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开始,新高考改革在上海、浙江设立试点后,稳步推进;2017年试点扩大,京津鲁琼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并在2020年迎来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2019年,广东、江苏、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8省份作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市,采用了“3+1+2”方案,在2021年也将迎来新高考“首秀”。
新高考“3+1+2”模式除了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还要加上自己选择的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从这样的设计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竞争,可以文理兼修,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了可能。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在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这次改革一反过去以课程改革为主的做法,而是直面考试招生制度,这一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新高考改革是什么
新高考政策包含五大内容: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评价、外语考、招生录取、高等院校大专招生。
1.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2. 高校和高职院校适当分开,分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
3. 开展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质评价。
4. 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按照3+1+2的模式设置。
对于学生来讲,“新高考”的来临无疑让高考变得更为人性化,自由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来选取自己所喜欢的学科,充分尊重每一名考生的意愿。
当然,“新高考”分为两次考试时间,也大大减轻了考生们的考试压力,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全部实力。
二.高考改革有哪些变化?
1.文理不分科
高考改革主要体在学生的选科形式上,将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六科选三科,三科中有一科必须在历史和物理中做出选择,剩下的两科在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中任选,再配上语数外,被称为“3+1+2模式”。
根据2017年上海的统计,在选考科目中,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历史、地理这两种纯文或纯理组合的学生只有12%,88%的学生是跨文理选科。
2.英语两次考试取最高成绩
英语成绩不再是取决于高考“一试制”,而是一年两次考试,取最好的成绩作为高考录取分数。
3.文理科数学难度一样
以前或许很多理科同学高考最怕的就是数学,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新高考下的数学考试文理都一样。
4.高考考察方式多元化
高考成绩不再是大学招生的唯一考量,而是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5.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度
大部分省的总分为750分,也就是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选考的3门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度,考生按照自己所在的等级,来获得分数。比如,第一等级是95分到100分,那么所有处于这个分数区间的同学,都记作满分,也就是说,每个科目,排名越高越占优势。
6.高一就要开始规划将来
由于大学里面设置的专业都是跟文理科目相关的,新高考虽然不区分文理,但是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会做相应的限定。比如有些专业像天文学、工程类学科都要求选考物理。新高考实行后,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考虑毕业后的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高中的选择对于未来学业和职业都有着极大影响,对我们未来人生也有着重要作用。
新高考制度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每一位高中学生都应该主动地认识自我,探索职业和了解专业及大学,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做好清晰的自我定位,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