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理团队成功为一名出生体重仅为1.48kg,孕33周的早产儿实行了腔内心电定位PICC置管术,该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和早产低体重新生儿重症救护技术更上一层楼。
据了解,家住灵川县的伍女士患有妊娠期糖尿病,12月8日因臀位、胎膜早破被家人送往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在医务人员精心护理诞下一名女婴。由于早产新生儿体重仅为1.48kg,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并伴有新生儿湿肺、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症状,病情危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该患儿出生后立即被送往新生儿科进行救治。因患儿孕周小、体重轻,周围静脉血管壁很薄,血管条件差,不利于抢救药物快速注入;加上早产儿吸吮能力弱,消化功能差,必须行早产儿静脉营养治疗。高浓度的营养液刺激大,一旦发生药物外渗,极易出现静脉炎甚至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经过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综合评估,决定给该患儿实施PICC置管术,解决患儿药物、静脉营养输入等问题。
经与患儿家属沟通后,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唐玲芳带领该科护理团队立即给患儿实行腔内心电定位PICC导管植入,植入后管道固定稳妥,输液顺畅,各种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目前,该名患儿在新生儿科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下,生命体征平稳,体重也逐日增长。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唐玲芳介绍,PICC置管术不仅解决了早产儿输液的难题,也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而腔内心电定位PICC置管术,使PICC置管后导管尖端的定位不仅仅局限于x线拍片定位,且方便、快速、安全。同时规避了临床工作当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能使置管后PICC导管最快的应用,保证了早产儿治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的及时输入,减少早产儿住院时间,大大提高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唐清 唐大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