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家中万元现金充游戏,不愿意上学,老师家访“吃了瘪”

学生厌学,比成年人厌倦工作尤有过之。

上周,班上有一名学生,因病请假,两天没来学校。第三天,家长将其送到学校大门口。等到家长背影消失,该生竟然没有进校门,而是径直离开,躲在外面闲逛了一整天。

学生请假的那两天,我每天都打电话给家长,询问孩子的病情。恰好第三天忘了问,家长也没打电话向我销假,结果造成了监管真空。知道情况后,我惊出一身冷汗。幸好没出事,否则我脱不了干系。

还有一名学生,成绩差,经常不完成作业。有一天,班干部向我反映,该生好几次上历史地理等“副课”,都说肚子疼要上厕所,进了厕所不出来,一直等到下课。事实上,他根本不是在上厕所,而是在躲课。

学生厌学,多数人会从学校和老师身上找原因,进而抨击整个教育制度。比较常见的观点有:

1、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背负重重压力。学得痛苦,不堪重负了,学生就会逃避。

2、老师没有分层教学,学困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因而产生厌学心理。

3、老师为了教学成绩,只注重培优,不注重辅差,学困生被边缘化,找不到存在感。

4、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没有得到爱心的浇灌,花儿不会绽放。

专家学者往往持此类观点,他们把持了话语权,说得多了,连老师们都信以为真。学生厌学逃学,很多老师第一反应是自责。比如我这次,也是这种心理。但进一步了解这两名学生的家庭背景后,我发现原因不在学校。

前一名学生,爸爸是聋哑人,脾气暴躁,不善于与人沟通。儿子不爱学习,还有一些坏毛病,家长动辄拳打脚踢。孩子进入初中后,有了独立意识,不再逆来顺受,开始反抗。最近几次,都是跟爸爸对着干。已经不是家长打孩子,近乎是打架了。

现在父子俩水火难容,孩子不仅不愿意上学,白天还不着家,整天在外闲逛。好在这孩子性格内向,没有社会上的坏朋友。闲逛之后,晚上会回家吃饭。不然事情更糟。

第二名学生,家里只有两口人——爸爸和儿子。爸爸每天凌晨起床上工地做事,晚上七八点钟才回家。儿子上学放学,委托出租车司机接送。放假的时候,孩子一个人在家,吃饭问题都难解决。至于学习及其他方面,家长完全无暇顾及。

这两名学生成绩不好、习惯差,应该说,家庭负主要责任。

跟同事交流时,有人建议我去第一个孩子家里家访,或能帮助缓和他们的家庭矛盾。因为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天然地有威信。老师说的话,学生比较听得进。

这种威信,既来自老师平时的严格管理,也源于学生的从众心理。但事实上,这种威信并不牢靠。它好比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旦被捅破,学生会觉得老师不过如此,就再也不服管教了。我之前有过类似的经历。

那年,班上有个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经常装病或找其它借口不上学,曾有一次偷了家里一万元现金充值网游。家长无计可施,向我求助。

我多次找这个学生谈话。每次,孩子的态度都很诚恳,保证不无故迟到和缺课,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我自以为孩子很服我。

又有一次,这孩子拒绝上学,在家玩游戏。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宿地玩,不吃饭,只吃零食。家长束手无策,一向娇纵过度,逼得急了,孩子就以离家出走甚至跳楼相威胁。家长开着车来学校找我,求我帮忙做做孩子的工作。我满怀信心去了,没想到孩子根本不买我的账,我连他的门都敲不开。

因为在我面前“撕破了脸”,孩子已毫无顾忌。听我敲门很久,觉得烦,干脆拉开门,也不穿衣服,裹着被子坐在电脑前,旁若无人地玩游戏,懒得理我。

我觉得没趣,只好告辞。不死心,又叫了这孩子几个要好的同学,一同上门去劝他。仍然无功而返。不久,这孩子退学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如果家庭矛盾难以调和,老师贸然介入,是于事无补的。手中最后一张牌打出,没有产生效果,老师就会失去威信。

老师不是万能的。解铃还需解铃人,家庭的问题,只能在家庭中解决。多数情况下,学校和老师无能为力。家庭的矛盾,成因是复杂的,各有不同,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这方面,老师并不比普通人更高明。

以我班这两名学生来说吧。第一个孩子,与父亲的矛盾冲突,显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的特殊原因、双方的性格,都是重要因素。演化成今天这个结果,只有家长自己努力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善父子关系。

另一名学生,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缺位,孩子连基本的生活起居都无法保证,老师又能做什么呢?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底下最不需要质疑的感情。但是,爱孩子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

标签: 孩子 家长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