,悲叹内卷并没有实际意义。
我们应该认清,读研并不是逃避找工作的解决办法,哪怕选择暂时逃避,也要在读研期间明确自己的未来规划,而不是等到毕业躺平待卷。对于专业选择,我们也能在今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中见到一些变化,一些国内顶尖院校生化环材专业分数线明显下滑,甚至垫底,这为部分专业的培养方式敲响警钟。
最后,我们希望每一位经受过高等教育的硕博求职者能够找到一份有价值的工作,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高校后勤岗招名校硕士没有问题,但工作内容可以是监督食堂食品安全,为学生和教职工制定营养食谱,而不是监督食堂师傅做包子。
对于高校后勤岗招985硕士,工作内容是监督食堂师傅做包子,这件事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也将在青塔人才小程序问答版块中发布该问题,以供大家自由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