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年以前,一位清华的新生发给我了一篇题为《浅谈清华学风、课程内卷、特奖与其他》的公号文。
文章的作者是清华大学高年级的在校生,对清华校内的一些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当然,有很多批评和建议的成分。
笔者没有做过考证,很可能,那篇文章就是“内卷”一词最近流行起来的源头。
至少在高校圈,那篇文章非常火爆,引起了非常热烈的讨论,阅读量很快就到了10万+。
文章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养蛊大学”这个比喻。
古代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一个罐子里让它们互相吞食,最后剩下的那个就叫蛊,是最毒最厉害的一个。
不知道用“养蛊”来形容内卷是不是恰当,但确实非常形象,有助于理解。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PK掉众多的竞争者,才能让自己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而无论大家竞争多么激烈,每一个个体多么努力,可以竞争的资源只有那么多,并不会增加。
02
有人说,高考中的衡水模式就是内卷的典型。
因为无论河北的学生考的分数有多么高,但各大高校给河北省的招生指标总是那么多。
学生们的努力,换来的只是高强度的学习,并不创造任何价值——谁也不会因为河北的分数高而给河北增加招生名额。
当然,按这个逻辑,高考本身就是一场内卷,因为在全国范围内,高校的招生指标也是固定的,不论学生们多么努力,招生指标都不会发生变化。
推而广之,这个世界的内卷无处不在,内卷才是社会的常态。
因为资源总是少的,需求总是多的。
名校招生名额只有那么多,特奖只有那么多,好的工作只有那么多,怎么办?拼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呗!内卷呗!
03
教育的内卷对孩子们来讲,确实非常残酷。
毕竟,狼多肉少,即使大家都拼了命去学,最后能考上名校的还是那么点人。
有人做了一个有趣的计算:
如果每年的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有一半留北京,假定他们之间男女比例相同而且全是内部结婚,他们的孩子能考上清北的概率也只有10%。
其他985、211的大学生也是如此,大家都想让孩子考比自己出身的学校更好的名校,但最终大部分人都实现不了目标。
这样的计算其实是不严谨的,而且,也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清北毕业生二代,他们的选择不一定是再考清北。
如果上一代足够优秀,他们的孩子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的出路,也可以接受一定范围内的“普通”。
比如,现在出国留学已经步入寻常百姓家,一般情况下,清北毕业生应该有能力让孩子出国留学。
毕业于人大、现为清华大学副教授的刘瑜就说,“我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哪怕是开个奶茶店她也愿意。
对此,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解读说,清华教授的孩子已经不是普通人了,“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即便你哪怕不好好学习,最后混退学了,至少也是个高晓松。”
换句话说,如果你真的上了清北而且混得不错,那么你的孩子很可能不必陷入内卷的漩涡。
04
其实避免内卷的办法无非两个,一是加大供给,让资源增加到满足更多的人。
如果清华北大每年招生人数足够多,衡水式学校自然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如果清华的特奖人人都可以得,那么清华的学生没有必要拼命去图书馆占座。
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另一个自己找到出口,不参与竞争。
比如现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本科甚至中学、小学阶段就让孩子出国,根本不参加国内高考。
更有一些人,已经不需要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他们可以置身事外,不进入那个“罐子”。
当然,这样的孩子,其父辈多为“内卷”的胜利者。
比如,那些考上了名校,然后事业发展得顺利的人。
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拥有了更多的资源,下一代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
05
每个人都是站在父辈的肩膀之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这一代人内卷,是为了让下一代不内卷。
我们努力考清北、考名校,是为了下一代可以不考清北、不考名校也能过得很好。
正如明珠老师在《为自己读书》一书中对孩子说的那样,觉得拼爹不公平,就努力做个有本事的爹,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有爹可拼。
如果你没有资源可以依赖,那么,内卷就不可能避免,这是向上流动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只有在内卷中胜出,才有机会让下一代远离内卷,人生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明珠絮语,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